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预期经营收益的风险,指由于未预料的汇率变化引起企业在未来经营现金流发生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其所导致的外汇损益由公司未来竞争状况决定,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融资等方面的策略。
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以外币表示的未履行合约价值的变化,其所导致的外汇损益受企业未了结的债权和债务制约,并在结算时引起企业相关外币现金流量的变化。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财务报表中以外币计价的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这个阶段可以认为属于外汇经济风险覆盖,因为在确认收入之前,整个外汇敞口尚未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潜在影响企业签单项目的收入和毛利。签单时的收入毛利,在确认收入毛利时,汇率变动导致收入毛利恶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跨国企业在这个阶段缺少系统的研究,无法有效规避和管理外汇风险,这也是文章着重阐述的内容。外汇风险的源头管理可以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但是需要系统的布局予以配合。
这个阶段体现的是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敞口已经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在回款前,企业存在未了结的债权债务。汇率的变动会导致敞口的重估影响,计入汇兑损益的同时,影响企业的净利润。这个阶段也是跨国企业感知最强的,需要进口敞口的管理和风险对冲,这属于常规的外汇管理思路,不在文章论述的范畴。
这个阶段体现的是外汇折算风险。随着债权债务的了结,企业的外币敞口体现为其他的外币资产,企业进行报表合并时,需要把海外机构的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表示,存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影响股东权益。
企业在海外发展的早期,业务规模不大,收入占比也不高,外汇风险对报表的冲击没有那么大,管理层直接感受不强,普遍缺乏危机意识。随着业务的逐步增加,分布也越来越广,外汇风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整个框架体系和手段相对滞后,当意识到外汇风险时,企业已经蒙受了较大的汇兑损失。
外汇风险涉及风险防范、敞口降低、风险对冲等一系列的过程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运行机制。企业有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来牵头制定相关的政策、实施标准和流程,业务部门应协同开展,监督并评估实施效果。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跨国企业尚不具备这种能力。
外汇管理需要具备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外汇合约买卖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涉及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利率掉期等衍生品对冲企业外汇敞口时,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能对冲风险,反而会进一步增加企业亏损。
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风险对冲,并不是盈利。这往往招致业务人员的不解甚至反对,因为他们只看到当汇率损失时,合约可减少汇率波动的损失,但在风险敞口盈利的时候,合约对冲会导致盈利大幅下滑,因而认为不做合约效果更好。
针对外汇风险的事后管理,可用的工具相对有限。目前普遍的做法仍然是对集团报表的净敞口进行管理,通过外汇合约进行风险对冲。这仍然是外汇风险的被动管理,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抗风险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跨国企业认为,合约对冲能有效控制外汇风险。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保值成本太高或没有保值产品,合约对冲就基本丧失了风险控制能力。
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设备后,向客户销售设备并提供工程服务。通常情况下,母子公司间的设备采购合同签署硬通货美元,而子公司记账本位币是本地币。
对子公司而言,美元应付账款为外汇风险源,当美元对本地币汇率波动时产生汇兑损益,计入子公司报表。对母公司而言,美元应收账款为外汇风险源,当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时产生汇兑损益,计入子公司报表。
该模式下母子公司存在双重汇率风险。
1.母公司总包
母公司作为签约主体,向客户销售设备并提供工程服务,形成美元或本地币应收。美元或本地币的应收账款成为外汇风险源,当美元/人民币(本地币/人民币)汇率波动时,产生汇兑损益,计入母公司报表,外汇敞口集中在母公司,便于集中管理。该模式应同步权衡子公司在当地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否则依然会形成母子公司之间非贸易项下的借款或关联交易往来,从而形成两方外汇敞口。
2.母子公司分签
母公司作为设备签约主体,向客户销售设备收取美元;子公司作为工程服务签约主体,向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本地币。对母公司而言,美元应收账款为外汇风险源,当美元/人民币汇率波动时产生汇兑损益,计入母公司报表。对子公司而言,其记账本位币与应收币种一致,故在子公司层面不存在汇兑损益。在集团合并层面,集团仅承担美元/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优于其他两种签约模式。母子公司分签模式可以减少集团内母子公司的货款往来敞口;同时兼顾分签比例,使子公司合同收款能基本覆盖支出,从而降低其向母公司借款的概率,缩减集团内部非货款往来敞口。
我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已经与近4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国际业务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签约币种,汇率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可进行相关的政策研究。当然,这个选择并不是单方能促成的,还是要依赖与客户协商。因此,在不能引导人民币签约的情况下,指导原则有以下两条。
