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温儒敏
《野草》的研究可谓车载斗量,凡是“搞文学”的人大概都喜欢 《野草》。鲁迅本人对《野草》也颇为欣赏。1934 年,鲁迅给萧军的信中写道:“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①另外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在晚年说他自己再也写不出像《野草》这样的作品来了。②那感慨中充满遗憾。
《野草》一共收散文诗23 篇,每篇三五百字到千把字,篇幅都很短,从1924 年9月到1927 年4 月,断断续续写了近三年。当时是鲁迅创作的高峰期,也是鲁迅的“多事之秋”。五四运动落潮,北伐战争打响,北平很多文人南下,文坛归于寂寞,鲁迅曾经有诗“荷戟独彷徨”以表达他这时期心态的颓唐③。这期间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势必影响到鲁迅的创作。
一是因女师大学潮,鲁迅站在学生运动的立场上,被他的顶头上司、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免去了教育部的职务。后来虽然打官司鲁迅赢了,但他与章士钊、陈源的“笔墨官司”仍接连不断。那时期鲁迅是苦闷的。
二是家庭生活也不和谐。鲁迅的原配夫人是由母亲做主娶过来的,鲁迅对她没有感情,也没有生育过子女。后来鲁迅和他的学生许广平恋爱,这种情形在民国时期并不罕见,但是鲁迅既是官员,又是老师,还有家庭,他的心理负担还是很重的。他对许广平的爱并非热烈而袒露,而是有些自虐,这种心态也隐秘地寄托在《野草》之中。
三是和胞弟周作人的突发性决裂④,这件事对鲁迅的打击非常大。
四是鲁迅的病。1925 年9月至1926 年1 月,鲁迅的肺病发作,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其痛苦都会折射到创作上。
写《野草》这几年,鲁迅的内心不只是痛苦和颓唐,他自己说是“离奇而芜杂”⑤。《野草》实际上就是“离奇而荒芜”这种复杂心绪的产物。后来郁达夫、许寿裳、钱玄同等人的回忆都提到鲁迅的绰号“猫头鹰”,说他经常像猫头鹰似的枯坐着,不言不笑地凝思,这给人有些凄凉的感觉。写《鲁迅批判》传记的李长之也说鲁迅不合“群”,喜欢孤独。在这种痛苦压抑的心绪之下,鲁迅反而到达了他的创作高峰期。这是否印证了“文章憎命达”鲁迅曾经翻译过日本理论家厨川白村的书,名字就叫“苦闷的象征”。鲁迅显然也很欣赏对文艺创作情感来源的这种说法。我们也可以用来理解《野草》的创作心态。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鲁迅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很多,不同文类风格有别。《彷徨》是沉郁的,《野草》是寂寞的,《朝花夕拾》则比较放松一点。同一时期写作为何会呈现多样风格?可以理解这是鲁迅精神的丰富性,有不同侧面的表达。《朝花夕拾》和《野草》就表现了鲁迅生活的两个方面,《野草》里面有自虐感,很痛苦,而《朝花夕拾》就是回顾过去,那些青少年的生活是经过过滤的,多半是美好的,可以用来安抚伤口。
鲁迅写《野草》不一定有明确的“拟想读者”,他大概就是写给自己,是属于自己的诗,是鲁迅的哲学。《野草》的题辞第一句就是“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⑥。整个《野草》的写作仿佛都是在“开口”和“沉默”的矛盾徘徊中,即使选择了“开口”,也有一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寂寞感,所表达的情思往往又都是分裂的。
《野草》不容易读,读懂它需要较多的生活历练。鲁迅也曾感慨:“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做着好梦的青年。”⑦
《野草》的难懂,也是因为采取了“象征寓意”的方法,主要靠暗示,有很多隐喻和象征,往往没有特指,用语言学来说都是“能指”,而不是“所指”,不能直解。《野草》表达个人的内心活动,有很多非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有的具有原始思维的特点。《野草》又多写梦境、幻境,有的让人匪夷所思,只能跟进想象,很难靠逻辑思辨来理解。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野草》的确难懂,也造成了《野草》历来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来赏析 《死火》这一篇。
先总体把握《野草》的整体氛围,再慢慢琢磨体味,进入状况。
