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静
(浙江信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0)
上市公司寻找各种并购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让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从而为自身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数量增多,但是结合并购结果分析,并购成功率较低,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三板上市公司运营发展中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使并购失败。因此,通过对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常见财务风险问题的探究,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管理措施,对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
新三板市场是针对一些高新技术非上市公司实现转让发展的试点活动,在原有转让体系下发展形成上市公司,因此被人们称为“新三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三板在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更侧重于小规模企业。新三板能够为进入园区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补贴,让政府部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融资营造良好条件,便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实现股份转让,让股权流动性不断增强,真正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新三板上市公司和主板上市公司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新三板更强调把系统定位在一些创新发展的中小型企业中。主板上市公司综合发展实力比较强,具备稳定的经营发展模式,而新三板上市公司进入标准低,但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需要对财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强化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估值风险就是上市公司在评估新三板公司整体价值时,因评估结果不准确而产生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对新三板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情况估算比较高,使收购价格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导致上市公司并购资金周转率下降,引发风险。并且收购价格与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使上市公司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因此,估值准确性与估值风险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新三板公司价值评估结果越真实,企业遭受风险影响的概率越低,反之则会对并购成果造成直接影响。
在我国诸多并购失败案例中,战略决策失误导致的并购失败风险比较多,使企业遭受严重亏损。在实施并购活动前,上市公司未能制订出可行的并购计划,如由于新三板企业的股东人数众多,无法就资本分配达成共识,可能会面临并购失败的风险,或新三板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不同,上市公司不能按照预期要求完成并购,在项目滞留过程中,上市公司在投入大量成本以后,并购方案依然不能产生对应的效力,导致上市公司运营水平下降,使其面临一定的损失。跨市场并购过程比较复杂,战略选择缺少合理性容易使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加剧经营难度,容易产生战略选择风险。
在并购活动中,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流失的风险,预示着企业债务规模逐渐扩大,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债务风险发生率。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或者经营者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在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行业占有率方面,使现金流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融资风险。在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过程中,出现融资风险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并购双方签署并购合同以后,新三板企业股东数量比较多,相应的现金额支付规模较大,上市公司不能按照约定要求支付资金,从而产生支付风险。上市公司需要探索其他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给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上市公司在资金来源和数额方面可能会受到其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因素影响,产生财务风险。
每个企业的经营性质各不相同,企业文化存在差异,上市公司结束对新三板企业的并购工作以后,新三板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基层人员在工作思想、态度和执行力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包含工资发放标准、人员晋升制度等。某种程度上,上市的新三板企业综合能力降低,导致大量人员流失,客户拥有量、市场占有率下降。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及时做好新三板企业并购整合工作。但是此过程会涉及企业内外部利益,关系企业内部整体发展,并且也包含财务数据整合与未来企业发展趋势预测。受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影响,并购以后的企业整合风险是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内容。
因为大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都处于创业发展阶段,整体企业规模较小,财务体系不完善,管理经验也比较匮乏,所以制定的财务机制缺少规范性和合理性。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更加关注生产经营,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不高,相应的工作机制不完善。一个完善的财务工作机制要求对企业整体经营发展状况、企业规模、盈利状况、上下游发展情况、市场发展环境等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制定一套满足新三板上市公司发展要求的财务工作机制。但实际上,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在财务机制设计上缺乏综合考量,制定的财务工作机制可操作性不强,使财务工作机制的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不能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影响财务监督管理价值的发挥。
此外,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制定财务工作机制时缺乏实效性,只是建立了财务绩效评价机制,以挖掘员工工作潜力,提高企业组织生产要素水平和效率。但是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时没有从财务管理角度入手,对不同岗位职责和财务管理要求缺少明确标准,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将无法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使企业在执行财务工作机制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监督与管理,为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机会。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制定财务工作机制时不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相关内容不完整、不全面,没有充分挖掘员工工作潜力、管理人员的才能等,无法获得良好的财务工作开展效果。
