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静 冯梓洋 陈 涛
(河北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保定 071051)
中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脱贫之路,党领导亿万人民攻坚克难,在2020年底如期实现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然而贫困却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世界难题,当前我国现阶段绝对贫困的消除不代表贫困将不复存在,而预示着贫困的概念从绝对贫困转型到相对贫困上,绝对贫困的重点集中在“贫”上,即经济、物质上的贫困与匮乏;相对贫困的重点集中在“困”上,即收入不均、社会公共服务欠缺、社会风险增加等这些困扰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后脱贫时代”,我国经济层面“贫”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社会层面的“困”却日益显现,即使一些群体已经摘掉贫困的帽子,但由于资产和社会保障存在差异,在疾病、自然灾害及其他风险的冲击下,仍有可能成为“潜在返贫人口”,近几年完成脱贫攻坚的地区因受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当突发事件来临时,经济是否还能稳步增长成为这些“潜在返贫地区”的最大难题。一直以来,“贫困”问题都具有相对性、多维性和风险性,所以返贫防范与脱贫成果巩固成为后脱贫时代的主要任务。
作为物质贫困的深刻根源,文化贫困成为影响乡村发展的重大阻力,文化贫困指某一群体长期处于封闭且资源环境匮乏条件之下所形成的安于现状、被动消极的一种心理状态,并随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代际相传,当社会在不断发展形成新的主流活动中时,这种生活方式因无法融入而陷入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泥潭中。在脱贫攻坚战中,接受国家扶贫而摘帽的部分群体的潜意识里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信念。破除文化贫困的束缚,成为脱贫成果巩固的重要推力,而当前我国民俗美学类、传统技艺类、诗意文旅类的文化精品供给不足,乡村可以借此机会发展文化产业以摆脱文化贫困。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时期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话题,脱贫摘帽无法保证一劳永逸,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而乡村振兴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通过巩固脱贫成果来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提高脱贫攻坚的标准和质量,不断提高包括脱贫户在内的农民收入和民生保障水平,提高脱贫人口和脱贫项目的质量,推进脱贫地区接续发展;二是拓展脱贫攻坚的受益范围,将原来只有扶贫对象享受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如教育、健康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范围适当延伸,对防范脱贫攻坚中的“悬崖效应”、改善乡村振兴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三是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要求拓展发展领域,推进乡村振兴;四是将脱贫攻坚中对乡村振兴有价值的发展及治理经验,包括管理体制、治理机制和政策等,融入乡村振兴,最终实现融合。
全国乡村在脱贫攻坚完成后,都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降低返贫风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乡村城镇的经济发展,从以前基本的穿衣住行到现在的休闲娱乐,人们的消费热点随经济增长和时代变迁而改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众对于“他乡”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进一步引导消费转型升级,乡村文化产业迎来了机遇。研究并探索出文化产业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尤其是刚刚完成脱贫的乡村地区,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创产品、特色小镇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防止返贫,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孕育之地,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乡村以地貌地势、自然环境、族群迁徙、历史演进差异等在不同区域空间内形成独特的文化资源,以陕甘宁为代表的革命老区蕴藏着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西藏为代表的西部乡村孕育着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乡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成为旅游目的地。中国乡村不仅有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更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在乡村中发展文化产业,将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民俗节日、工艺美术等形成产业化,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真正价值。
乡土文明承载着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人文气息与民俗传统,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让乡民参与文创产品制作、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等产业活动,乡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文化约束与文化认同,提升乡民的思想认知水平与道德高度;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技艺、乡村特色文化等走进人们的视野,拯救和传承无数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如宁夏盐池县的非遗文化——荞麦壳,目前已由过去单一收购荞麦壳逐步发展成为集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纪念品开发、民俗观光、娱乐购物、培训研学、乡村度假休闲于一体的产业融合体,可见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乡风文明和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时,将青山绿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特色民风民俗整合起来,利用这些自身优势获取经济效益并作用于当地发展中: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第三产值比重上升,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减少了乡村人口在第一产业集中就业带来的压力,同时推动着乡村农户的转型,即由田园种植型转向文化服务型,最终使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良性改变,乡村进入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打破“主体流散,村落空心,文化式微”的现状,乡民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主体不仅可以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更能形成规模效益、产业效益,由保守型守护村落到主动型展示本土文化,将乡村文化市场化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转型优化,文化赋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正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还原中国乡村故事、提升乡村魅力。文化赋能,乡愁不愁,对于消费者来说,文化IP代表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追捧并且有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转化为消费行为的某一文化现象或标签。