《死火》分为六段,第一段: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开头就是“我梦见”,写的是梦境。“冻云”“冰树林”,都是梦中特异的景象。“我”突然坠落“冰谷”,整个感觉是冰冷而可怕的。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常理是“冰火不容”,这里却是冰天雪地里冒出“火”来了,多么奇异。不过——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注意其中对“死火”样态的描写,有火的形状,但不会动,冒烟是枯焦的。“死火”意象给人的直观感觉是那么诡异:冰与火、动与静、冷与热,这些彼此对立的物象都能融合为一了。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这是第三段,是发现“死火”的那种惊喜。更奇怪的,是把“死火”捡起来。火能像物件一样捡起来吗?果然被“冷气”“烧焦了”。忍着把“死火”放入衣袋,想办法把它带出冰谷。接下来是第四段: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
我不久就须灭亡。”
“死火”把衣袋烧穿,流在冰地上了。更奇怪的是,“死火”居然和“我”对上话了!“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死火说。“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原来“死火”是被人遗弃的,“我”的出现让“死火”重新燃烧。于是出现了“死火”的去与留、活与死的矛盾。下面是第五段: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第五段的对话显示“死火”的矛盾。如果让它燃烧,就烧完了,一切结束了。如果留下,仍然是“死火”,必将“冻灭”,那又不甘心。左右都不是,是无解的难题。当“我”决定离开时,死火又有些“无赖”,说:“那我就不如烧完!”最后如何结局?看第六段:
他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死火”和“我”都要冲出冰谷,霎那间就被大石车碾死。更奇怪的是“我”在死去那时,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坠入冰谷,然后,为这同归于尽而感到得意!
前面我把《死火》串讲了一遍,大致懂了吧?却又感到意境怪异、语言生涩,读来会让人想入非非。也许这就是作品要的艺术效果吧。这是写梦境,是梦中才有的那种非逻辑的纠缠。问题是,《死火》到底要表达什么?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这里不妨介绍一二种。
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认为鲁迅年轻时也曾有过改革社会与国民的理想,后来理想沉落,变为现实主义者了。《死火》写的就是曾经的理想与现实境遇的“对话”。其中“死火”和“我”都是同一个鲁迅的“化身”,是鲁迅的愿望、感受与想法的不同侧面。比如说第三段写到“我”年幼时爱看到“烈焰”那种“息息变幻,永无定形”,多么富于生命力!而今看到死的火焰,却是冻结定形的了,意味着过去的理想热情已经冷却。
这种解释认为《死火》写的是革命者内心的矛盾,希望“死火”带出冰谷,重新燃烧,也就是投入新的战斗,但又考虑到战斗、革命、革新都要耗尽生命的,也还是有些犹疑。最终“我”与“死火”一并逃脱冰谷,表示宁肯牺牲也不要苟活,要拼搏。那辆大石车压过来,象征社会的压迫,以及准备牺牲自己,等等。失去了的改革热情要重新焕发,这是一种解释,比较偏重于社会意义,有一定的道理。
“诗无达诂”,何况像《野草》这样“自剖”的散文诗。但我们还是可以立足于自己的阅读感受,再联系鲁迅的思想、情感与性格去分析和理解。《野草》的阅读总是会立马给读者某种氛围的刺激,我们会感觉冷峻、奇异和梦幻,那种微妙的阅读体验,往往是潜意识的、“超验”的,很难说得清楚。若一定要把《死火》的复杂意涵转用比较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既冷又热,冷中有热,热中又很冷。想想看,冰谷中的 “死火”,火本是热的、燃烧的,这里却是冻的、冷的,燃烧后会流下来的。简直匪夷所思!通常冰火不容,而“死火”却是冰火相容。文中似乎总听到“我”与“死火”的“对话”,进一步去想,“我”与 “死火”可能都是鲁迅,是鲁迅情感的两个方面。“死火”这个意象是前所未有的、奇特的,文学史上谁人这样写过?鲁迅用这个奇特的意象,表达自己性格心理的矛盾。
据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说,《野草》中的许多意象都是借用了佛经的词语,甚至句式也有些相似。比如“死火”“火宅”“大石车”“大欢喜”“死灭”“空无”“地狱”等⑧。
鲁迅和他的作品总给人冷峻的感觉。有人读过鲁迅说:“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⑨但鲁迅及其作品冷峻的另一面,又可能是刚烈和偏激的。年轻时候,鲁迅也有过慷慨激昂社会改革冲动,以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可是亲历和旁观了晚清民初诸多变革的失败,残酷的现实让鲁迅变得 “世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虽然“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但或者也未能忘却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⑩。鲁迅很“冷”,但内心的理想并没有泯灭,所以他创作,用笔和黑暗抗争。他的内心是冷热并存,有时候相容,有时候冲突,热得发冷,冷得发热。《死火》这个奇特的意象其实就是鲁迅的“自剖”。
