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玟
《王阳明》是一部由辛柏青主演并担任旁白解说的人文纪录片。于2021年3月26日开播,豆瓣打分8.6,备受人们的欢迎。
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以及音乐语言融为一体,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充分展现文化之厚重、历史之悠久、风光之秀美,既有意境,又有知识,更有哲理,深蕴着审美价值和文化品格。纪录片《王阳明》无论是从题目、叙事还是影视手法上,都充分体现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特征。
《王阳明》五集节目分别名为《溺》《困》《悟》《功》《明》,《溺》中讲述王阳明35岁之前对社会、兴趣的广泛探索,以“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事”五溺最终归于圣贤之学;《困》中讲述王阳明困于危险的政治斗争,入狱并贬谪贵州龙场的路途经历;《悟》中简述他在龙场艰难的生存中悟道的过程;《功》中讲述他平定宁王之乱;《明》中则体现王阳明晚年心学思想的日渐成熟。每一集内容均用一字便准确概括,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简短一字,蕴含丰富,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致的审美风格,令人久久回味。
在《王阳明》中,讲述王阳明一生经历的过程中,多次引经据典,穿插古文记载推动叙事。同时,以王阳明所作诗词传达其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感悟,使整个节目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化的文化意境。
《王阳明》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王阳明一生中的关键节点通过影视画面表现出来,使得王阳明这位古代大儒的形象可视化、活化。引导观众更为顺畅地进入具体的历史场景和生活境遇中体味人物的处境和心境。
叙事学大约是在1960年左右的法国产生的,大多应用于文学活动研究、语言以及符号运用。从语言到文字,其实都涉及了叙事,不过由于文字形式更容易开展研究,因此起初的叙事学研究就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到了文学作品上。后来电视电影的出现,各种影视文本也被囊括到叙事学的研究范围,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电视媒介的叙事研究。
文学中的叙事视角有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二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那么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也同样有着不同的叙事视角,并且与文学上的叙事视角有着相似之处。在叙事学中,托罗多夫的三分法可以说是最能全面概括分类不同叙事视角的概念:一是全知视角,类似于上帝视角,叙事者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掌握,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人的主观活动,都能了如指掌,类似于文学中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二是内视角,这一视角相对于全知视角较为局限,叙事者和故事中的某一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只能说出这一人物所知道的信息,类似于第二人称视角;三是外视角,类似于第一人称视角,讲述的是叙事者的内心,是站在叙事者的角度观察外部情况,不能了解任何人内心的想法。
《王阳明》中其实就包含了三种视角,一是专家学者的视角,也就是全知视角,来增强说服力与纪实性;二是王阳明视角,也是就辛柏青饰演的角色的视角,属于内视角,着重真实反映人物心理;三是演员辛柏青的创作视角,属于外视角,也是本片的表层叙事结构。三种视角结合,主客观交织,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全面、饱满丰富的王阳明形象,也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辛柏青和专家学者的视角属于纪实部分,而王阳明视角,自然就属于演绎部分了。
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视频作品类型,它更加注重对真实的精准还原,而对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来说,如何对历史文化进行真实的还原与再现更是重中之重。因此,代表学术权威的专家解说便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能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受限制,可信度高,因此一直作为主导叙事视角出现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影片中陈来、吴光、钱明等专家对王阳明的不同解读,保证了史实上的严谨性,呈现出学术语境中的王阳明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解惑。当然,这种视角的弊端在于会与受众产生距离感,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正因如此,专家解读只会在整部影片中占据一小部分。
这一视角是观众把握王阳明一生心路历程的最丰富的原始材料,它可以让叙事者与人物站在同一个角度与高度,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加深入体会人物心境,进行情感共振。演绎王阳明的片段在片中占了很大分量,比如王阳明行船路上遇上刺客,留下文书泰然投水;50岁的王阳明归乡探亲,内心百感交集;临终前王阳明在船上留下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情景再现使得纪录片叙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同时更容易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引领观众深入理解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生活场景,由此体会到人物情绪的变化与心境的转换。
这一视角是这部纪录片的表层叙事视角,主要以演员辛柏青古今穿越逐渐走进历史、走进王阳明的心理及思想世界,在体验感悟思考的过程中完成角色塑造的故事为内容。
