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 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接连出现新的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经实践证明,其局限性较强,无法满足现状需求,基于此,需要在财务管理各环节,融入全新管理理念,通过业财融合,助力行政事业单位蓬勃发展,不断强化管理效果。在全新需求下,财务管理需要延展性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借助财务优势,发挥出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财务模式中,收付实现制根深蒂固,在其惯性思维引导下,财务人员在见到单据以后,直接列收列入。而自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后,首次将权责发生制普遍适应于行政事业单位,单位需要明确费用归属期间,需要预提和摊销费用,这就要求财务部门要在账务处理时,要和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将收入费用根据业务情况计入相应的会计期间。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也要求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对对方的工作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绩效目标的设置、跟踪、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改进预算管理水平。
通过业财融合,可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传统核算会计职能的丰富和转变,朝着管理会计发展。管理会计的出现比较顺应时代需求,在工作中,将全部管理信息集中于一个平台上管理,当需要信息时,可以随时调用,以实现数据共享。现实中借助这种方式可以对变现资金使用情况清晰把控,实时控制经济业务,从而体现出会计控制职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价值较高,将会是下一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现实表明,业财融合除了有利于财务管理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同样帮助较大,在全面了解业务运作的基础上,评估评价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市场竞争有利条件,评估综合效益等。结合单位职能和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业财融合可以促进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项目立项、实施决策前充分讨论,制定可靠性强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方案,同时财务对项目实施中的监督和控制,还可以发挥财务预测和监督功效,深度挖掘财务的管理和参谋作用,确保各项决策稳妥。
行政事业单位展开业财融合,需要对整个业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管,但是从当前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思维理念较为落后,依旧秉持着旧有的思维理念,呈现出明显的重预算轻管理的倾向。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更加难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落实,将财务等同于记账报账,甚至从来都没有参与到具体业务中。对于财务人员,也很少会关注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难以带动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展开。对于业务部门,只是一味关注业务指标,忽视成本要素,促使业务和财务工作割裂成两个毫不相干的工作内容,需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之后的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工作理念。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制定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各个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制度落后、理念落后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财务人员没能从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将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分离,从而造成了业务流程不够顺畅,业务流程和财务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当工作人员对业务活动程序进行制定时,也需要参考财务人员的意见,如果缺少财务人员的参与,很容易造成项目不合规的问题。并且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基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规范进行,包括政府采购、经费申请、项目验收在内的多道程序,都能够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和程序内容行事,如果业务和财务没有充分融合,则很容易造成业务流程阻塞的问题,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恒稳发展。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计划实施业财融合阶段,出现了不和谐现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在工作中不愿配合。除了预算编制与报销,在现实工作中,部门之间交集甚少,业财融合增加了双方工作量和工作复杂程度,作为业务部门不但不愿意将自身情况反馈给财务部门,更不愿意与之沟通。同样的,财务部门对业财融合也十分抵触,由于对业务了解过少,在工作中,无法周全考虑,在两项工作交接中,常有矛盾发生,导致沟通效果逐步下降,变相增加了融合的难度,融合的质量更难以提升。
在现实工作中,影响预算控制能力、绩效目标管理的因素较多,一是人员意识不强,不具备预算人员的素质,缺乏预算管理经验,导致超预算时有发生。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缺少精细化管理,缺乏考核监督机制或者考核监督执行不严,会导致预算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整个流程,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财务信息作用被弱化。
行政事业单位拟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工作人员行为,推进业财融合的高度展开。但是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理念认识不强,在单位内也没有形成和环境相符的管理机制,缺乏严苛的行为基准,使得后续各项工作极易出现问题。如果缺乏惩罚机制,工作人员也很容易放松懈怠,甚至造成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需要渗透新的技术,要依托现代化的相关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高效。但现实情况却是,部分事业单位思想停滞不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还没有着手开展。开展业财融合时,明显准备不足,且数据的管理存在技术短板,数据的不对等现象严重。信息化软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局限性比较强,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财务关键数据不透明,数据共享性差,形成了业财融合的阻碍。
