观察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的疗效

2022-11-15 01:48王鸿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骨折情况临床

王鸿飞

(宽甸县中心医院五官科,辽宁 宽甸 118200)

上颌骨主要是位于人体面部的中部,是面部中部最大的骨骼。上颌骨骨质比较薄,中部是空心的,是面中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面部中眼框,鼻腔和口腔是上颌骨的主要组成部分。上颌骨左右各一,在中央由骨缝连接在一起。上颌骨骨质薄,内部中空,为上颌窦。上颌骨与周围其他骨骼以骨缝相连接,参与构成口腔、鼻腔和眼眶,骨折常呈复合型。上颌骨骨折指上颌骨在遭受来自正前方、下方或侧方打击力时,可以发生骨折。上颌骨骨折一般是由于外力打击造成的,如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摩托车事故,高处跌落,还可能是暴力、摔跌以及体育运动所伤,所以多数上颌骨骨折发生在16-40岁的年轻男性。颌骨骨折包括上下颌骨与颧弓、颧骨的骨折,对颜面部外形影响较大,且会严重影响到口腔生理功能,出现咀嚼、吞咽障碍,并可对发音、呼吸甚至视力功能造成干扰,对患者身心损伤较为严重,主要的还会使面部凹陷和面部畸形,又因为上颌骨邻近颅底,一旦发生骨折很可能会牵连到脑部,造成颅脑损伤。上颌骨周围组织血管丰富,血液流速快,一旦出现创口,便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1-4]。所以上颌骨出现骨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出现。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病率呈现进一步上升趋势,目前在临床医学中治疗上颌骨骨折的最佳办法是通过手术进行修复。手术有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法,但是临床发现单一的固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欠佳。现我院提出研究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此希望能找到此方法的优势所在,并促使新的技术手段尽快得到临床推广应用。对于该类骨折以往临床上通常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与不锈钢丝骨内固定治疗,随着钛板等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新型材料研发与临床应用,临床治疗术式与技术也得到发展与完善。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以来收治的上颌骨骨折患者50例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课题需要采用抽样调查和分组研究的方法来展开,为满足实验要求,研究样本的抽样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抽样对象为我院收治的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抽取50例,抽样完毕后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1/2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进行治疗,再将剩余的1/2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共有患者2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8例,占比为72.00%,有女性患者7例,占比为28.00%;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38.5±6.3)岁;造成骨折的原因:交通事故12例,占比为48.00%,高空坠落9例,占比为36.00%,打击骨折4例,占比为16.00%。观察组共有25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7例,占比为68.00%,有女性患者8例,占比为32.00%;患者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7.8±6.5)岁;造成骨折的原因:交通事故13例,占比为52.00%,高空坠落9例,占比为36.00%,打击骨折3例,占比为12.00%。比较2组患者的入院基础资料,2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基础条件全部满足,可进行后续临床实验操作。纳入标准:(1)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经过基础的病例筛查和B超检测,排除了其他相似病例可能性,确认是上颌骨骨折患者;(2)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均为神志清醒的正常人,无精神障碍、无语言障碍,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日常交流和对话;(4)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内外科疾病,身体各个重要脏器无严重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首先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和不愿意参与研究的患者;(2)排除近期内接受过其他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或是短期内有过骨折病史的患者;(3)排除意识障碍、精神失常,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4)排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和身体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5)排除合并有颅内创伤、出血或颅内压升高等颅脑疾病患者。

2方法:在患者收治入院后,经过医师安排全部进行临床诊断,患者都经过基础的病例筛查和B超X线等影像学检测,确定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体位调整:手术前为患者调整体位,以便于手术操作,使患者保持仰卧状态并进行固定。②麻醉方法:使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待麻醉药物起效就开始进行上颌骨的修复手术。③操作步骤: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找到骨折的位置,先对骨折处的碎骨,血块及肉芽组织进行清理。再通过影像技术避开患者的神经组织及血管,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恢复患者的咬合状态,最后通过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微型钛板对骨折部分进行加固。在确保患者面部特征无误,咬合状态正常后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最后再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缝合并消毒。(2)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法,具体操作如下:①体位调整同对照组。②麻醉方法:常规消毒、麻醉,麻醉首选经鼻气管插管,重度张口受限或伴有鼻骨骨折患者经气管切开插管。③在对照组的基础操作手法上增加牵引钉固定。对骨折部分复位后,通过CT的指引在牙槽嵴处找到适合的位置植入牵引钉,位于根尖下方或牙根之间,注意避开重要解剖结构如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可以选择8个植入点,保持上下对应,再利用弹性橡皮圈对上颌进行固定和牵引,维持正确的咬颌关系,并且之后需要根据时间的推移对橡皮圈进行调节,视骨折位置做口内、口外切口,逐层分离达到骨膜下方以暴露骨折位置,将骨折断端手法复位,而后选择适宜的微型钛板,尽量沿垂直骨折线方向放置,塑性钛板使之贴合骨面并用钛钉进行固定,逐层缝合,缝合后继续常规颌间牵引直至达到满意效果,但不超过3周。

