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蕾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成雅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公路部门在交通行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更是公路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公路部门在市场中的发展。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管理对象包括后勤、技术、行政管理等工作人员,采取绩效考核的方法,对部门人员的工作绩效、进度等进行考核,可以不断提升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尤其是近年来,公路部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资源得以快速扩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始成为部门中的重要问题。
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了解公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工作状态、业绩等,采取综合性判断方式,量化处理评价结果,最后直观了解部门中所有工作人员的绩效[1]。根据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现状,发现该考核方式非常有利于公路部门发展,可总结为三方面。第一,绩效考核在关注考核结果以外,也非常重视管理与考核的过程,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的方式,细化公路部门发展计划,这种周期性考核的方式还可以帮助公路部门达成长期目标。第二,绩效考核可以优化公路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可以会为其他管理体系以及公路部门的工作提供指导。第三,绩效考核与工作人员薪资挂钩,可以激发其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发放薪资,促使工作人员长期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2]。
公路部门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任何工作开始之前都必须确定好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落实。在公路部门相关工作中,绩效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各个岗位的员工协同合作,达成既定目标。但公路部门设计目标相对烦琐,涉及大量细节,在施行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阻碍。加上公路部门工作本身比较复杂,绩效考核相关工作的落实存在难度,需要在实施绩效考核期间综合考量。
绩效考核作为公路部门比较常见的一种考核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依然受传统考核观念的限制。例如,公路部门绩效考核只是表面工作,出现绩效考核形式化的问题,甚至有为了应付考核而相互串联的行为。此外,绩效考核过程掺杂了个人观念,难以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致使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丧失价值[3]。
此外,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各个岗位的职责也作了详细的划分,为绩效考核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公路部门的各项工作之间相互分离,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并不相同。工作人员在考核机制的约束下,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考核工作。但是综合对比发现,绩效考核方面存在工作人员职责重合的现象,即部分工作人员负责的内容相同,导致绩效考核效率不高。
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对复杂,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需要设定一些客观指标帮助落实绩效考核,但公路部门在考核方面与预期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需要采取定性评价方法,并搭配定量评价,才能够综合了解人力资源工作进度与绩效。实际情况是公路部门设定硬性指标占比较高,所以存在无法定量考核部门指标的现象。
公路部门要想在绩效考核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人力资源绩效,需要设定多个考核等级,以保证考核结果的精准度。若考核结果只是简单划分等级,如优秀、良好、不合格,则很难真正了解工作人员的实力与能力。并且大部分员工同处一个等级,很容易使业绩优秀的工作人员丧失积极性。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混淆是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虽然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在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存在本质的差异。绩效管理以绩效考核具有的片面性、独立性为基础,拓展考核方法,使其成为系统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的重点则主要表现在考核落实与最终结果上,属于单向考核。绩效考核过程决定着实际成果,也关系到绩效管理过程。公路部门开展现代化绩效管理,往往比较注重绩效考核结果、人员之间的交流,因此必须准确区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4]。
公路部门的管理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工作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所以不会在该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在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又难免会因为该现象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他部门员工缺乏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了解和认知,绩效考核的实际效用也就得不到体现。为此,在正确区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外,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管理者则需要做好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保证公路工程项目实际绩效[5]。
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必须有完善的沟通与反馈机制,针对公路部门单纯重视绩效评分阶段工作人员参与情况的现状,应从主观意识上正确认知沟通与反馈机制。如果员工参与得不到重视,绩效考核也不公开,员工无从得知绩效考核指标的标准、绩效考核过程、绩效成绩计算标准,就会限制反馈与交流机制的实施。
1.设定关键绩效目标
在公路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发挥绩效考核的优势,需要设定关键绩效目标,明确工作人员今后的工作方向。部门绩效考核工作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确定可以量化与验证的工作成果,所以设定目标时不仅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还必须使目标具备挑战性、可衡量性、可追踪性的特征。但要注意绩效目标以3~5个为宜,如果数量过多,将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甚至会使工作人员丧失积极性[6]。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能够让工作人员明确个人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际工作中。
2.细化绩效考核流程
根据已经设定好的关键绩效目标,结合公路部门的实际情况,细化绩效考核流程。公路部门在内部采取公开调查的方式,让所有工作人员参加到绩效考核中,以基层员工、管理为对象展开系统化、专业性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自己在公路工程项目中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和履行的职责。另外,绩效考核流程需要有相应的反馈渠道。在公路部门内部组织统一培训,向工作人员介绍高效实施绩效考核的办法,优化绩效考核培训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效果[7]。
绩效考核可选择的方法与工具非常多,如关键绩效指标、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人员要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如果只关注量化指标与量化程序,绩效考核就可能与关键绩效目标出现偏差,并且限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已经设定的指标,量化难度不高,就可以按照是否完成进行评估。但公路部门存在个别量化难度较大的部门,如技术研发部门,这是因为该部门负责的工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绩效考核方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实际作出决定。
3.绩效考核反馈与交流
绩效考核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考核所需资料与信息,经过整理、归纳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积极沟通,并向其反馈绩效考核信息,在公路部门内部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提升后续绩效考核成绩。此外,公路部门的管理者除了要向绩效成绩良好与较差的工作人员反馈成绩以外,还要对绩效考核成绩合格的工作人员反馈绩效任务与贡献情况,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近年来,公路行业飞速发展,为了提高公路部门管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数量显著增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得以显现。在动态发展期间,公路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发生了变化,难免会给部门中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带来困扰,其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更新认知与观念,完善专业知识架构,提升专业能力。在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可以全方位剖析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实力,绩效考核还可以定期组织评定,得出员工阶段性绩效,以此促进公路事业长期发展[8]。
人力资源管理在公路部门的所有工作中属于重点内容,当人力资源管理达到预期效果时,方可真正提高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增强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需要在管理中采取绩效考核这一方案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规避工作人员“钻空子”,抑或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绩效考核可以直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缺失,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完善,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路部门的工程项目建设夯实基础。
绩效考核采取定量考核这一方法时,要与定性考核搭配使用,这样有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9]。建议在公路部门组织培训,使所有员工都可以掌握定性与定量考核方法,进而在绩效考核中加以应用,发挥两种考核方法的优势,真正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公路部门须构建考核指标体系,确定考评指标。此环节可以采用分级定量法、累积计分法,随后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包括计分加权、分级加权,或者应用单因素矩阵、加权矩阵,经过整理与分析后,即可得出绩效考核结果,在考核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与公路部门工作现状相符,确定绩效考核目标后细化考核等级,能够清晰了解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状况。作为公路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按照现有工作人员情况,设定多层级绩效考核等级,全方位、多维度地开展绩效考核。设定绩效考核等级时,应该加强对被考核人员的监督,利用绩效考核等级激励工作人员。将公路部门整体发展目标作为标准,联合员工个人利益和公路部门整体利益,分别从工作潜能、专业实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维度进行考核评价[10]。具体考核等级的设置,除了常见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之外,还应该加以细化,将每个等级进一步细分,根据员工考核成绩详细归类,得出绩效考核结果。按照市场经济、公路部门整体目标,帮助每一个员工设定长期发展目标,使其可以在绩效考核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对公路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科学合理的考核是了解工作人员工作进度、基本情况与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将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不仅可以增强人力资源考核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还有利于完善公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灵活应对管理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获得绩效考核结果后可以确定员工工作方向、制定职业规划,更有助于公路部门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