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振
(黄淮学院,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加强党建思政工作显得极为迫切。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党建思政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迫切需要改进和优化教育方法。新媒体技术正迎合了这一要求,它可以将党建思政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党建思政工作效果。因此,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中合理引入新媒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思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涵盖了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任何单位而言,有效开展党建思政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党建思政工作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党建思政工作有助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十分有利。通过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能够使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地跟随党的发展而发展。对于高校而言,有效地开展党建思政工作,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以优化,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形态,拥有广泛的传播渠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明显的数字化、互动性、融合性和移动性等特征。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语言特点、心理意识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想有效开展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首先要提升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的“我想教什么”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化为“你想学什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表达、互动、平等和分享。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系统分析和研究,逐步了解大学生在成长中的新需求和思维上的新变化。
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党员了解时政并进行思想交流,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会更加便利,从而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利用新媒体教育平台,既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可以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快速、高效的特点,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传统的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最后收效甚微。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方法。依托新媒体,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平台逐渐多元化,诸如党员手机报、党员论坛、党建工作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利用这些渠道可以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熏陶。
在高校学生教育中,党建思政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强化高校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影响,使思想政治观念发生偏离,党建思政工作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党建思政工作中,既能够增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又能够提升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以便党建思政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发展,高校传统党建思政工作机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大学生依靠新媒体,扩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取的信息量也逐渐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难度。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大部分学生缺乏辨别其真伪的能力。党建思政工作者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把控,适时进行引导,这无疑使党建思政工作者的教育难度加大。尤其新媒体带来的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认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判断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信息平台,向大学生灌输一些激进、虚假、不健康的信息,这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高校党建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特点,使得信息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传播虚假、负面的信息,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的正确判断,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难度。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基本上处于一种虚拟的交流互动状态,这给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对网络信息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还存在一些阻碍。如何充分利用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来展现新媒体的吸引力和时代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网络技术方便了在线学习,尤其是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随时下载视频进行教育。同时,一系列的网络远程教育和培训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党建思政工作的渠道。但是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技术,其在运行机制及考评机制方面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再加上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网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在党建思政学习内容的筛选、甄别方面工作不到位,致使党建思政学习内容的吸引力不够。此外,受传统党建思政工作理念的束缚,党建思政工作的流程过于机械化,灵活性不够,工作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
基于以上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结合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征,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实现对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创新必须明确目标、统筹规划、配置资源、相互协作、逐级管理。高校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单位,因此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重点强化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要以新媒体为载体,并延伸到高校最深处,服务于广大学生,从而构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信息化的新格局。
1.立足新媒体特点,把握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需要党建思政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媒体。为此,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在了解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主动运用新媒体进行党建思政教育的宣传;二是要及时通过新媒体掌握舆情动态,适时组织议题,积极发声,抢占新媒体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三是不断拓宽党建思政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如“学习强国”平台),增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四是要做好大学生文明上网的引导,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制作和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2.整合媒体资源,打破传统党建思政工作模式
高校要对媒体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构建集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于一体的互联网党建思政教育平台,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党建思政工作的学习和开展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选择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的信息加以学习,既有效提升了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效率,又大大拓展了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空间。
1.要把握党建思政和新媒体的特点,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而新媒体不仅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而且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党建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切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借助新媒体构建党建思政平台,全方位、全时段地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让党建主流平台占据制高点,从而实现党建思政工作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此外,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一方面,加强专业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不断武装自己,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提高道德素养,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以便更好地服务党建思政工作。
2.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党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探索党建思政工作的新形式;要依托新媒体优势推动多种媒体资源融合协调发展,积极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实现意识形态的引领。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自觉做到不浏览不良网站、不传播不当言论等,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个人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能够正确分辨信息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三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群力量,组建专业的党建思政工作队伍,以确保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3.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做好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组织和制度体系建设
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机制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调支持,以及二级部门(科室)党组织负责、师生党员共同参与的上下贯通协调运行的组织体系,以确保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建立以党团组织为核心,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协调配合,辅导员、宿管员、后勤服务人员协作配合的联动协调机制;三是要完善相应的党建思政工作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严格规范党建思政工作的内容,通过有形的制度建设来推进党建思政工作向纵深发展,保障党建思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和科学化。
综上所述:一方面,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应用也给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者必须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依靠信息革命的成果,把握主流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好党的建设要求和任务,全面推进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其导向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