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益民 杨水连
(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 533000)
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战略部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找差距、抓落实”。2020 年1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对全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肯定,指出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使得每位党员一辈子都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塑造党的形象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多方面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形象塑造是紧密相连的,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形象塑造都要收到实效,使二者相互促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一次重要的主题教育,其成效十分显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党的形象塑造中得到彰显,既实现了教育的目的,又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党的形象塑造相得益彰,是对相关内容的彰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党从建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围绕初心和使命开展党的形象塑造,有助于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态度,也为加强新时期党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方向,在形式上为党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平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的形象塑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党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依据和途径,为促进和加强党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保障。党的形象塑造离不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时代的反映,也是时代的需要,对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加强党的良好形象的建设和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党的形象塑造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形式来表达,这是党对初心和使命的外在彰显;另一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党的形象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得到了强化,工作作风得到了改善,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得到了落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相关内容需要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并时刻牢记,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会变,在开展党的各项工作时应该保持高度重视,这也是塑造党的形象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表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党的形象塑造的长期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党的形象塑造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是增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长期开展,党的形象塑造也必须长期坚持。
总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形象塑造是紧紧相连的,两者不可分割。在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使党的形象塑造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要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形象塑造的良性互动,在两者的相互促进过程中,促使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发展。
党的形象塑造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既体现连续性,又体现创新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多方面的创新,从多方面进行了党的形象塑造。
学习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有力杠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确了“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对塑造学习型政党形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大党员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文化,通过学习增强本领,通过学习增长见识,通过学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进入新时代,部分党员产生了思想和行为上的惰性,出现了对新知识不愿意学、不深入学、不主动学,以及学而不用等现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查问题”和“找差距”,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党员的学习水平。广大党员既要善于抓重点,也要善于扩展新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也要向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学习。实现党的伟大事业需要党员学会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塑造学习型政党形象的具体表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及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民心是党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党成立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服务解难题”和密切联系群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塑造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及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党员要自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心中有人民,为民办事不摆官架子,为民解难题不回避,解决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党和人民的感情,使人民更加相信党是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党员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努力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中,继续在新征程中合力创造新的辉煌成就。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党的指导思想贯彻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是实现思想建党的有效形式,是塑造思想建党的形象的需要。党始终重视思想上的建设,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主要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解决思想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所在。思想建党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也不是空喊口号,必须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实际行动来增强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实现党内思想的最大限度的统一。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党对思想建设的重视和引导,把实现思想建党作为一切事业的有力推手。
总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塑造党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学习型政党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思想建党的形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的形象塑造进行有效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和党的形象塑造结合起来,有着不同的路径,通过理论研究、实践和宣传的路径进行了党的形象塑造。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全国上下都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产生了很多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让公众实打实地知道了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任务、总要求、意义及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力,证明了新时代重提初心和使命具有伟大的跨时代的意义,不仅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而且为党塑造良好形象奠定了基础。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文章,还有各级党委机关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及心得体会,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理论升华等,这些理论研究为党塑造良好形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代,党通过理论研究塑造党的形象,为党的形象塑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各种理论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的,只有客观、公正、科学、正确、充分地利用和把握这些理论成果,才能发挥这些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才能真正有利于人民,塑造党的良好形象。
党的形象塑造需要与党的相关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党进行形象塑造的一种有效实践,从形式、内容、成员等方面进行了丰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依据形成相关的政策措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上重视从严治党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塑造党的形象,运用了人们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内容丰富多彩,参与的人群涉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实现围绕初心和使命的点、线、面的宣传。另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举措,也是塑造党的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措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融入其中,促成政策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这是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党的形象塑造起着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的产生、传播及读取等每一个环节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进入新时代,利用新媒体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党利用新媒体塑造党的形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一是必须把新媒体宣传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党的手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应该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需要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其实际效果和实际意义,让更多人了解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牢牢掌握新媒体宣传的主动权,并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塑造党的良好形象。
总之,塑造党的形象的路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实践路径、宣传路径及理论研究路径等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其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塑造党的形象的路径,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以反映党对当前党内存在的问题的重视及整改的决心,有利于获得人民的支持,从而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新媒体报道出来,是塑造党的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工作形成理论成果,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也是塑造党的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党的良好形象也将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多方面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党的良好形象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塑造党的形象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塑造党的光辉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没有结束,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促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今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发挥更大的效能。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形象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重要的工作,事关能否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能否发挥最大效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充分认识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是百年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深刻把握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时代要求,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上持续努力,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