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美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落实国家发展创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重点工作,也是高校自身能稳定发展的关键。所以就需要高校积极整合,有效地培养优秀人才,更好地提高科研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进而为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研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首先要明确科研成果转化含义,我国在相关规定中指出,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后续实验、开发和应用,最终形成新技术、新材料等。其中,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也提出相应要求:第一,重视技术交易。第二,加强产学研结合,为科研人员提供培训。第三,创新科研组织方法,积极开展各类项目,参与到国家建设体系中,以此来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帮助。第四,引导和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转移,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进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科研成果转化就是通过技术交易、产学研结合等方法,来转化智力成果。
在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下,高校的科研人员非常多,但是科研成果转化度并不高,无法直接向企业输出生产力。而且,想要取得更好的转化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部分人才因为受到评价和考核等因素影响,也不愿意向社会转化成果。
科研成果整个转化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想要让系统稳定运行,就需要各系统之间更好协作。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消除这些问题,那么成果转化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例如,原创技术没有资金,或者是缺少相应技术人才,就不能真正将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一些企业不相信高校的科研成果能为自身所用。所以,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更好地激发转化动力,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转化机构的创建模式各不相同,如存在第三方、基金会和办公室等模式。其中,办公室模式最为成功,也就是教师通过向办公室申请发明,然后办公室来审核和申请专利,将转化成果转让给企业,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获取经济效益。
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由以往的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体系建设上,各类平台不断出现,成果转化就逐渐转移到商业化前、早期开发等环节上。其中,转化成果的过渡期非常重要,只有顺利地完成过渡,后续才能得以发展。例如,国外某大学为了取得实验室和市场应用之间的联系,成立了转移中心,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加知识产权和研究办公室职能。
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有很多,不仅有传统形式上的专利转让和应用,还有很多带有流动特点的服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影响下,创业需求不断增加,从实验室成果到创业活动贯通,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活动环节。实际上,我国也在积极地开展教育、创新和创业一体化模式,这也是教育综合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从形式上分析,有师生联合、教师创业、创业平台育人等类型。其中,师生联合和教师创业被称为创新中的创业,也是在科研成果转化基础上来开展创业活动的。
国内正在积极地强化创新实践,并且很多高校在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各类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化价值的方向。以清华大学为例,积极融合科教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由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和各个院校、校外单位联合开展,师生可以利用服务场地、实验设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设施,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知识成果转化的前提是要产生科研成果,那么就需要优化科研组织来保证科研活动是创造知识的活动。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研组织也需要积极优化,以此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优化科研组织,创新体系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科研组织活力。
首先,高校要建立成果转化部门。由成果转化部门将高校的相关部门纳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建立委员会工作制度,并定期开展会议,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及时了解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向高校的相关领导汇报工作。其次,要能根据职能来落实工作。由成果转化部门牵头,捋顺各单位的职能和角色,也就是将组织和审批这两个环节区分开来,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各环节内容详细,让成果转化工作开展得更加稳定。通过精准定位,形成外部和内部统一的政策,以此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更好地优化成果审核流程,从而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更好地营造氛围,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最后,要优化平台载体。因为科研成果转化,需要整个产业链创新,那么在这其中就需要考虑到人、资金和利益分配问题。例如,高校可以专门成立公司,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资本运行。学校可以适当地加入外部资金,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制度,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全过程创新。
第一,积极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为满足我国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将高校和社会相关资源更好地结合,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优化服务布局,为重点项目和方案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取得更多优秀成果。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完成社会服务布点,注重高校科研机构和校外转化机构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更好地推进社会服务网点的拓展。其次,注重社会需求。要根据实际需求来构建服务模式,对创新资源有效整合,推动创业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等更好地结合,促进相关部门积极互动,有效解决当地区域转型上的重要问题。最后,整合优质资源。要积极提高科技服务创新能力,加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满足实际行业发展需求,构建快速、高效的技术转移终端体系,从而利用更加灵活的方法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帮助。
第二,拓展国际合作网络。要充分掌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式,构建国际转化平台,加强跨区域合作。要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帮助下更好地构建国际合作体系,满足“一带一路”发展实际需求,拓展学校“一带一路”与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功能,积极地发挥人才和资源作用,更好地强化相关部门和产业界的契合度,按照基地、平台和项目的思路来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以此来推动科技创新向前发展,积极地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交流模式,构建长期合作关系。
第三,积极打造校友创新发展网络。为了能更好地挖掘校友资源,应该对校友合作模式加以研究,积极完善师生、校友合作创业模式。在相应地区积极开展模式创新,加强专业的整合和分析,构建多行业共同发展的校友创新事业发展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地发挥学校的统筹作用,真正将校友组织有效结合,构建开放共生的校友组织体系。此外,还要积极完善制度,将师生的力量和校友组织力量积极结合,师生和校友相互帮助,使人才、管理等方面更好地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出高水平创新成果。
管理科研成果转化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规范全过程。将成果转化的前期流程加以优化,以此来保证科研成果得以更好地体现。第二,促进知识产权化。通过登记、申请专利等方法,真正利用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为后续的顺利转化打下基础。首先,要积极完善转化审批管理。为更好落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高校对成果转化的审核要加以重视,不仅要保证流程合法合规,也要及时准确地保护成果,要能从两者中找出平衡点。其次,完善工作协同制度。要保证成果转化的流程清晰,还要积极地细化转化成果工作环节,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关联交易等信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要发挥学校层次的规划,也要更好地发挥专业化知识产权作用。通过申请专利等方法,更好地认定科技成果,从而来实现科技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科技成果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如果要积极引导人才来完成转化工作,就需要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首先,要积极完善专业化岗位分类管理,不同类型教师的支持政策各不相同,通过落实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保证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对从事成果转化的教师而言,要能区别对待,在平台建设、薪酬制度等方面要积极完善,专门设立职称晋升通道,以此来更好地支持从事相关工作的高水平教师。其次,提供专业激励。专业激励是指改变以往的评审和学术评价,对具体内容能合理分析,通过这样的方法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支持,激励教师开展面向社会需求方面的科研成果研究。还应该完善教师职称系统,在教师专业技术服务中设计推广型教师等。最后,打造专业化队伍。专业化队伍就是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对现有的政策和技术加以整合,以此来打造一支能充分了解市场发展、善于管理的管理服务队伍。管理服务团队的选择和聘用都要满足专业对口和经验丰富两个方面。经验丰富能保证教师与企业、政府等方面有效沟通,更好地保证科研转化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科研成果转化是体现社会服务、引领发展的重要载体,也能明确科研方向。当前,高校在科研转化、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果,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向前发展,高校应继续加强政策研究,优化科研组织,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优化流程管理,完善精准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