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令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的奋斗发展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等,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
受到全会精神学习的启发,我也主动去研读了一些关于我党党史方面的政治巨著,其中《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尤为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有一个“治学三境界”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作为引子,告诫党员干部在“学习”和“做事”时应有三种境界:一是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寂寞;二是要舍得付出,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三是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党史学习和全会精神学习正是让我有了这种柳暗花明、云开日出的深刻体会。在此,我想以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和审计干部的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走深走实学党史,用心用情践行动”,就是要做一名有家国精神的党员干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时代,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我们党从不缺乏舍小家为大家的奋斗者,他们虽然事迹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有着家国精神的底色。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自觉涵养家国精神。
第二,“走深走实学党史,用心用情践行动”,就是要做一名有为民情怀的驻村干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会珍惜好组织选派我驻白水乡白水街社区,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的机会,谨记领导叮咛,时刻把群众需要放在心上,把群众小事当作工作大事。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每一次直面群众都是对初心使命是否坚如磐石的考验。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亲民史,也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的为民史。厚植为民情怀,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常怀为民之心,在行动上秉持实干原则。
第三,“走深走实学党史,用心用情践行动”,就是要做一名有精湛业务的审计干部。“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审计公职人员,所作所为都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党和政府托付的工作负责。即使面对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在干工作、做事情时也定要遵规守纪,履职尽责,还需不断学习充实个人业务素养。有务实真干的精神和破解困局的勇气,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工作。以“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义无反顾地去做为民解困的“孺子牛”,坚守住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用想干、肯干、敢干、干好的决心,书写出审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第四,“走深走实学党史,用心用情践行动”,就是要做一名有担当意识的人民干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不管是什么身份,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铭记自己肩上的人民职责和历史使命,急难险重必当迎难而上。千难万险唯有心系人民,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住,走得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是句空话,要在各项事业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彰显敢于担当的底气,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干部,担得起人民重托,挑得起民族大任。
人民干部精神不朽,奋进道路明灯不灭。忠诚担当的党员干部精神,奉献实干的驻村干部精神,求实严格的审计干部精神,拨亮了我前行路上的盏盏明灯,指引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一路行来,我们讴歌,我们学习,我们铭记,我们当走深走实学党史,我们当用心用情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