至于《死火》里为什么要写那样的环境——“冰谷”,那冷的气氛?不一定就理解为是暗示当时社会的环境,尽管有的论著可能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可以解释为这同样也是鲁迅心情主导的一面——寂寞孤独。想想那“片片如鱼鳞模样”的环境,那种离奇的寂寞感,这是内在的,同时也是外在的。鲁迅说过:“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自话。”⑪鲁迅感情表达的方式经常是克制的,独饮人生之苦酒,但克制不是苟活,也不是老庄哲学中的化解,不是怯懦,是一种蕴藉,到了一定程度总是要爆发。这就是为何“死火”最后要有一个牺牲——冲出去的原因。鲁迅面对历史人生时有幻灭,也有希望,《墓碣文》中写“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⑫,同样也是冷热结合。当别人为胜利鼓掌的时候,鲁迅往往就表现得比较冷静,考虑问题比较多,这是鲁迅的性格。
我们读《死火》,可以理解为是“自剖”,是鲁迅的热情、理想、希望和他的幻灭、冷静、无奈的一种碰撞、一种纠结。但最终还是鲁迅这种“死火”没有完全熄灭,还要拼,与黑暗抗击,表现了鲁迅的一种思考。这种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所以寓意很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释。
鲁迅自感在新旧两个世界都无处安身,他总是矛盾与纠结。尽管鲁迅在现实中一直坚执地致力于他认为必须要去做的许多实际工作,但在精神上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归属。这就是所谓哲人式文艺家的悲哀吧。在《死火》中我们看见了这种矛盾与悲哀:说“回去”,却满心“憎恶”绝不愿再回转;而“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也许就像“死火”,早被人遗弃在冰谷,不是留在原处被冻灭,就是走出冰谷再烧完。
鲁迅通过梦境、匪夷所思的情境来暗示、表达他的复杂内心,包括一些难于言说的矛盾和犹豫。不一定要“死扣”什么意识,表达的就是人性的复杂、人生选择的困难,以及“命中注定”的无奈,等等。这是鲁迅的 “自剖”,但细加体味,岂不是人生常态?可能人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与体悟。⑬
①1934 年10 月9 日致萧军信,《鲁迅全集》1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532 页。
②冯雪峰:《鲁迅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23 页。
③题《彷徨》,是1933 年3 月2 日鲁迅送《彷徨》给日本人山县初男,在书上题写的诗。
④据鲁迅日记,1924 年6 月11 日,鲁迅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遭周作人及其妻骂詈殴打。《鲁迅全集》14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500 页。
⑤《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219 页。
⑥《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59 页。
⑦⑩《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419-420 页,第419 页。
⑧参考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3 页。如“火宅”出自《法华经》,意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怖,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⑨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 卷7 期、8期(1925 年1 月30 日)。
⑪《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292 页。
⑫《墓碣文》,《鲁迅全集》第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202 页。
⑬对《死火》含义还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日本学者丸尾常喜在《耻辱与恢复》一书中,考证《死火》创作前后鲁迅的心境,认为这首散文诗是写鲁迅在和许广平恋爱时的复杂心情煎熬,有一种“耻意识”,担心夫人朱安,也担心许广平人格受损,而他自己也不配。《死火》即暗示这种焦虑心态。参见该书第254-2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