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于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与市场参与主体间进行动态沟通的核心载体。财务报表分析,是不同市场参与主体根据自身的业务决策需求,基于财务报表项目的系统性重构组合,形成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分析。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财务分析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及发展能力指标。由于现行的财务报表计量基础、通用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存在固有的局限性,降低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经济决策工具的有用性。
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在于了解一家企业的基本盈利逻辑、行业地位及竞争优势,通过对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收入及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的全面透析,结合同行业相关指标的比较,可以对企业当前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的盈利来源、潜在经营风险以及未来的成长潜力做出判断,确认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投资价值。
对金融机构等债权人来说,通过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资产质量、杠杆比例、资金状况和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是否存在超过实际需求的融资等,有效控制信贷业务风险。
对于企业潜在的客户、供应商等交易对手来说,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规模及盈利情况,为客户及供应商的选择、结算政策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
企业管理者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效率,周转能力,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薄弱环节,挖掘公司增值潜力。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有效检测各职能部门的业绩完成情况,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管理提升提供量化依据。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商业合作伙伴及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对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预测、信贷安排、合同签订等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信息是财务分析的起点,实务操作中企业为了使得财务报表能够达到特定的预期,可能会通过会计估计的选择及业务端的配合进行隐蔽的财务报表粉饰,比如企业为使得现金流量与报表利润更加匹配,为报表使用者呈现现金充沛的假象,在报表期末最后一个月进行突击性催收回款并拖延支付供应商货款;为达到股权激励计划中设定的解锁业绩要求,通过授予客户更为宽松的信用条件等手段,增加报表营业收入及利润等。此外,国内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岗位配置及专业技能普遍不足,提供的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较多,使得财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较差,以此为基础的报表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也会随之发生较大偏离。
其次,财务报表反馈的是过去经济活动计量结果,信息披露存在滞后性。从现行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时间要求来看,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在报表日后的4个月内进行披露,半年度报告在报表日后的2个月披露。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市场环境在期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期报表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分析结果对业务决策可能会产生重大的误导性。
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报表同行业公司横向分析时,由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于同类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差异化的计量结果。如对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直线法计提折旧时,有的企业房屋建筑物选用较为谨慎的折旧年限,也有企业采用相对宽松的折旧年限。此外,分析人员如果对可比公司的经营活动缺乏充分的了解,且受制于财务报表信息披露范围的局限性,在行业数据对比时,难以取得精确可比的财务数据口径,导致分析结果参考性较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一项经济活动要被计量为资产项目,需要已发生的成本支出能够可靠计量,且预计未来会产生持续的经济利益流入。在该计量原则下,企业长期经营积累的一些具备较高价值的资源如客户关系、非专利技术、商标品牌及人力资源等通常不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反映,导致报表分析者通常无法根据财务报表历史数据对企业实际投资价值做出恰当判断。又如,企业拥有的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在后续计量中一般会根据初始取得的成本及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持续的折旧计提及分摊,而受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房产、土地等要素价格多年来处于持续的上涨行情。但受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的限制,企业不动产实际价值及增值情况通常无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导致财务报表分析下的偿债能力指标无法公允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
此外,现行的各套财务指标以衡量企业的短期的投资价值及盈利能力为主,无法评价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环保投入及社会责任履行等远期价值。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企业的盈利逻辑、经营战略选择比当前的盈利结果本身更为重要,假如一家企业当前的盈利成果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及压缩环保投入基础上产生的,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国家的长期产业政策导向相悖,则当前的盈利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各套财务指标对于该类企业的静态分析结果对投资决策也缺乏指导意义。
考察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仅仅通过各套盈利能力指标、资金周转指标的趋势分析、横向分析一般难以做出恰当的决策,需要进一步分析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客户粘性、技术成果及研发投入、产品缺陷等业务数据,品牌价值、发明专利数量、研发投入费用率、产品缺陷率等业务指标通常对于企业远期盈利能力的判断比财务指标更有价值。
