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探析

2022-11-14 12:50:13达向阳
经营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管理企业发展

达向阳

(哈巴河县宜居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阿勒泰 836700)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内部控制是评价企业管理状况的一个重点指标,而全面预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方式,只有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概念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包括预算、控制和评价的综合管理模式,企业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应用预算来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实现生产、经营合理有效协作的目标。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让每个部门的工作规划切合企业的发展规划,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让企业的发展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通常是指对企业进行未来计划的一种管理,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综合规划,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引导。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形式和职责划分体系,与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它的执行行为主体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正确性,使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内部控制是企业战略规划和资本运作的重点,也是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内部控制又可以被看作企业发展的目标,而企业内部的调整、规划、评估、调控等一系列行为和控制手段都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

(三)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共通性

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存在三个共通性。一是目标一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市场。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执行能力的重要手段。二是二者相互促进。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保障,而内部控制的重点就在于执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三是在实施上具有协同效应。不论是预算管理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方面,都可以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又能助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借助预算定量的方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与预测分析,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借助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评价等流程来改进内部控制,合理有效地助推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完成。

(二)协调企业不同部门的关系,整合各项经济资源

全面预算是一个包含企业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的综合性预算体系。经过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各部门间的信息,加快各种经济资源的聚集、整合和优化,进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各部门、人员之间的衔接问题,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能有效监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能有效地增强预算分析的及时性,提高预算分析的精确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并快速作出正确的反应。

(四)完善企业内部考核、激励制度

绩效评价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层向各部门下达的预算目标的基础上的,管理层要对异常指标作出快速响应,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促使各执行部门积极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预算指标既是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关键,也是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运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风险的管理与评估以及预防机制

现阶段,尽管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有一定的运用,但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本质的了解并不深入,造成企业对预算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全面完善预算工作,企业不能正确地掌握经营和发展的方向,更难以科学合理地预测分析和有效防范未来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鉴于欠缺事前预测分析和防范意识,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存在较多的不足,造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而在市场风险增加和市场运作方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也难以及时作出反应,经常出现决策失误、行为失当等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管理欠缺合理有效的制度监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大量的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它们的运营模式有几个特征:都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管理人员众多,而且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这会导致企业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的资源被挪用,公共资源被私有化,从而制约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三)内部控制环境较为薄弱

第一,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并不能带来明显、直观的经济收益,反而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将管理重点放在了生产和运营上。第二,在设置岗位职责时,未能充分反映内部控制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导致制度执行不力,从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涉及数个部门、数个阶段和数个岗位,要考评其实施效果并不容易,而且难以找出一个精确的评估指标。因此,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企业的内部控制重心往往容易发生偏差,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化,陷入只重视执行过程,对执行效果毫不在意的怪圈。长此以往,会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准大幅下降,进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很多企业欠缺合理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制度,使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脱离实际。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就不可能公平、公正、合理地评估绩效,就会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动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落实战略导向的预算考评机制

以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应注重每年的预算考核、评估,并以考核结果为基础改善下一年的预算。财务部要带头协调各业务部门,研究编制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明确绩效指标,并将绩效目标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激发各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热情。预算绩效考评选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可量化的指标值来评价预算执行的差异性。在预算考核时,可以筛除因不可控因素而进行的预算调整。但可控因素引起的预算变更,在不转变原评估指标值的基础上,也应归入评估范畴。根据年度预算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同时要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使考核结果与岗位分析、培训学习、薪酬分配等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激励作用。

(二)监管平台信息化

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拥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搭建内控体系、完善内控流程、执行内控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务必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引进信息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

首先,从管理上来说,基于大数据技术,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对企业进行动态监控、实时监控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需要企业预算管理部门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内部控制需要,编制内部控制信息平台的预算。在与上级部门商议并获得同意后,将用于内部控制的资金划转给平台建设部门,为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并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资金使用不当。

其次,从监督管理角度来看,要转变以往仅由财务、审计机构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形式,不断完善信息交换与数据交换网络,加深每个人对内控理念的理解,强化内部监督与全面预算的衔接,使之相互交流,让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内控执行形式。同时,为改善内部控制的质量,弥补内部控制知识不足、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缺陷,可以通过外部专家的力量来加强内部控制。

最后,为了缓解内部控制的压力,明确责任主体,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前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做好内部控制的分析工作。拟定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指南,做好责任管理权限的分配,为内控机制的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指导企业经营者开展工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增强自己的整体预算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员工投身全面预算管理中,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次,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沟通交流,借鉴其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先进的参考。另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深刻剖析自己的缺陷,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监管,一旦发现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要及时改正。

(四)构建五年规划方案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务必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拟定五年发展规划。制定今后五年的年度发展方向与目标,并与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与管理。同时,要明确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方向。明确五年内股东回报的增长比率,并列出在投资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项目。

要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承受力,全面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在编制五年计划的过程中,要对目前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的预测,才能保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层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的估算,评估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对企业能够实现的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五)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对相应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机关进行功能调整,以优化内部控制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应该按照目前企业的支出情况,对项目的规模和投入进行审查,全面预计未来的收益,并决定明年的投资总额。

此外,有关主管也可以成立一个内部财务预算委员会,依据企业年度的利润指标和各项开支制订发展计划。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的监管,增强其说服力和决定权,防止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带有严重的形式化色彩,让独立董事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整体预算工作中。同时,还要不断地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以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

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前,必须编制预算。全面预算管理要做到详细划分、贯彻落实、掌控和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将预算与企业的发展计划结合在一起,根据目标决定资源的种类和需求,合理有效地控制预算,以实现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实际,充分考虑预算中的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并参考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经营实际。

企业要对预算编制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完善,不仅要反映自上而下、逐层划分、汇总的全过程,更要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切实保障预算和执行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例如,建立一个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分享,为企业的预算编制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六、结语

伴随着我国企业现代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相结合,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如果没有以良好的内部控制为根据,那么全面预算管理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而没有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贯彻落实。所以,要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削弱这些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准,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企业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