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抑制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2022-11-15 19:10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猪只养猪场

曾 媛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贵州毕节 551700

猪免疫抑制综合征是指猪只机体免疫系统在接种疫苗抗原或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免疫应答出现缓慢,产生的抗体水平滴度较低,甚至不能产生抗体,这是一种猪自身的生化现象,包括对正常生理代谢反应和对致病抗原的免疫抑制[1]。当前,很多原因都能造成猪出现免疫抑制,例如:猪群感染传染性疾病、机体营养不良、发生各种应激、饮水或者疫苗刺激等都能够促使猪只机体产生免疫抑制。这些原因之间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使猪发病原因更加复杂,且猪只发病率较高,增加了防控难度,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增加了养猪成本,降低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在此将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相应的防控措施,希望在日常生产中管理人员加强重视,提高猪群体质和免疫力,降低免疫抑制综合征给猪群带来的危害。

1 病因分析

1.1 传染性疾病原因

传染性疾病是造成猪只出现免疫抑制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原因。猪感染其他传染病后,不仅对组织和器官直接造成损害,还会促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下降,此时给猪只免疫接种会被致病微生物感染,猪只的免疫应答出现迟缓,甚至不能产生抗体,造成免疫失败。有的疾病还可以直接对免疫器官或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引起免疫器官功能下降,发生免疫抑制也是必然的现象。比如: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都能引起本病发生。

1.2 营养性原因

猪的免疫功能受到各种营养物质的影响,饲料营养的缺失不足,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平衡决定猪只的免疫能力。不论猪缺乏能量、蛋白等常量营养物质,还是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等微量营养物质,都能影响猪只免疫系统的功能。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维生素以及铁、铜、锌等微量元素都是免疫器官、受体应答、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以及抗体合成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饲料缺乏、过量或者各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都会引起猪只发生继发性免疫抑制[2]。

1.3 应激原因

猪只生活在应激环境中,就会产生热应激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类固醇等激素浓度也增多,上述这些过量的物质使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进而发生猪免疫抑制综合征。养猪场的应激源很多,比如:分娩、转群、气温突变、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噪音、断奶等等都能严重影响猪只的免疫功能。短时间的应激会阻碍猪体内营养物质的供给,造成猪只生长发育缓慢,降低饲料报酬,增加饲养成本,降低养猪效益,还能使猪只抗病力下降,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入感染发生疾病。

1.4 疫苗原因

养猪场应根据本地流行病情况,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疫苗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并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运输、储存、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免疫接种效果。假如疫苗接种剂量不足、超剂量使用或者增加接种次数,都能造成猪只产生免疫麻痹,进而导致免疫抑制。据报道,接种了猪伪狂犬、口蹄疫疫苗、猪气喘病疫苗等弱毒疫苗几周后,猪只会发生免疫抑制综合征[3]。

2 临床表现

在养猪过程中,当猪群出现长时间发病,致死率显著增多,且多发于断奶至育成阶段的猪;当猪发生急性流行性病后仍然有散发病例出现,且持续较长时间;经过较长病程后,猪只抗感染能力不强,较多病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遇到外界天气变化,就会感染各种疾病,并且使用抗生素药物不敏感,机体产生较强的耐药性。猪群中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多种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等疾病;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猪气喘病疫苗、红黄痢疫苗等弱毒疫苗,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等疾病。发生免疫抑制综合征的猪群,在接种疫苗后致使疫苗效价和抗体水平较低,往往引起免疫失败现象。

3 预防措施

3.1 科学免疫

养猪场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猪群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科学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依据此程序从信誉度高的疫苗生产厂家购入安全、高效、优质的疫苗,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运输、储存;让有免疫经验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疫苗稀释、足量接种给每头猪,不能出现漏免、误免事情的发生,以提高疫苗接种的效果。

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定期检测猪群的抗体水平,可以及时了解猪群健康情况以及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为疾病预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在免疫接种前后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决定是否进行紧急免疫,促使猪群始终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对特定传染病的阳性猪或无症状感染猪科学及时地进行淘汰,利于养猪场疾病的净化。对于受到威胁的猪群需要进行紧急接种,来有效提高这些猪群的抗体水平,增强对外界野毒的抵抗能力。

3.2 生物安全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从外界携带病菌的危险。如果必须从其它养猪场引入猪,应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检验检疫,确实没有传染性疾病时,才能引进猪只。引进的猪只必须封锁隔离,饲喂期间,根据免疫程度进行疫苗接种,增加猪只抗体水平,做好消杀工作,并仔细观察猪只,等隔离期结束时,经过化验室检验检疫,没有疾病,才能混入大群,集中饲养管理。

养猪场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消杀工作,每周对猪舍及其四周消毒两次,选择不同种类的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增加消效果和避免病菌对消毒药物产生耐药性,以杀灭猪舍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每天及时清理粪便,并将消毒后的粪便移至规定地方进行发酵沤肥。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养猪场的生产区,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需要洗澡消毒,更换工作鞋、帽、服装后,方能引入,以免将场外病原微生物带入,引发疾病。

另外,养猪场用的消毒液要经常更换,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替使用,并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配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以免降低消毒效果,造成养猪场疾病的发生。对于一些顽固性病菌可以使用火焰喷灯进行消毒,这样可以彻底消杀环境中的有害病菌。当养猪场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封锁隔离,对病猪做好消杀治疗工作,对健康猪采取消杀预防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畜牧兽医部门,防止疾病扩散传播。

3.3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精心精细,饲喂的饲料要营养平衡,不能有发霉变质、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每天饲喂之前需要认真观察饲料形状、颜色和辨别气味,一旦发现饲料异常情况,需要剔除或废弃,严禁给猪群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在饲料保存期间需要做好防潮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生霉变。并且注意饲料的保质期,在夏季饲料保质期一般为一周时间,冬季在2周时间,如果使用放置时间较长的饲料饲喂猪群,饲料中维生素容易发生分解,这样就会促使猪只机体营养摄入量不足,致使猪只机体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和抗病能力降低。

饲养员责任心要强,工作时要轻、稳、静,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给猪群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促使猪只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情,才能更好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更换饲料时,需要一周的时间进行过渡,避免营养成分的改变给猪只带来应激。尤其在仔猪断奶前后,必须做好营养管理,这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保温、降温措施,给猪提供温暖、干燥、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极端天气,需要提前做好防护准备。例如:在炎热夏季准备湿帘系统,增加圈舍风机数量,随时能够降低圈舍温度。促使猪群生产性能充分发挥,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小结

本文从养猪实际出发,对引起猪免疫抑制综合征的传染病原因、应激原因、疫苗原因、营养性原因以及本病的临床表现、防控措施做了详实的分析、归纳、阐述,希望饲养人员增加责任心,对养猪场养好猪,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养猪效益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猪只养猪场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升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建议探寻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五指毛桃与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浅谈家禽养殖中导致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