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13 21:51:00孙玉娟
活力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书籍图书文献

孙玉娟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引 言

在信息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体现了重大的应用作用和价值,现在高校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越来越紧张,面对各种学习需求和技能需要,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然而图书馆中的馆藏资源是否能够及时满足于广大学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关键的问题,图书管理工作者可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来开展好一系列的管理工作,要以更加专业化的水平和职业素养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推进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持续性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是,读者学生更加喜爱和易于接受这种创新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让广大学生读者更积极融入图书馆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之中。

(一)读者信息需求的全方位、个性化

在过去的高校图书馆当中,图书资源非常有限,基本都是以书籍和资料为主要阅读载体,学生只能在有限的图书资源当中去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随着高端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读书方式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更多的则是集影像、电子书、集声音于一体的电子文献,在高校当中,学生的学习的专业、学科、年级等层次都不同,学生需要学习和拓展的内容有很多,样式也极为丰富,单一化的读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中吸收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拓展自己的知识点,更好地巩固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所以相关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负责人要扩充网络图书信息需求量,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读书需求进行合理分类,建立一个完整的图书管理系统体系,让学生能够随时根据自己的读书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确保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

(二)馆藏文献资源多元化

信息存储和数据库的馆藏文献方式为读者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电子馆藏文献具有存储密度高、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与印刷型文献资源不同的是,电子馆藏文献能被广大高校学生所欢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读书学生查阅书籍信息的时间和在精力上的浪费,查找书籍信息更为集中准确,更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量搜集内容更为丰富的书籍资料。

(三)服务方式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方式体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为学生建立了虚拟的书籍馆藏系统,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当中,管理工作人员会对学生所借出的书籍用本子进行记载,以统计表格的形式标明学生的年级、学科、专业、个人姓名、联系电话、书籍文献的标题等内容,在这种借书记录当中,对于借出书籍比较多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混淆,而且长时间下来有的学生经常会超出所规定的图书借出时间范围,或者有的学生故意延迟返还图书的时间,为图书管理秩序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图书馆藏系统更加明确学生对图书借还的时间概念,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图书管理行为习惯。

(四)服务手段现代化

在以往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服务工作当中,图书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以手动服务为主,从记录学生个人信息到寻找书籍到出借书籍,再到回收学生所借出的书籍等一系列相关工作都是由人工资源来完成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图书管理人员已经将信息技术逐步替代了过去人工图书管理的工作方式,利用电脑的存储系统建立好全面的数据库,以电子的形式标记每名借书读者的相关基础信息,然后根据网络信息记载的馆藏文献可快速、精准地为学生搜集有关的书籍资料,并把所定位的数据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坐标信息自主地去图书架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在回收书籍环节,服务手段也同样体现着现代化的技术标准,极大地方便了广大高校读者学生的书读体验。

(五)服务对象多元化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当中,主要的读书对象是学生和教师,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高校的大门去图书馆阅读相关的书籍,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点,然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掉这种读书对象受限的弊端,由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放在了网络信息平台上,所有类型的人群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搜集到自己所需要读书的书籍资料,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变得更加广阔。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图书管理员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要及时认清读者服务工作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针对,更好地开展好高校读者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

(一)缺乏行之有效的读者服务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一般在高校图书馆当中存在着图书出借和返还困难、图书阅读时间规定的不标准、对于图书有损伤或破损的地方没有明确的补偿措施和规定等问题,然而图书管理人员对于这种现状管理得很松,学生更加不注重图书管理的制约工作,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服务工作管理机制和制度,对读者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措施方案,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固定的管理习惯和行为方式去约束读者的书籍出借、阅读书籍的时间等问题,甚至有的图书馆服务人员无视基本的图书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对这些不透明的服务流程规定内容视而不见,觉得没有必要按照这些服务程序去执行,所以高校负责人应该建立好一个完整的图书管理读者服务制度体系,明确好相关的读者服务工作流程,对校内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制度和条约的培训,加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对图书读者服务工作者的监督和督查工作,采用奖惩机制来激发图书读者服务工作者的热情,保障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专业化服务不到位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当中,除了能够拥有信息化的服务技能和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专业化的服务水平,这是每一个现代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工作者需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专业化的服务不到位,没有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效果,对专业化的信息运用没有很深的认识和重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没有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培训机会,校方应该注重加强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工作,提升读书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技能。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体现专业化服务不到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校方负责人只注重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上,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流,从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只懂得一些简单的操作手法及按照固定化的信息程序去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二是缺乏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双重人才,一般绝大多数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及专业都与工作不对口,更多则是管理类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没有专业性的信息技术人才去对应这种新形势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三是信息资源专业化缺乏一定的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只是存在表面上的形式,没有形成一个深度、完美、健全的系统,在专业化的信息资源上体现出不专业的信息数据流。

