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气血理论辨治肺癌术后心律失常*

2022-11-15 18:13张芳孙培养刘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血气肺气胸闷

张芳,孙培养,刘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6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都较高[1]。手术是目前早期肺癌的最佳治疗手段,但手术切除部分功能性肺组织可导致术后心肺功能的下降,常发生心律失常[2],其发生率可达15%~30%[3]。另外,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增加患者医疗花费和住院次数,甚至造成患者死亡[4],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肺癌术后心律失常亦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中医学紧跟时代步伐,一直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参与临床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缓解病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上展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气血理论对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中医辨治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拓展治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气血理论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早在《素问·调经论》[5]中即有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指出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天年》[6]提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更是具体描述了气血盛衰在人生长壮老已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状态。

在气血关系上,《医论三十篇》[7]曰:“气阳而血阴,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之;气无所附,赖血以附之。”强调气为阳,血为阴,二者相互依附,互根互用。《灵枢·决气》[8]有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寿世保元》[9]中提到:“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而《张氏医通·诸血门》[10]又云:“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描述气血关系的经典记载很多,将其总结而言,即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指出气能生血、亦能行血,血能载气,亦能养气,二者关系密切。

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气血失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础。如《素问·调经论》[5]所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11]中提到:“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12]亦说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均强调治疗疾病重点在于辨气血变化,当以调理气血为主。

气血理论与肺癌术后心律失常

气血相关,中医藏象学说在总结脏腑功能时突出强调肺主气,心主血,指出肺、心二脏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同,病理上相互影响。正如《医宗金鉴》[13]《黄帝内经太素》[14]原文中记载的,“动气在右,肺气不治,心不恒德”“肺气并心,心实故惊”,认为肺病主气功能失常,累及于心,心脏亦失于值守,不得安宁,症见惊悸等。而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病位主要就在肺、心二脏,病在肺、心,必会影响二者主气、主血的生理功能运行。肺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癌肿,损及肺叶、肺络,肺气亏虚,无力吸入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自然界清气,宗气生成受到影响,进而其“贯心脉以行血气”的功能异常,血行瘀滞,心神失养;或癌肿之病易留邪复发,肺癌患者正气本虚,手术更伤正气,无力鼓余邪外出,卫外不固,肺又为“华盖”,外邪乘虚而入,首先犯肺,内外合邪,疾病复发传变,邪实内扰心神,心神不安;或肺金、脾土属五行子母关系,子病犯母,肺病久而损伤脾胃功能,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肺气不充,心血不足,或可生痰留湿,妨碍气机运行,血液循行亦不通畅,均可出现心悸。针对上述病机病理变化分析,总结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要点,虚以气虚、血虚为主,实以气阻、瘀血、痰湿为多。基于此,临床自拟扶肺养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用以益气补肺、宁心和血,症见气短,乏力,动则气促,咳嗽痰少或干咳,心悸,胸闷,心痛时作,形瘦恶风,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或细弱。

扶肺养心汤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肺安神,丹参活血化瘀,针对气虚血瘀的病机而设,共为君药;黄芪补肺益气兼能益卫固表,当归活血补血,二者同为臣药;山药助人参、黄芪补益肺气,川芎助丹参、当归活血行气兼能止痛,茯神、龙齿、远志宁心安神定志,五药合为佐药;肺为“娇脏”,不耐寒温暑燥之邪,久病体虚易伤及阴液,加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有清心敛肺之功,白芍养血和营,甘草配桂枝温通心阳、宁心定悸,配麦冬、桔梗润肺止咳兼有祛痰之用,甘草亦能调和药性,皆为使药。全方补益气血、行气活血,气壮血行、补而不滞以固其虚,祛瘀化痰去其实,虚实兼顾,正强邪去,心肺得安,诸症自解。如气虚症状明显,可加太子参、白术等以助益气补肺之力;如久咳不止,加百部、紫菀、川贝等增强润肺止咳之效;如脾胃虚弱症状明显,加白术、扁豆、茯苓等健脾益气。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 岁,主诉:肺癌术后心悸2月,加重1周。患者2月前体检发现左肺中叶磨玻璃样结节,考虑肺癌可能,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外院全麻下行“左中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微浸润性腺癌,分期为ⅠA(T1N0M0)期。术后出现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活动或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时有心前区刺痛,持续数秒,休息后逐渐缓解,查心肌酶、BNP 及甲状腺功能全套等血生化指标,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肺部CT 无炎症感染及胸腔积液征象,但常规心电图回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后完善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①窦性心律,24h 总心搏数100230 次,平均心率89 次/min,最快心率127 次/分,发生于10:23;最慢心率59 次/min,发生于02:01;②室性早搏,共10492 个,其中单发室早10492 个,呈多形性;③24h 未见明显ST-T 变化。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后室早发作次数减少,但心慌、胸闷等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2月22日就诊我科门诊。刻下: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活动或劳累时症状加重,时有心前区刺痛,持续数秒,休息后自行缓解,晨起咳嗽咳少量白黏痰,纳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时溏,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心悸 气虚血瘀证;中医诊断:肺癌术后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以益气补肺、宁心和血为治则。处方:人参10g,丹参15g,黄芪30g,茯神15g,远志10g,龙齿15g,山药15g,当归10g,川芎10g,麦冬12g,五味子6g,白芍12g,桂枝6g,桔梗10g,川贝6g,甘草10g,茯苓15g。7 剂,1 剂/d,水煎,早晚温服。

2021年3月1日二诊。服药后自觉气短、心慌、胸闷有所减轻,晨起咳嗽咳痰好转,心前区刺痛发作次数未见明显减少,仍感乏力,活动量增加时症状明显加重,纳眠稍有改善,小便正常,大便基本成形,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前方7 剂已下,肺气渐充,气助血行,心脉得以充养,故患者部分症状减轻,但仍有瘀血留滞,气虚象较为明显。于前方基础上人参加至20g,黄芪调至50g,另加白术12g,醋制延胡索10g,酸枣仁20g。14 剂,1 剂/d 水煎,早晚温服。

2021年3月15日三诊。前方服用两周,自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明显改善,无明显心前区刺痛,偶有咳嗽,无咳痰,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偏暗,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复查动态心电图①窦性心律,24h 总心搏数98006 次,平均心率81 次/min;②室性早搏,共3043 个,其中单发室早3043 个,呈多形性;③24h未见明显ST-T 变化。处方:前方加鸡血藤15g,磁石15g。14 剂,1 剂/d,水煎,早晚温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结果,治疗有效,前方加味续服2周,随访3月,偶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发作,程度较初诊时明显减轻,嘱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定期随访。

小结

临床上,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心理及经济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对疾病中医病机的探讨,从气血理论出发,总结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主要病机,气虚、血虚为本,气阻、瘀血、痰湿内停为实。临床治疗辨证用药,重视心肺气血调理,兼祛邪实,使气血充足,运行通畅,正盛邪退,疾病向愈。

猜你喜欢
血气肺气胸闷
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人到中年补肺气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养肺要避开六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