同样的指标,产生的分析结果判断受到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及对企业了解程度的多重影响,如何在各套成熟的通用型分析指标框架中选取恰当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用来指导分析结果判断,取决于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被分析企业及其行业的充分了解。
面对一家被分析企业,财务指标的选取不是盲目随意的简单套用,需要根据分析目标、分析对象的行业特征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如在分析房地产企业时,静态的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通常无法公允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应进一步分析企业的土地储备面积及构成,预收款项及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在分析化工行业时,盈利能力的变化受到行业产能的分布、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及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传统的盈利能力指标对该类行业的投资价值判断仅具有常规意义的参考,需要重点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产能规模,供需状况及环保政策等非财务指标的影响。因此,分析指标的选用和组合需要分析人员根据分析对象的行业特征灵活确定。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分析对象的选择对分析结果的判断存在重要影响,如分析对象是一家主业突出产品单一的细分行业龙头,收入及利润规模相对偏低,选择的可比对象为多元化经营企业,产品板块较多,盈利来源复杂。两家公司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通常难以做出恰当的分析结论。
在分析结果的判断时,需要深度分析比较对象的经营战略和市场分布做出恰当的分析结论。如两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A企业产品销售模式为国际市场大客户代工为主,产品呈现低毛利率低费用率特征,信用周期较短,回款情况良好,B企业产品的销售模式为内销经销为主,产品呈现高毛利率高费用率特征,信用政策相对较为宽松回款周期偏长。对于两家同行业公司盈利能力的比较时,简单根据毛利率指标认定B企业优于A企业通常较为片面。
企业在接收订单及制定排产计划时,往往会根据传统的盈利分析给予高毛利产品最大的资源倾斜及产能支持,忽视内部瓶颈资源单位产出情况。比如一家饮料企业AB两款饮品均需经过配料及灌装两道主要工序,配料设备产能足够,但灌装工序无法满足两款产品全部订单要求。从单瓶毛利和瓶颈资源占用时间来看,A饮料盈利情况更好,单瓶毛利8元,经过灌装工序时需要10秒;B饮料单瓶毛利略低,单瓶毛利6元,但经过灌装工序时仅需6秒。在进行订单安排时,传统的财务分析结论一般会建议灌装产能优先满足毛利更高的A饮料全部订单需求,剩余产能分配给毛利偏低的B饮料。但若进一步考虑两款产品在瓶颈资源上的单位产出情况,优先满足B饮料的全部订单明显会取得更好的盈利效果。
财务分析开始前,应对财务信息质量进行初步检查,确认各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是否保持了一惯性,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是否采用了更加激进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必要时,应考虑特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特定选择对报表盈利结果的影响,并在财务分析中对相关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若财务信息质量存在明显的粉饰痕迹,应增加财务数据波动的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及各年的趋势分析,排除个别报表时点人为干预对财务数据计量结果产生的影响。
同时,财务分析人员除了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外,还应关注企业相关经营数据的动态变化,如期末在手订单情况、期后新订单的承接及开工情况、主要原料波动情况等,增强对期后盈利情况的测算和分析。若基于报表日后经营数据预测做出的判断与历史财务数据分析结论存在冲突时,应及时历史财务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修正。
对某些企业或行业来说,客户关系、产品代理权、人力资源及商标品牌等表外资源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及持续盈利的预测具有决定性。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除了关注常规盈利及发展指标的对比结果及变动趋势,还应充分考虑各项非财务核心资源的稳定性及预计受益期间。如某医疗流通企业当前的良好的盈利能力主要来源于几款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独家代理权,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性对产品代理权具有高度依赖。对该类企业投资价值的判断时,历史成本计量的报表资产构成及盈利结果并无太大的参考意义,企业投资价值的认定与代理权的流失风险及预计合作期限直接相关。
财务分析过程中,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可比对象的选择以及分析结论的判断通常取决于分析人员的专业判断。要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质量,首先应提升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对分析对象及其行业经营特征的了解。其次,应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及分析对象所处的行业选取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和可比对象,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分析方法的选择时,在单一财务指标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应增加历史财务数据变动趋势的纵向分析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指标的横向分析。在因素分析时,除了关注各项要素变动的渐进量化影响,还应重点分析数据变动背后是否具备对应的业务逻辑支持。在分析指标的确定时,应充分了解行业惯用的业务评价体系,对行业特定的重要业务指标历史数据及增长趋势进行专项分析。在可比对象的选择上,应进一步了解可比公司会计政策、业务范围、产品结构、市场策略及客户性质与被分析企业的差异性,剔除分析指标的不可比因素。必要时,应适度增加可比对象的样本数量,减少特定样本对行业平均指标的影响。在分析结论的认定上,应充分了解主要指标变动背后经营内涵,尽量避免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内部各项生产要素配置中,均存在特定的环节和要素资源对企业的整体产出能力存在决定性影响,该类资源通常应认定为瓶颈资源。企业要取得最佳的盈利效果,需要最大化提升该项资源的产出能力。
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内部经济决策时,应考虑传统盈利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适当引入瓶颈资源投入产出评价体系。高毛利的产品未必能给企业带来最优的综合盈利效果,而低毛利高产出的品种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逐步改变传统的毛利决定价值决策理念。
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和专业的分析人员是取得可靠的财务分析结果的前提,由于现行的财务报表计量基础,通用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均存在固有的局限性,要提升财务报表分析对市场参与主体经济决策的有用性,需要提升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应在对分析对象及其行业经营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建立针对性的分析方法、评价体系和可比对象,对于特定的被分析企业或行业,应将重要的非财务数据及表外要素资源纳入评价体系,减少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片面性和误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