3观察指标:此次研究需要收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开口和咀嚼情况等方面来分析2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1)治疗效果评估标准:通过观察2组最终的治疗效果,将效果等级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将治疗效果评分满分设置为100分,当患者评分≥90分时,评估为显效;当患者评分≥60分时,可将其评估为有效;当患者分数<30分时,可将其评估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牙龈损伤、颌骨错位、切口感染以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牙龈损伤+颌骨错位+切口感染+排异反应)例数/总例数×100%。(3)通过对2组患者手术恢复后的进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2组患者是否在开口和咀嚼方面受影响,通过比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开口和咀嚼的改善情况。评分分为0-3分,分数越低表示情况越乐观。

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通过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的对比,观察组有显效患者17例,占比为68.00%,有效患者5例,占比为20.00%,无效患者3例,占比为12.00%,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8.00%;而对照组有显效患者10例,占比为40.00%,有效患者6例,占比为24.00%,无效患者9例,占比为36.0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4.00%。所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类型包括了牙龈损伤、颌骨错位、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观察组有牙龈损伤患者2例,占比为8.00%,切口感染患者1例,占比为4.00%,排异反应1例,占比为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有牙龈损伤患者2例,占比为8.00%,颌骨错位患者3例,占比为12.00%,切口感染患者1例,占比为4.00%,排异反应3例,占比为12.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通过对这4种常见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

5.3 2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情况对比:(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开口情况对比: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开口情况评分为(2.05±0.53)分,对照组患者的开口情况评分为(2.19±0.71)分,根据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开口情况接近,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开口情况评分为(1.02±0.13)分,对照组患者的开口情况评分为(1.53±0.24)分,根据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开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咀嚼情况对比: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情况评分为(2.57±0.78)分,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情况评分为(2.54±0.98)分,根据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情况接近,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情况评分为(1.01±0.11)分,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情况评分为(1.64±0.57)分,根据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缓和程度对比(±s)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缓和程度对比(±s)

组别 时间 例数 开口情况 咀嚼情况观察组 手术前 25 2.05±0.53 2.57±0.78手术后 25 1.02±0.13 1.01±0.11对照组 手术前 25 2.19±0.71 2.54±0.98手术后 25 1.53±0.24 1.64±0.57 t - - 9.343 5.426 P - - 0.001 0.001

讨 论

上颌骨骨折会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咬合,出现语言障碍,吞咽和咀嚼困难。主要的还会使面部凹陷和面部畸形,又因为上颌骨邻近颅底,一旦发生骨折很可能会牵连到脑部,造成颅脑损伤。上颌骨周围组织血管丰富,血液流速快,一旦出现创口,便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所以上颌骨出现骨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出现[5-6]。

临床对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有多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病症的治疗已经不是单纯的停留在解决紧急治疗,还要考虑到后续患者的恢复情况。而传统的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临床出现的问题,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便是稳固性较低,所以会产生一些并发症,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好,可能患者会经历2次手术,体验感较差[7-8]。而目前最新的研究是将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与颌间牵引钉治疗相结合,这样就能有效的解决单独使用不稳固的问题。从而使得患者恢复情况更好,出现的并发症更少[9-10]。此次我院的研究就是通过使用2种手术对上颌骨骨折进行治疗,分别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方式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通过对比2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和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由此发现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的患者身体出现的并发症更少,治疗效果更明显,患者感受更好。

综上所述,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方法更有效,更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更高,颌面恢复良好且更美观。所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上颌骨骨折的方法应该进一步得到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骨折情况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