(三)个性化服务水平偏低

网络信息个性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大量的服务时间和精力,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但是仍有部分高校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不高,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规模比较小,数量也很少,一般高校都采用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管理模式去开展有关工作项目,同时也很少有专业性的信息技术人才对其个性化服务的板块进行拓展和创新,还有的高校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也比较形式化,在小规模范围的应用环境下体现不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色点;二是个性化信息系统设计的比较单一化,应用水平偏低,没有全面的模块功能展示效果,读者学生一般在查询有关书籍资料的时候,只能通过查询服务功能去搜集,对于细致的信息需求没有精准的服务定位,学生需要在大量的数据库中去一点点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文献。信息系统设计得不够合理,让学生很难认清每个模块当中的服务项目和内容,不知道每种服务信息的功能,用户不习惯于这种网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四)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时效性不强

高效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当中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图书文献的资源信息更新速度比较慢,对于广大读者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一般阅读书籍的速度和更换书籍的频率很高,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学生读者要求对图书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然而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学生读者很难找到更新书籍的来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读书的进度和学习需求。校方要对图书资源共享这方面要做出改进,建立一个实时的资源共享平台,时刻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变化,让学生能够随时有书可读。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对策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形式和方式,积极采用创新的服务理念去利用好网络资源的特点开展好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水平。

(一)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推进网络信息服务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的保障,一是建立好具有特色性的馆藏文献数据库,要对所有传统类型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转化成信息数字化,并且对每种类型的图书进行特色分类,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重点科研项目、拓展类探究课题等内容建立好明确的文献资源数据库,让学生以更加便捷的搜集查询方式去精准地找到这些图书资料。二是根据网上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和整理,首先将建立好的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库进行分类和整理,其次在固定的馆藏文献资源中去拓展相关的书籍资料,并进行二次收集、分类和整理,为读者学生扩大读书学习的范围,要根据每种数据资源库设置搜集查询功能,对网上虚拟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二)建立专业文献信息中心,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

相关高校要建立专业的文献信息中心,对图书馆内的馆藏文献资源信息与学生的专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人员要掌握用户信息需求,根据自己对专业化技能的运用去开展好专业化服务。

(三)开展个性化的读者服务工作

相关网络信息图书管理建设负责人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要根据广大读者学生的特点、爱好及需求制定不同的搜索栏,发挥智能代理和信息推送技术对用户信息资源、界面、检索方式和检索结果进行严格的设计。例如,读者学生所爱好的书籍类型、所需的专业和学科等要进行分类和排序,以读者的特定要求设计网页系统,对每名读者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

(四)提高馆员素质,建立有效的读者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员要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还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及消化处理的能力,高校要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强化训练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内容,提高网络信息馆藏文献数据化的管理技能和基础应用方式,建立一套读者服务评价体系机制,对读者服务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根据学生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其做好分类和整理,并有效地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实施反馈和评价,采用奖惩机制来约束读者服务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五)对读者进行培训,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

对读者进行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一是信息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养成学生信息化的数据搜集意识和习惯,了解网络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针对图书管理的优势要有所了解;二是对信息的形式特征、内容组织方法与传播方式的了解,教师要对学生开展一堂信息技术专项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式有所掌握,并能够实际运用在图书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之中;三是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灵巧便捷的方式去搜集相关的图书资源信息,为学生演示搜集信息数据的整个流程,让学生熟知每个操作过程。

结 语

总之,相关高校负责人要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完整的读者服务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读者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以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服务标准去构造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数据平台,及时更新馆藏资源,加强信息网络资源建设,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最优的读书服务效果。

猜你喜欢
书籍图书文献
鲁迅与“书籍代购”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