《王阳明》开篇就以演员辛柏青的自述引入,谈到了作为演员在饰演一个角色之前是需要做好充足准备的。一部好的电视作品,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演员如果能充分鲜活地塑造人物,让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宛如本人,那么给观众的体验也是更加具有冲击力的,也更能让观众透过表演真切体会到其所饰演角色的故事、情感,更容易引发情感的共鸣。辛柏青在《妖猫传》中饰演的李白,深入人心,短短几分钟,把诗仙的浪漫演绎得淋漓尽致,广受好评。他之所以能对角色有如此精彩的演绎,一定是源于他前期对所饰演人物形象的深入了解。《王阳明》便是将演员辛柏青演绎王阳明的创作过程编织成故事情节,这种新奇的叙事方式,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比如辛柏青实地考察的纪实部分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重走历史场景,辛柏青和情景再现的王阳明相对照,古今相映,增添时代的厚重感,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了辛柏青对于王阳明这一形象的探索求知。
在请教专家的环节中,大多数采用屏中屏的方式,拍摄辛柏青利用平板观看专家访谈的视频,这与屏幕前观众的观看状态别无二致。观众与辛柏青共同学习、共同摸索、共同感悟,拉近了观众与辛柏青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三种叙事视角当中,辛柏青视角是最能体现创新的视角。在纪录片《王阳明》中,辛柏青所扮演的“王阳明”属于主导叙事的虚构的演员角色,同时,角色扮演者辛柏青也是具有演员身份的真实的社会角色。这两种不同属性的角色之间其实具有悖反性。辛柏青扮演的“王阳明”是本片唯一的虚拟角色,而这一虚拟角色的前提是演员辛柏青并不事先了解所扮演的王阳明的真实想法,演员所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叙事上也都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当演员的主观视角介入推动纪录片的叙事时,这一不稳定性便变得理所应当且耐人寻味。
辛柏青视角的应用便决定了在叙述“王阳明”这一古代大儒的过程中必定会融入体现现代思想文化的内容,因此便呈现出古今双线并行的效果。
比如第二集,辛柏青在红色故宫城墙前的出镜,影片便利用了剪辑手法,通过延时和叠影的蒙太奇手法,屏幕中央沉思的辛柏青与其周遭来来往往的游客形成动静对比,辛柏青作为演员在思考着王阳明的思想与人生,来来往往的游客在进行现代潮流“打卡”活动,对历史的回溯思考与现代的潮流形式在“故宫”和“午门”这种文创典范的地点中重合,一种先贤与当代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此搭建。和以往沉浸式的纪录片不同,演员视角总会跳脱出饰演的角色,让讲述者与角色形象分离出来,不断凸显饰演角色与演员本身的区别,也因此不断提醒着古人今人之间的界限,同时让观众在这跳脱之中有着鲜明的代入感。
重走历史、探索角色心理的辛柏青与由辛柏青饰演、情景再现的王阳明,两相呼应,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古今对照关系。这种古今交替的跨时空呈现,让观众的心情在体验古人之悲欢和当代之万象更新中起伏,先贤已逝,典籍不老,传典之道、弘道之道自然蕴含其中。
演员辛柏青,一直因为演技精湛获得大众认可。他出演过电影《妖猫传》的李白,毛笔蘸墨送入口中,大醉挥笔赞贵妃,极致展现了李白的癫狂与才华。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八佰》、电视综艺《国家宝藏》等。尤其是《国家宝藏》中的“国宝守护人”更使得观众对他留下“文化传承人、历史传播者”的初印象,因此由他来讲述王阳明的一生,也更具有说服力和艺术感。
与之前不同,这次辛柏青所要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即将要在纪录片中扮演王阳明的自己。演员的创作历程本来应该是“幕后”的内容,不为观众所了解,却在这部纪录片中被搬到了荧幕前。这固然与《王阳明》的题材有关,王阳明所经历的人生以及他从中体悟出来的心学思想,是一种较为抽象的东西,那么当观众与演员的目的都是想要充分理解这一人物及其抽象思想的时候,这一“幕后”搬到前台便显得毫无违和感,反而相得益彰了。这种既入戏又出戏的间离效果,让整部纪录片充满雅致的美感,甚至也可以称为传统人物题材纪录片的“现代主义”。
演员辛柏青在一次次实地探访、文献阅读中不断加深了对王阳明的认识;更是在对角色的演绎中,近距离去体会、接近这位先贤,其最终完成了对这一角色的塑造,观众亦跟随他一起,完成了对王阳明的认识,对其心学思想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过程就像饰演者辛柏青所说的那样:“无论历史的雾霭多么浓,人心总还有某些相通之处。”
同伴教学法,是指向学生提问、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改老师引导的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注重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样一来就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古人的故事、意境难以准确地表达和呈现,是今天人们难以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纪录片在对古意的展现过程中,大多是采用“资料+叙事”的方式,站在一个较高的学术权威角度进行解说,权威的不可置疑让观众更为被动地接受传递出来的所有信息。然而纪录片《王阳明》却用“演圣如圣”的手法,以“纪实+演绎”的方式,为古意的全面准确呈现作出了独特的回答。
《王阳明》以辛柏青视角叙述,直接同观众对话,展现他探索王阳明生平的全过程,其实是类似于同伴教学的。辛柏青在接到饰演王阳明这个角色时,内心也是对王阳明不甚了解,所以他算是一个“学生”的身份。为了饰演好这个角色,他必须要对王阳明及其思想下功夫,这是他的“题目”。而观众作为辛柏青探索过程的跟随者,便是他的“同伴”。
与课题讲授相比,学生似乎更乐于从同伴那里获得指导。跟随着同伴辛柏青,观众也一起主动探索了解王阳明,翻阅古文、请教专家、实体探访,跟随他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疑问,使得王阳明的形象日益清晰起来。
《王阳明》导演吴琦说:“以某种对历史的敬畏姿态,去触摸、去发现、去辨认、去探寻、去猜想,最终得出一副不确定的‘王阳明画像’,以竭力接近真相的努力去重述‘有限度的真相’。”为此,他摒弃了单一上帝视角,用多重视角立体勾勒王阳明的画像,让每一位观众自己去描摹对王阳明的印象,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探索的乐趣。
结尾处,辛柏青追随王阳明的一生走完了全部的路程,他坦言:“走完王阳明人生和心灵的行程,我有所悟,也依然有惑。我想,当年王阳明的弟子如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我的疑惑,就留给我自己慢慢领悟吧。”这也正是多重叙事所产生的结果,也是阳明心学博大精深难以穷尽的特点使然。无论怎样,《王阳明》已经努力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竭力接近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