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琳
(樟树市市政园林管理处,江西 樟树 331200)
近年来,随着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创建,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系日渐创新,与其对应的资金管理模式却逐步落后。资金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若不加以重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改革与转型工作的开展。资金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如何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实现稳健发展并尽快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已成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面临的关键课题。
事业单位推进改革,不可忽略资金管理工作。良好的资金管理工作可以助力事业单位提高内控水平。一方面,全面落实资金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事业单位资金,避免出现资金外流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配资金、科学配置相关资产,有利于改善工作作风,促进事业单位转变职能,保障事业单位各部门有效行使相关管理职能。
事业单位构建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可增强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保障信息准确、可靠、科学。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确保过程规范、有序,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提高资金应用率。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内控体系提升资金应用的实效性,保障资金效益最大化。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虽然其不像企业资金管理一般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益”,但同样需要优化配置资金,精细化监督、管理资金,以保障国家资金管理应用效益。然而,若想切实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理清资金管理每一环节的相关问题,以便优化粗放型资金管理模式。使用各项资金管理手段,保障事业单位资金有效配置,进而创收理想效益。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强事业单位资金应用的安全性,保障事业单位稳定运行。资金安全是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重视资金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及损失,需要得到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这样才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严控各项资金风险,及时化解资金风险。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内控视角下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组织业务和机构,更利于提高财务管控水平,防范业务组织、业务机制出现业务风险,为事业单位业务层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已成为普遍问题。具体实践时,未参照具体性质设置有效的管理方法。单位在采取传统方法管理资金过程中,普遍依靠硬性制度,并未与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应用情况和管理情况加以整合。传统管理理念显然已不适合当代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此外,事业单位在制定具体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时,不应一味针对具体工作人员展开管理,而要结合单位实际资金管理情况制定相关制度,高效避免管理工作出现纰漏,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
如今,大多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并不重视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较为粗放,执行极其随意,经常以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粗略匡算,明确哪些钱不可以花销,哪些钱需要少花销,哪些项目需要投入充足资金,而哪些项目可以暂缓,或者无须立即执行。在具体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有效沟通,专项调研工作并不到位,欠缺考评、科学论证。因预算管理机制缺失,加上执行力度不足,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多问题,如在追加处置项目经费时,经常出现这些问题,给资金效益、资金严肃性带来众多负面影响。
即使国家、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这一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监管机制,但是仍存在不健全因素。事业单位在创建监督体制时,未单独划分资产管理部门,致使资产管理部门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矛盾现象。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公平性,严重削弱了监管部门执行力度,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发挥具体职能作用。
如今,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普遍不高,这与事业单位缺乏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具有一定关系。创建完善且有效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是事业单位提高资金应用率的关键保障。目前,即使个别事业单位创建了资金绩效评价机制,但所拟定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标准并不合理,经常过度关注财务指标,严重阻碍了未来绩效的发展。与此同时,难以适合资金应用实效性、动态性两大特征,导致预算无法发挥实际作用,难以优化配置相关资金,资金管理不符合预期目标,而事业单位资金应用率也因此下滑。
一方面,需要转变事业单位全体人员资金管理意识。由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而且社会关注度较高,属于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单位内部所有人员都要真正认识到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领导人员需要加大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度,致力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主动改变传统资金管理理念,积极融入资金管理、自觉服务资金管理等理念,善于使用科学管理理论,统筹处理事业单位各任务发展目标,优化资金管理内容及结构,为事业单位有效履行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一方面,要提升事业单位全体员工资金管理认知水平,抓好资金管理重要性认知教育活动,组织单位内部人员学习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预算法等相关内容,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加强资金管理对促进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为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出谋献策。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培养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作风优良,且具有内控风险意识的专业会计队伍,这是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也是深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相关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相关财务人员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牢牢遵守财经纪律及相关规则,按照规则推进岗位工作,从根源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不做任何违规违法之事。