开发和打造乡村文化IP,需要乡村及社会资本的助力支持。其一,乡村作为乡村文化IP开发的主体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建立一套涵盖乡村历代典籍、方志史料、民间表演、民间工艺、民间组织在内的文化资源大数据体系,对文化资源重组、包装和推广,从前期策划到后期运营,围绕乡村的地方特色和IP的主题设置“原创IP+互动娱乐”等一系列项目,实现原创IP文化的价值转化;其二,社会资本成为文化IP开发的重要支撑,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将互联网资本注入乡村文化IP开发中,形成“乡村文化IP发掘—融资对接—文化产品生产—线上线下营销—文化价值赋能—衍生产品开发—变现创收”的完整体系。
在寻找IP时精准把握受众审美、精神需求,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精华,注入受众喜欢的文化元素,这不仅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还会给当地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了部署,为其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政策,因此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脱贫成果巩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各有其运行规律与利用价值:文化产业因其文化内涵而具有附加值高、流动性强的特点;旅游产业因其综合涉外而具有较强消费吸引力、产业驱动力的特点。寻求和匹配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可以实现“1+1>2”的产业叠加效应。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挖掘当地传统村落、历史名人故事、传统民间技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旅游资源,做好旅游路线规划,并根据乡村自身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形成专属旅游亮点。拥有天然优势的乡村可以在适当开发自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如山西柳林白家塔借助依山傍水的天然优势发展红枣林业,形成农业采摘旅游示范点;拥有人文历史的村落借助人文底蕴打造特色旅游,如广东新寮村以黄旭华故居、“三街六巷”建设格局、“一门三举人”典故等作为旅游亮点。
乡村旅游是以当地资源为特色,产品不容易被取代,同时文化产业提供宣传、娱乐等服务,文旅两者的合作能够使旅游者更深入地了解乡村背后的文化底蕴,将原先单纯的旅游资源提升高度形成一定品牌效应,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文旅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种类,赋予了乡村旅游文化价值,突破了两产业原有的边界,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
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实体经济出现下滑状况,大量农产品滞销给脱贫成果巩固带来巨大压力。这时以新媒体“直播带货”的购物形式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活力,乡村可以借助这种“新媒体+农业”的模式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在传统农业中,鲜活的农产品从田野乡村到市民餐桌需要经过采摘、运输、储藏、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就销售环节而言就会产生无数个中间商,在乡野村头的农产品价格低廉,只包含农户的劳务费,而中间商售卖时会抬高价格保证更大的盈利空间,从而导致流通过程中始终存在“生产者收益较少、中间商收益空间大、消费者支出居高不下”的现象,而通过新媒体销售农产品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买卖双方的直接对话。其一,电商+农产品:乡村农产品、土特产品等放在“每日优鲜”“美团买菜”“苏宁菜场”等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预定、销售,这种模式将触角向前移动,加强种植和生产环节的信息对接,避免因不了解市场需求而盲目种植导致农产品滞销。其二,网络直播+农产品:网络直播可增强与买卖双方的互动,使农产品直观化和可视化,摆脱了受众只能停留于对农产品的图片感知,有助于提高受众的认可度。其三,短视频+农产品:短视频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内容为王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产品短视频要抓住产品本身的特点,结合当地自然风光、淳朴民风和人文情怀使受众有所触动,为农产品注入文化价值。
“新媒体+农业”适应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除了直观的农产品销量增加外,还在直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当地风土人情、民间技艺等,勾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为三农品牌打造积能蓄力。
人才短缺是阻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大部分青年选择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工作,这使得乡村主体力量流失,乡村发展后劲不足,构建“以本土乡贤为核心,以专业人才团队为辅助”的人才引培机制可以为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本土乡贤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熟悉乡土文化,拥有较高的技艺能力和艺术鉴赏素养,给予乡贤充分的话语权、参与权,让乡贤在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发挥领袖作用,一是会给村民传授知识、技能、创意等,增加本土“艺术家”,为乡村带来更多的人才;二是在乡村熟人社会中,乡贤容易凭借个人魅力凝聚起乡民,有助于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在“市场—乡贤—乡民”的链条中,乡贤通过自我学识、人脉等优势获取市场信息,将市场信息与当地文化资源进行结合,组织村民参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而带动乡村发展。然而受限于地域视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专业人才团队的协助,邀请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专家深入乡村,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文化产业整体部署、品牌设计、旅游路线规划等,在本土乡贤和专业人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人才引培是实现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汇集优秀人才的专业知识,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为乡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力出智、出思想出成效。
后脱贫时代已进入解决相对贫困的新阶段,以发展文化产业来推动返贫防范与脱贫成果巩固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凭借独有的原生态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不仅在经济效益层面推动乡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还在社会效益层面弘扬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可以说,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