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208)
近些年,为更好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国家更加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为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政策上也给予倾斜,旨在满足群众就近看医的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许多基层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当前,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对内控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不足,有的领导者认为内控工作便是完成财务的监督、审核工作,认为做好这一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事,财务部门加强内部监管便可。但事实上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与卫生机构的整体运营目标有关,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运营目标,提升经济活动的效果、效率。机构内部要采取一系列的内控方法,对自身进行规划、约束、调整,以便机构中的各部门相互协助、相互沟通。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当前,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主要有以下体现: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完成,侧重点放在了费用报销、收入支出、岗位分配上;第二,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内控制度,或者是照搬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与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符,内控制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弱,不能有效发挥它的价值。
2.人员配备不符合内控要求
当前,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少、规模小。机构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一人兼职多个岗位和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的现象。机构内部虽然会设立不同的科室,但任职人员是相同的。当出现问题时,不能有效、及时地找到负责人。
当前,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建立内控制度,但在实施中,采购的流程并不完整。合同管理、支出审批流程不完善,控制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内控的价值。
1.政府采购内控流程不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采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负责采购,在服务平台采购目录内的服务和商品。这种采购方式较为简单,但一些机构的采购人员会主观采购,对内控有所忽视,在采购中会违反相应的流程,不遵循机构的规定。当采购数额超出标准时,采购人员没有及时上报给中心领导,上级领导没有及时作出决策。在采购墨盒等办公用品时,财务人员为了省事,也会直接在采购平台采买。还有一种是自行采购,这种采购方式有很强的随意性。当金额未达到标准时,采购人员一般不用经过比价流程,也不用委托第三方,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凭借自身关系,一人便可完成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验收货品,没有根据单位的规定采购商品。
2.合同管理不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包含了许多方面,如服务、材料采购、设备采购等。在签订合同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签订合同的人员主要是业务人员,签订方式是自由签订,没有经过专人审计,一些业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没有掌握专业的法律知识,容易给合同签订带来不利影响,会增加财务内控的风险;第二,没有做好合同归口管理工作,部门内部签订的合同缺乏统一的管理方式和流程,档案没有统一归类,外部审计人员在寻找时会存在困难,给人留下内控较为混乱的印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控管理者大多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单位的经营效益不负直接责任,对风险制度不太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化应对风险的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不到位导致风险问题频发,并且机构也没有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都是在出现风险问题之后再补救,但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机构在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时,并没有将内部控制融入其中,导致监督与管理分离,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宣传只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导致员工不能正确理解内部控制,意识和行动上存在误区,对推进内部控制工作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还会产生对立、抵触等情绪。
在监督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内部控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作为支撑,让自身得以稳定、长远发展。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但当前一些机构虽然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但在监督方面有所忽视,这使风险管理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最后的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符。机构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会影响项目的运行。为了应对这些突发问题,要健全监督机制,有效监督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精准把控潜在的风险,以免给机构带来更大的影响。
在审计方面,一些机构受现实条件和能力的制约,监督力度不够。专业审计人员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机构的发展。有的机构没有专门的内控人员,大部分的内控管理都是靠各自岗位的约束;有的即使安排了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工作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仍然无法高效开展。
当前,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服务的人口很多,医疗任务较繁重。针对这一点,管理者要做好医疗业务管理。机构内部的整体人员中,医疗工作者的数量较多,财控人员数量较少,甚至一些机构并没有设立专业的财务部门,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低,内控环境不佳。
1.规范机构内控手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内控情况,规范机构的内控手册和单位运营中的各项业务活动、经济活动,分析这些活动存在的风险,重视内控活动,让内控手册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规范医疗的日常业务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内控上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条例,明确了单位领导人要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编写内控手册。手册要具有完整性、全面性,有经济实力的机构可交给专业机构或人员完成编写。
2.科学分配人员,规范岗位设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调研人员岗位,分析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员工之间的职责是否明确,是否遵循岗位不相容的原则,以便各部门、各岗位的分工更加清晰,在内控上能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机构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负责制,要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量化工作,让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质量。
1.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流程
针对当前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政府采购制度,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将机构的主要采购方式定为政府采购。在采购非公开成本招标项目时,最好交给第三方机构。同时要认真选择第三方机构,经常替换采购小组成员,以免出现不良行为。对于一些可自行采购的项目,选择的供应商和招标人员要具有随意性,以免出现人员徇私舞弊的情况。在货物验收方面,可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于一些信息性强、设备、出入库等方面的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可邀请专业的人员或专家参与其中,完善相应的流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2.制定健全的合同管理流程
合同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合同制定、合同保管、合同签订等,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合同管理出现问题,则会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要重视和完善合同管理流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签订合同方面,要制定明确的签订权限,人员要了解合同签订的种类、金额、部门,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确。在合同签订后,财务人员要认真审查合同中的每项条款,保证合同无漏洞。第二,当合同出现变更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上报给相关单位,对其备案,让相关部门完成审查工作。第三,机构在合同归档时,要选择专业的机构对档案进行高效的分类、统计、管理。同时,机构也不能忽视经济业务上的内部控制,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的标准。当发生重大经济业务时,机构的重要人员要集体决策。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营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要想降低这一风险,就要树立风险意识。领导者要组织内部控制学习,完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切实实现从“要我内控”向“我要内控”转变,营造领导重视的氛围,部门和部门之间也要做好充分的联通工作。
机构内部控制意识的树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单位领导的意愿,尤其是负责人的意愿,因此要加强对领导者的培训,使其充分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其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业务中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领导者还可与各科室的人员谈话,或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也要定期测试风险等级高的风险点,检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真实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健全内控风险评估机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经济业务活动风险评估。当发现其中的风险、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增强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机构也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对单位的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对重点关注的风险设置指标体系,并纳入绩效评估系统,保证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机构要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有助于宏观上的监督,还能对一些不良的风气起到抵制作用,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审计效率。机构在构建内部审计部门时,可从外部引入高素质的内审人员,科学高效地完成内审项目。例如,机构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等方面的经费审计工作,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内审部门要全面评价内审项目,清晰地了解每个项目的审计情况,形成结论性的评价,整理评价报告,向医院的管理层汇报。
所有医疗机构在内部控制工作中都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这能够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控制中要注重监督,通过一系列监督手段评估和把控风险管理,发现机构内部存在的风险漏洞、缺陷,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问题。为有效落实内控监督机制,机构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成立风险监督部门,检查重大项目监督风险体系的运行质量,对机构内部管理中存在较大风险概率的情况,应派专门人员督导;第二,财务人员发现风险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备,详细标注出风险等级,重视风险问题,让监督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明确经费去向,加大执行力度,让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内控活动贯穿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会影响内控的决策、执行、监督等全过程。它具有全面性,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和重视的主要反映形式。可见,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发展运营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改善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综合分析机构的发展战略、管理理念、文化等,确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的职责,实现职责与权力的统一,让内控体系更加合理,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另外,机构要让管理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他们集体讨论内控的程序图,让员工能清楚地了解各自的职责,更好地实施内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加以重视。这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到当前自身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如监督、审计、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更好地实现医疗事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