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朝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集团企业主要是指受某种经济活动、经营活动的影响,由多个主体共同构成,子公司与母公司共同经营,彼此联系,形成一条产业纽带的经济组织。我国集团企业信息化实施效率的有效提升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获得了新的方向,但其势必面临机遇与风险。因此,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在明确的模式及制度规范下开展,以加快资金流动,规避资金链断裂产生的风险。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主要通过人机系统开展,通过人工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人员的素质,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之后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及建议。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随之凸显,且仍有运用传统记账模式的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业财务教育的人员数量较多。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电算化课程的设置也呈现出相对落后的状态,大量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学习过电算化课程。同时,受数据库、计算机软件与财务软件不断更新等问题的影响,部分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缺乏全面性,财务人员的信息获取缺乏及时性,财务管理工作不合理。
我国循环体系的建设呈现出待优化的状态,尤其是监督工作的推动与落实、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等方面,落实难度较高。同时,财务信息处理工作仍旧有诸多不足,财务信息处理不及时、数据及结果的转化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此,若不能建设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集团企业发展就可能出现各种风险问题。通过技术及情况分析可知,集团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存储并分析财务信息数据,但是其功能有限,信息化系统仍有相应的发展空间。
因此,相关单位应明确信息化工作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收集并分析财务工作中的相关数据,使生产力信息在数据中得以明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生产力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控制风险问题产生等。但是信息化数据处理工作不局限于账目计算及处理,还与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相关,人工核算占用时间较多,效率方面的需求难以保证。单凭财务人员人工核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呈现出理想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独立性,在并未完全使用信息化财务系统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难度较高。
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受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不断落实监督与控制工作,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集团企业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时,财务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具体的分析工作可以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经营环境、国家政策、区域的各项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项目的竞标等。内部因素与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紧密相关,包括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风险规避与预防等。
财务工作者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财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优化与升级,尤其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集团企业与社会也在发生各种变化。信息化技术的覆盖范围较广,企业在技术发展的环境中会发生改变,为有效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融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财务管理工作在效率、定位等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基于此,财务管理信息化呈现出比较被动的状态,但已经处于稳定期的集团并不会随意变动财务管理系统。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若想获得相应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创新性地开展财务工作。在较大的集团企业中,财务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影响巨大。财务信息处理的系统性与透明性需求,使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由此可知,在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与自身的发展中,制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这也是制定财务管理相关举措的重点。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保证财务管理良性循环,集团企业可以适当变化,以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动态需求,方便之后的调整工作。若集团企业的财务目标并未明确,其财务管理模式难以与企业契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必然出现风险问题。
虽然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时间较长,但管理方式仍旧处于传统状态下。信息化发展需要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这有利于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信息化、系统性处理工作展开。系统性的财务管理工作已成为集团企业发展的主要需求之一,但仍有部分企业并未对其予以重视。在此种环境下,财务工作与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型相结合的效果十分有限。在集团企业内部架构建设方面,受财务管理工作层次性、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数据出具较慢,制约了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的决策制定效率低。
管理层获取数据可能受到影响,数据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在集团企业系统性管理中,财务系统化管理要呈现出更好的状态。面对不同的工作需求,必须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可以围绕企业的发展、各种类型信息的处理、不同部门协调后的各项数据展开。由此可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更能接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而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过于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化,工作效率低。
1.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需求
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为保证信息的处理效率,经常合并财务数据,并进行交流。但是,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信息具有规范性与全面性,因此,应清楚标明各项财务数据,并完成上报工作,以免财务信息出现偏差。
2.财务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集团企业管理层需要与相应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以免出现脱节、财务管理平台数据处理质量不高及方法落后等问题,有必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团队成员不仅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知识,还要具备财务知识及证书。因此,可以重点录用或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同时,要在原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培训,培养人员的信息化处理思维,提升团队灵活运用各项技术的能力。
1.建设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在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训不注重使用信息化技术。集团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后,管理工作须从不同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着手,通过培养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构建更加科学的信息化财务处理工作体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加快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速度。
2.减少数据波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数据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决定着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中,财务管理受财务数据缺乏公开性、精准性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方向、项目投入等也容易受该项内容的影响。因此,在数据稳定的状态下,集团企业可以根据相应的财务数据分析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向。在企业的风险评估、财务数据分析中,数据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集团企业要实现财务目标,就应该完善风险防范及控制机制。因此,要维护数据的稳定性,相关人员可以从细节出发,在真正意义上应用信息化思维模式。
1.科学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财务信息处理机制是应该注意的重点,其会对复杂的企业集团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会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产生影响。部门间加强沟通与连接,动态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随之建立。就监督工作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掌握,并保证对集团企业运营环节的全面监管,控制集团企业的发展方向,防止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2.提升集团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效率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工作质量是一个重点。因此,集团企业内部的结构、部门、人员构成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要更加灵活地开展资金管理工作,实现与项目负责人、部门主管、对方企业人员等主体的高效沟通。资金流动过慢或过快都需要加以重视,因此,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部门须按照规定期限总结周期内资金的流动情况。
3.企业财务实现外部联系与内部管理的融合
集团企业不但要与内部的财务工作系统保持联系,而且要与外部的企业、机构等保持联系,以明确资金的流向。在外部银行与集团企业对接的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可知,结算与资金的增减等工作可采用信息化技术记录与报备的方式展开,并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减少资金流动风险,合理分配资金,明确资金流向,以免资金大量投入某一个项目,导致资金分配不科学,企业风险加大。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推动体系化工作的开展,最终增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1.建设财务共享模式
在信息化环境建设工作中,建设交互性信息交流机制十分必要。由此可知,集团企业调整管理体系后,财务信息交流的通畅性一旦受到影响,部门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从而降低整体决策效率。因此,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防范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
2.使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集团企业规范财务工作可以从信息化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处理着手,为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保证内容的调整、报送、共享等,实现数据内容的优化,为集团企业外部信息处理提供更好的环境,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处理与更新数据信息,逐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统筹与建设。
文章主要对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展开研究,具体从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展开,分析了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财务信息化优化措施,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体的优化措施制定可以从信息化财务管理思维培养、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集团企业管理体系的监管模式构建几个方面着手,为之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落实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