与此同时,要严格培训相关财务人员,组织具体人员参加多元形式业务培训活动,创新资金管理思维,及时更新资金管理体系,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善于辨别资金风险,将未知资金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每一级别的事业单位都应明确各项资金应用目标,以此为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建议。依据上一年度的实际收支明细情况、资金预算情况编制对应的资金管控方案,并合理设计资金应用计划。面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需要,设置专业库管制度,并审核专项资金,为财务预算编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同时,需要增强资金预算管理权威性和严肃性,这样才能确保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执行效果得到保障。重视管控资金预算执行过程,并针对资金预算执行效果进行有效评价,高效检验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效益。
为优化预算管理机制执行效果,需要加大预算资金管理力度,编制预算要具有科学性、精准性特点,每一项目每一活动的经费都需要充分调研,并加强科学论证,切记不可仅以上年度资金发生额度为核心依据简单编制。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复核编制结果,避免随意变动编制内容,严格控制预算执行支出,防止资金应用过程中出现“任性花”“随意花”“大手笔花”的问题。如果超预算资金支出,则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得到审批后,才能支付。在预算项目完成后,要重点考核资金使用存在哪些不足和造成的原因属于哪一类,吸取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改善绩效评价,这样才可真正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同时,也能为其他项目预算资金的应用与管理提出可靠建议。
事业单位在落实资金管理工作时,要注重深化改革,创建完备的资金管理体系。首先,应优化资金管理制度,从编制资金预算、应用资金以及绩效评价着手,各环节都要加大力度,全面明确、规范资金管理操作程序和相关标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要展开全面的绩效跟踪问责。结合事业单位长远发展规划情况,优化国库集中支付模式,进一步节约库外闲置资金,展现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改变资金管理方式,有效控制资金使用范围,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全面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和方式,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其次,事业单位应创建有效的资金监管机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需要相关单位重视推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工作,建立执行有力、运行顺畅以及互相制衡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便切实提升资金管理工作效率和品质。同时,要全面探索资金管理社会化监督机制,发挥各主体作用,如事业单位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定期针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应用情况展开全面监督。此外,要优化资金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建有效的资金管理奖惩制度,鼓励事业单位管好资金、用好资金,针对资金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如果事业单位资金达不到管理标准,则应相应地实行惩罚,以便切实警醒广大事业单位重视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最后,事业单位要审时度势,创建科学的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严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现状。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研究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规范,针对事业单位资金绩效评价内容、工作方法、范围及对象进行详细规定,以保障评价工作各环节有章可循。在实践过程中,创建一个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库,促使所有绩效评价工作有据可依,全面发挥财政部门、纪检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优势,完善绩效评价机构,以推动事业单位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应用效率,事业单位要创建资金监管长效机制。首先,完善相关法规及制度,提升监督及管理工作效果。在原有的法律依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的法规制度,出台与应用更多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资金管理规章机制,以便有效防范资金风险,警示各种贪腐犯罪行为,从根源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应组建高素养的专业队伍,提供充足的监管人才后盾力量,优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队伍结构和素质,招收高等院校毕业的对口专业学生。必要之际,可以协同高等院校,定期培训相关人员,以便建设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
最后,应设置联动机制,加大资金应用效率监管工作力度。单位内部各部门,应创建横向联动机制,通过定期检查方法,检查资金应用状况、管理状况,切实保障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升。因此,要全面发挥审计部门、事业单位以及财政部门等外联单位与内部部门的配合作用,定期联检与监督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在综合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管理资金时应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有效共享相关信息。事业单位结合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构建资产管理部门信息机制,保障资产管理信息顺畅流通,在单位内部各部门间共享。事业单位在构建管理信息系统之际,要注重和国家管理信息保持同步,共享国家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充分使用信息管理技术、先进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助力资产管理部门高效统计单位资产、整合资产以及清查资产,做好资产管控工作,增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实效性,保障每一笔资金都发挥实际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格外重视资金管理工作,凸显该项工作在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时的地位及作用,不断健全资金管理工作方案及计划,以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为促进事业单位改革、转变事业单位职能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