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郝绍奇 强兴耀 张艳娥 张秋凡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根据改革方案,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组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互补充,共同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质量。从2015年后陆续颁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会计调整、负债、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共10项准则;2018年财政部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两个制度的衔接的规定,并于201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执行。
为了全面推进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及准则的执行,课题项目组对榆林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以来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运行情况调研。
榆林市各级监管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高度重视,领导挂帅,成立专门会计制度准则组织领导机构,对中省市相关文件进行及时传达、广泛宣传。榆林市财政局从2018年以来,先后转发相关中省文件二十多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多次制定印发各项指导性文件,组织学习,深入领会。各级财政部门及主管单位抽调师资队伍前往国家培训机构学习并在全市开展全员性培训,组织新制度新准则培训二十一场次,接受培训的会计人员三千多人次,培训范围基本得到全覆盖。相关单位在业务处理方面按规定时间节点稳步实施推进,全面整体运行效果良好。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单位现场指导。
1.新旧制度衔接基本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单位全部做到新旧衔接。
2.“双基础”核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3.有部分单位将基建账并入大账。
4.大部分单位能按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
5.年终各项决算数指标与账务处理结果基本吻合。
6.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单位账务核算。…
7.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基本规范。
榆林市政府会计制度及准则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会计制度及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通过调研发现,榆林市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政府会计制度与原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是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单位业务按政府会计制度运行的前提。在新旧制度的衔接中,存在下列问题。
1.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2013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2014年《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账并入单位账统一核算,要求单位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要求公共基础设施入账,但很多单位对原制度的执行不到位,造成本次改革新旧制度的衔接难度增大,也使相关的基础数据出现偏差。
2.衔接中相关资产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财务会计的相关数据出现偏差
通过调研发现,衔接中固定资产的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造成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偏差;财产清查工作做得不到位,公共基础设施的界限不清楚,许多单位本应入账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没有入账。
3.单位财政结转结余和非财政结转结余界限不清
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单位原账的结转结余账面记录比较混乱,财政多年对单位的结转结余也没有进行清理,导致会计人员很难分清账面的结转结余究竟属于财政性质还是非财政性质。
1.会计人员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理解偏差,出现混用的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事业单位不能正确地使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造成有些经济业务事项不能按制度的规定单独反映;行政单位也有使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现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界限不清
通过调研发现,多数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双基础理解不够,对政府会计制度附录应用不到位,造成预算会计核算的混乱。
3.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账套中没有明细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不规范
通过调研发现,榆林市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没有明细账,以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的相关数据代替固定资产明细账,造成单位财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丧失,财产清查中财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代替固定资产明细账,在没有规范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的情况下,造成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不规范。
4.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大多游离账外
《政府会计准则第五号—公共基础设施》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界限、记账单位作以规定,但政府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主体不明、使用情况难以鉴定,基础资料难以获取,加之政府机构的改革,使公共基础设施大多游离账外,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财政绩效考评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
榆林市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给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队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会计岗位边缘化,十多年没有招聘新的会计人员,单位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中的优良做法,因会计人员的断层失去传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功能丧失,财政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交还单位,非会计专业的工作人员大量补充会计岗位,形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的班底。加上财政精细化管理政策频繁出台和会计准则制度井喷式改革,业务知识的更新任务重,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使会计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严重影响会计的核算工作。………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一个繁杂的体系。准则体系有一个基本准则、十个具体准则和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三个会计准则解释;制度体系有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两个衔接规定、相关的补充规定等。在短时间内要全面掌握并熟练应用,绝非易事。
政府会计制度运行过程中,财政部又出台了好多规范性文件。这些后续规定,也应按规定转发到达各单位。但后续规定不像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影响那么深远,财政部门忽略按级传达,更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以至于很多会计人员不知道有后续规定。
在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前,各级财政部门出台并运行一些具体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各单位在财政往来专户的存款,核算时反映在“其他应收款”账户,对会计人员正确的处理预算会计业务、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带来负面影响。以上财政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带来负面影响,调整和改变这些措施和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为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制度平稳有效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准则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宣传贯彻实施准则制度的重要性,及时传达后续相关文件,调整地方财政的相关规定,推动准则制度的有效实施。
1.继续宣传,引起重视
财政部门通过工作推动,广泛宣传等形式,引导各行政事业单位从健全“国家大账”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准则制度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2.及时传达后续相关文件,确保贯彻执行
财政部门要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后续规范性文件的及时传达和培训,指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3.调整地方财政相关规定,保证管理措施方法与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高度统一
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准则制度中出现的与地方财政的相关规定及运行程序相冲突的问题,认真研究会计政策和地方财政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地方财政的管理要求,对地方财政管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有效改变和调整,保证地方财政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与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的高度统一。
财政部门应继续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准则制度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执行情况的动态,按照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通过组织专家团队按会计差错进行调整。
2.对于某些单位个别存在的具体业务操作层面问题,如事业单位的单位管理费用和业务活动费用界限不清等问题,可以通过组织阶段性座谈会、通过由财政或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业务交流群等方式,开展交流,也可以通过公布专家名单和电话,为单位提供答疑服务,进行个别指导。
3.对于执行准则制度特别落后的部门单位,除了要求单位限期整改外,还要安排专人跟踪督办,实事求是解决有关准则制度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1.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梳理本单位在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财政部门进一步细化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确定各类设施计提折旧的方法,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核算。
2.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以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为契机,深化内部控制建设,促进单位预算、经费收支、资产、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资产全面清查盘点,解决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基建并账工作,同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
3.借助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软件公司的帮助,规范核算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专家团队,以便达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应与软件公司进一步沟通,解决软件应用及售后服务问题,降低核算差错率。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低,是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的顽症,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技术层面的问题,都是由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造成的。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是保障政府会计制度顺利运行的基本前提。
1.重视会计岗位,提高会计人员的待遇
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岗位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的待遇,扩大会计人员职称晋级或职务提升的空间,并在单位内部营造一种重视会计工作、重视会计人员的氛围,使会计岗位成为单位的核心岗位和具有竞争能力的岗位。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上岗门槛,补充会计队伍的新鲜血液
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录用或选用具有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会计人员承担会计工作,补充会计队伍的新鲜血液,解决会计人员层次低、专业基础素质差的问题。
3.实行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于积极完成工作的会计人员,单位应该给予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消极怠工的会计人员,单位应该及时进行惩罚。同时还应建立追责问责机制以及定期通报机制,将定期考核引入奖励、惩处、职称晋升表彰等方式,提升会计核算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4.树立会计人员的危机意识,实现自我提升能力
随着财政管理政策和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相关业务知识的更新将会更加频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这种发展趋势,树立危机意识,主动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考取职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方式,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新政府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账务处理方法,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并胜任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