1.收付币种选择原则
在选定商务签约模式的基础上,通常签约/收付币种的选择应遵循持有硬通货债权和软通货债务的原则,以此维护债权价值和降低债务价值。
第一,对于销售类合同币种持有硬通货债权,选择美元/人民币等,将有利于债权价值,保护收款利益和项目利润。
第二,对于采购类合同币种持有软通货债务,选择流动性不佳/贬值风险高的本地币,将有利于降低债务实际价值,控制项目费用和成本。
2.收款与付款原则
第一,收款条款设定原则。针对债权收款,应以最大限度缩短收款期限,提高预收比例为原则。一方面提前收款核销应收,及时操作换汇,消除债权面临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加快资金周转,支撑公司整体业务。
第二,付款条款设定原则。对于债务支付,可根据债务的币种遵循不同的设定原则。一是对于软通货债务,如持有软通货,应及早或预先支付核销应付账款,及时实现费用化,降低货币贬值风险;如需通过硬通货换汇获取软通货,应倾向延后支付,获取换汇收益。二是对于硬通货债务,应基于现金流和净敞口等情况,尽可能缩短债务带来的敞口暴露时间。实际运营中的同币种收付活动,应尽可能做到收付期限背靠背,收付时点背靠背,以实现资金高效流转,降低外汇风险敞口和货币互换汇兑成本。
国际贸易中,双方为使自己免遭合同期间的结算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订立保护性条款。合同保护条款的有效性判定标准为:保护债权,相关的汇率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客户;条款可量化并能落地执行。
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汇率保护条款可分为全部保护条款、部分保护条款、无效保护条款(见表1)。
表1
序号 场景 全部保护 部分保护① 美约、元本报地价币、收美款元签美发日的元票实签日时(约汇、宽率本限地期币较支短,付,一美般元可折小算于本一地个币月的)汇或率付为款美发时汇元票率签日(约、宽本限地期币相支对付较,长美,元一折般算大本于地一币个的月汇)率的为实② 美约元、报本价地、币本收地款币签美收定汇元款率,报)且价约,针定按对1照收0 0固款%定日给汇汇予率率补折波偿算动(为(C N盯本或地住其币合他同进形行约式签定)约的及固P方补O向偿下受(发损如到方5收0%以款~P期O1 0间或0%汇销)率,售波且折动执扣超行等过方形一式式明定给确比予的例一,定由比受例益的本地币报价、本地币本地币签约报价及收款,对于发票开立日汇率与本地币签约报价及收款,对于发票开立日汇率与③签通过约、CN本等地方币式收给款予,B波O动Q差报异价,日约汇定率1(0 0本%地通币过兑CNU等SD形/E式UR给/C予NY补等偿),的且B波O动Q差报异价,日约汇定率一(定本比地例币(兑不U到S D1/E 00U%R,/CN如Y6等0%)等的)补偿执行方式是明确规定的通过CN等形式给予补偿,且执行方式是明确规定的美元报价、本地币签汇率波动与特定指数(如CPI)有相关性的国家,通④约、本地币收款,汇不涉及过合同金额与特定指数(如CPI)挂钩,进行合同额率波动挂钩特定指数/PO调整变化
可以结合签约模式和收款条款评估并预置汇兑成本,转嫁对应成本至客户,以此转移项目所面临的外汇风险。预置汇兑成本是预测项目在未来执行期间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针对项目的外汇风险头寸(应收/应付外币款),按照历史波幅或者保值成本预估未来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时间系数×预置汇兑成本率),并综合考虑风险转移给客户的程度(风险系数)。
预置过程中,汇兑成本率可结合签约的货币是否有保值产品来确定。有市场汇率操作换汇的国家,或是本地币收款项目,也可参考市场汇率的情况进行预置。
很多跨国企业统一操作的报表保值是针对确认收入到收款阶段,这一期间报表的敞口已经形成,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的金额也是明确的。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现,PO签订的收入预测(当时的汇率),到项目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与实际确认收入(收入时点的汇率折算)差异非常大,主要原因是汇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导致项目的收入或是毛利减少,而一旦进入报表,则没有办法弥补这方面的损失。因此在企业实践中,这经常被业务单位诟病,认为这个损失不应纳入业务单位的KPI考核。想要实现全流程的套期保值,就需要将签单到收入阶段纳入进来。以未来即将形成的外汇风险敞口为目标,通过外汇交易合约,锁定汇率波动给项目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受操作时点、保值成本等因素影响,操作外汇交易并不意味着项目汇兑风险可以100%对冲,但可以实现有效对冲。外汇交易必须基于确定性的承诺,因此对项目预测管理要求较高,盲目操作套保可能使业务单位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公司也会面临内外部监管风险。
开展国际业务,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外汇管制国家,资金的进出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些国家的外汇政策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兑换或跨境流动,使得跨国企业在当地经营面临资金贬值风险、安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了合规地解决收款和汇回问题,要充分考量汇管国的政策,并制定明确的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资金流路径实现项目的顺利收款,最终汇回中国内地或香港,本地经营机构不产生长期的闲置资金。
外汇管制国家通常以限制金融市场的外汇额度达到管控外汇市场的目的,因此从外汇市场交易结构出发,可尝试以下方法。一是与外汇额度相对充裕的金融机构合作,争取额度。二是寻找有资金需求的公司,选择金融机构作为平台,实现换汇。三是尝试联合当地客户向央行或直接向央行申请换汇额度。
跨国企业的外汇风险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深入企业业务的前端进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工具,还可以增强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和抵御外汇风险的弹性。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控制外汇风险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只有业务人员也充分参与到外汇风险管理中来,增强外汇风险意识,企业价值才能不断提升,跨国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