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业绩考核的结合

2022-11-14 05:03白全
经营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业绩考核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白全

(中铁北方投资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企业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需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动态调查工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构建科学完善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发展质量。同时,重视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业绩考核等重要工作,明确相应的地位及作用,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使行业发展建设拥有充足的动力。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业绩考核结合的必要性

(一)结合发展模式有助于强化战略规划的可行性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细化生产经营目标,将战略规划工作细化到每个工作目标上,进而编制科学可行的行动规划。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优化部门资源配置,创新预算方式,构建健全的预算目标体系,加强管理层与决策层的沟通交流,促进相关部门均衡发展。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环境动态,编制标准化、规范化的预算方案,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及短期建设目标。管理层可以通过预算编制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为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合理依据,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结合发展模式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基准线,应该重点关注预算执行的刚性原则,定期总结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预算执行情况,提高对成本费用、产品采购、生产经营、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大综合管控力度,强化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要做好预算进度、差异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明确可能影响预算目标的各类因素,如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过大偏差,则需要向企业决策层及上级领导部门及时反馈,尽快明确具体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顺利落实各项指标任务。

(三)结合发展模式有利于强化业绩考核工作的规范性

首先,将预算目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的评定标准,以预算目标为核心,设定好不同层次考核指标,立足于企业发展,明确年度任务,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而站在个人的角度,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增强预算执行情况综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应该保证预算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在考核指标中引入预案编制、预算调整等内容,重点关注预算分析报告,不断提高预算执行工作效率,将预算完成情况作为综合业绩考核的基础依据,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引导。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业绩考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了解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部分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责任归于财务管理部门,仅针对财务数据开展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审核工作,预算执行与内部控制通常依靠财务管理部门完成,在思想观念方面体现出较强的滞后性。虽然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体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是除了财务部门拥有较强的控制意识外,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对相关工作的重视,不了解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同时,预算执行部门缺少与财务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无法在职工群体中产生明显影响,致使企业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存在巨大偏差。

(二)编制预算总体质量不高,无法达到规定的预算编制标准

一些企业存在预算编制形式化的问题,很多工作的落实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不利于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整体质量。传统的预算工作体现出较强的粗放性,且预算编制数据获取渠道单一,导致预算目标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出现偏离,此种发展背景下,很难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缺少对编制标准的综合考量,致使相关工作不够规范、缺乏合理性,数据信息质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也难以达到规定标准。除此之外,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缺少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同时缺乏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弹性预算等多元化预算方法的运用意识。对此,企业需要科学明确预算编制程序,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式,构建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三)缺少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

预算业绩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相关的规章制度依然不够完善,致使激励机制无法在企业中发挥相应的效用。部分企业缺少全面的预算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很难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工作人员得不到良好的激励,致使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无法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完成工作任务,使预算管理工作体现出较强的滞后性,难以发挥实际效用。同时,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考评指标过于单一,仅包括一些静态考核指标,如利润税负率、成本毛利率等,此类指标仅支持预算执行的事后评价,不能保证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考核工作仅针对预算目标进行落实,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限制了业绩考核范围,无法激发部门员工的积极性,无法形成团结合作发展模式,不利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预算执行缺少有效的约束控制

总结分析部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发现,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与预算监督意识,只要预算指标通过管理层审批,就第一时间进入项目实施环节,然而受到市场形势变化、材料价格波动、相关政策调整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企业的营销工作及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很难满足企业经营业绩指标,因为相关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所以普遍存在企业实际运营指标与预算指标之间出现偏离的情况。由于缺少科学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容易对预算业绩指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监督,结合预算执行情况,适度调整及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和监督模式,提升企业全面预算水平及内部控制能力。

三、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业绩考核结合水平的路径

(一)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了解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1.积极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宣传

思想意识是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应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领导人员需要加大日常宣贯力度,促使职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同,形成对相关工作关键意义的正确认知。从领导人员的角度分析,各部门领导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多支持。构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规避工作形式化问题,减轻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充分体现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2.有序构建协同化预算管理工作模式

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主要负责开展全面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考评等多元化工作,合理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能及责任,强化权责界限,落实预算制定部门的分工协调配合制度,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协同化管理模式,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充足的支持。同时,企业应该拓展预算管理知识的普及渠道,加强对企业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的利用,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聘请专门的学者及专家针对性讲解相关内容,使员工正确认识全面预算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建设目标保持一致,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预算编制标准的分析,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1.强化预算编制基础依据的可靠性

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实时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综合考量各类企业实际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及外部发展环境等,围绕企业战略导向,有序落实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始终以业务为先导,坚持财务为协调的基本原则,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规划,避免预算编制工作与企业战略导向之间出现过大偏差,进一步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该增强实际情况调查意识,为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及基础资料,强化相关工作的可靠性,保证每项工作合法、合规,为企业的经营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财务部门需要针对预算进行汇总,细化不同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费用、成本等数据,及时向预算管理机构提交预算编制说明及报告,只有顺利通过上级领导部门的审批,才能将预算细化到不同部门予以落实。

2.加大预算编制方案的整合力度

在明确预算编制方案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量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从导向性、可行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突破传统单一化预算编制方法的局限,构建系统性预算编制方案,确保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体现出更强的适用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多元化预算编制方法。例如运用零基预算法,可以灵活应对外界环境,在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在编制定期预算时强化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的契合性,在内部及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发预算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1.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与考核内容

业绩考核工作的目的是检查及评价预算执行效果,使企业在员工激励及奖惩方面拥有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实际生产经营指标的综合分析,充分体现预算考核激励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此,企业需要增强公平考核意识,依据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及管理目标明确考核内容,重点评估预算执行数据与预算目标,找出存在的明显差异,认真分析出现此类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而编制针对性更强的纠正方案,强化预算管理的可信性、可靠性,实现预算管理目标,提升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2.构建完善的业绩考核机制体系

为了保证业绩考核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只有员工认同业绩考核结果,才能激发其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此,企业应该结合考核结果,针对性采取合理措施,做好对参与考核人员的奖惩工作,使员工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提高预算考核在职工群体中的影响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此外,企业须构建健全的业绩考核体系,立足于多个方面,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科学设置综合性指标,通过多元化评价工作的落实,在考核评价结果与员工绩效奖金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进而强化职工对预算管理的理解,不断增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四)增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意识,创造良好的内部监管环境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精细化、系统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水平。为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高效的内控管理模式,始终与市场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企业应该从抵御市场风险的角度分析与规划,正视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创新发展意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构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此外,还要成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调查,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明确企业各项收入及支出的动向,掌控资金运行状态,以防出现以权谋私等违规行为,减少对企业的不良影响。针对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需要及时与上级领导沟通,有效处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相关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内部控制有助于约束员工日常行为,而业绩考核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其在岗位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此,需要加强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业绩考核融合体系,为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打造良好的环境,编制科学可行的全面预算方案,合理调整内部控制模式,适当完善业绩考核指标,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业绩考核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析
中央企业EVA考核的缺陷及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