首先,新三板上市公司缺乏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对会计核算重视度不高,绩效体系存在漏洞,相应财务基础不稳固,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监督检查力度有待加大。其次,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当前,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监督管理系统缺失,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缺乏制度引导。最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新三板上市公司运营发展中,专业财务管理人员数量少,再加上当前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定期组织安排相应的培训,甚至存在兼职的情况,相关人员不能提供从业资格证书,财务人员综合水平和素养有待提高,学习能力和意识也应进一步加强。
根据新三板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情况可知,企业投资规模大,应收账款数量多,在总体上,企业资产数额大,但是没有及时做好投资回收管理。调查分析运营风险,发现企业近几年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高,超过20%,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较慢,平均收账期限长,资产流动速度缓慢。如果企业未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且时间远远超出企业规定,则代表债务人拖欠账款时间长,信誉度低,容易出现呆账、坏账风险。并且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企业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力度不大,影响资金流动。为减少库存数量,大部分企业会采取赊销方式,但是在赊销之前,企业对客户整体情况、信誉度缺少调查和了解,对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管理不严,使企业在运营发展中容易出现大量应收账款。
新三板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应高度重视财务工作体系建设工作。在实际财务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综合思考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分析企业经营发展规模、主营业务、盈利情况、上下游企业发展状况、企业经营特点等,结合企业发展状况,改革、优化财务工作体系,让其更好地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完成财务工作体系建设工作以后,需要将其落实到位,适当加大执行力度,要求企业各级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工作体系要求,制定和财务工作体系执行力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各个岗位工作要求和职责,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在财务制度执行环节真正做到责任分明,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减少财务制度管理滞后的问题,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调整发展决策,促进新三板上市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方面,新三板上市公司应注重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夯实财务核算基础,提高财务工作水平和信息质量,考察和验证财务信息的精准性,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企业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监督管理系统建设,科学划分工作职责,责任到人,让财务工作更具合理性和合法性,发挥财务监督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对新三板上市公司来说,预算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管理活动控制效果和组织能力。通过预算管理整合和分配企业各项资源,不仅可以快速达到企业发展目标,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源分配目标。在实际中,通过加强项目全过程预算管理,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预算管理会计内容,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协调各项资源,组织安排各种经济活动,以快速实现经营发展目标。
要想科学管控现金流,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做好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账款周转率;第二,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在新三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在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赊销服务之前,需要调查分析客户资产、信誉等情况,结合其近几年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参数、以往还款情况来确定企业信誉等级,之后根据业内对客户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建立客户信誉档案,定期评估客户信誉情况。针对已经超过还款期限未及时还款的客户,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催收应收账款。针对一些信誉度较高,但是遇到突发状况,无法按照约定时间顺利还款的客户,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客户的还款期限,采取比较合理的方式催收款项。如果遇到一些资产信誉度较低,并且超出应收账款催收期限的客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催款,如果客户依然不偿还账款,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利益。为了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需要对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有所了解,适销产品可以适当提高生产量,防止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对于滞销产品,要尽可能降低生产量,将其销售给零散的供应商。对于大规模采购的企业,可以通过提前接受订货的方式销售,这样可以保证产品不会大量积压,也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针对一些销量不高的产品,可以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减少库存,帮助企业快速回收账款。
为了减少财务风险,新三板上市公司应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在开展融资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和分析各项风险,精准预测,判断市场融资环境、企业融资能力,在保证融资规范合理的环境下,结合风险预警指标,选择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风险评估方式,有效提高新三板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加强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善现金流管理机制。为了促进现金正常流动,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新三板上市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监控机制建设,从客观角度入手综合分析现金流,时刻观察现金流的流动情况,在现金流小于利润的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企业监督管理,重点管控应收账款情况。并且参考监督管理体系,精准预测未来收支情况。第二,强化财务指标监控机制。在新三板上市公司杠杆融资过程中,需要科学管控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综合评价企业盈利情况、经济效益。如果指标异常,要及时启动监控系统,引导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全过程追踪监管,防范财务风险,加快企业资金流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和结果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要求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通过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控制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投资人自身利益,引导新三板上市公司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