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业财融合工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展开,不应当只是将工作交接于财务部门,抑或是信息部门,而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树立业财融合理念,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作人员,都能够将业财融合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而事实上,也只有从心底里加强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促使业财融合真正发挥效能,后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对于财务人员,更应当加强自主学习,破除既往的财务管理思路,从业务角度和财务角度展开系统研究和分析,优化财务工作、解决业务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带动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业财融合工作能够发挥实效。
根据实际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缺少自主性,在日常工作中,对业财融合表现不积极,基于此,需要从意识层面贯彻落实。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强化人员融合意识以及建立集体办公制度等多项手段,并以内控制度和信息系统固化,促进业务和财务沟通。
转变传统财务会计核心思路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现实表明,业务流程再造需要结合现实需求,通过业务模块、财务模块的完善,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建立基于业务事件的一体化处理流程。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新时期的业财融合便捷度更高,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高效完成数据获取,并在技术平台的辅助下将数据共享,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为决策提供依据。传统的财务管理,无论是记账还是算账,均比较烦琐,基于互联网,可以实现常规工作的计算机验算,借助这种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压力,降低人为失误率。
提升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业财融合夯实人员基础。想要达到新时期财务工作要求,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和信息化知识涵养一定要合格,在传统财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新时期财务人员要多沟通,结合现实需求来提升财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融入管理意识,向管理会计职能靠拢,要有远见以及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大局观,敢于担当,成为业财融合的推动者。复合型财务人员是目前事业单位最紧缺的,要加强培养和引进为业财融合夯实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让财务、业务部门深层次、定期交流,了解各自业务流程,知道对方的难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配合,将部门矛盾消除,为真正的融合扫清障碍。另外,通过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管理会计,通过专题会议开展,提升人员知识储备。管理会计理念尚新,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在财务体系中地位特别,与传统管理模式区别大。加强管理会计的培训,可以从根本促进业财融合,给事业单位发展带来深远、积极影响。
除上述措施外,在原本财务管理措施基础上,强化预算管理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要按要求做到事前沟通、事中跟踪、事后评价,搭建全方位、多层面财务服务和监督体系,为业财融合营造和谐氛围,加快业财融合进程。全方位预算管理,需要多方配合,同时具备指导、激励多项功能,使其渗透到业财融合的全过程。
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位业财融合的程度,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尤其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明确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职责,强化考核和激励,可以倒逼单位相关人员不断增加业财融合深度。加强预算管理主要的措施如下:第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际,完善预算编制过程和强化预算编制评价,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要求通过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集体讨论,做好平衡与总结,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制订科学的预算绩效目标。单位领导班子可以对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同时纳入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考核,进而促进高质预算的编制,提高资金管理效果,充分发挥预算导向作用。第二,在预算执行中,财务部门需要贯彻全过程跟踪服务和监控,及时提示项目完成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同时监督和约束业务部门的行为,确保工作高效的同时,合理规避风险。第三,做好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应用。单位应每年对资金使用规范、资金使用效益、短期和中长期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将评价结果也同时纳入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考核,并将评价情况作为第二年预算编制的依据,对完成不好的业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采取减少其预算等措施。
需要明确的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展开业财融合,不只是财务人员工作内容转型,也是事业单位财务职能的转变,业财融合也将会带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特别是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能够不断调整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探寻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应用方式,实现财务职能新定位,财务管理高水平发展。在整个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部门始终发挥着重要的职能,需要财务部门能够从当前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通过全方位的制度拟定,予以业财融合基本保障。基于“放管服”的政府职能转变背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加强和政府部门的配合,促使业务和财务工作能够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也能够朝向新一轮的高水平、高效率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展开业财融合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跨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集财务管理、资源预算、信息整合为一体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共享平台,促使工作人员不仅能够直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保存信息资源、展开经营管理活动,还能够以数据为支撑,做出科学决策。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受制于客观因素无法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财务人员也应当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力度,将信息技术和财务、业务进行整合,探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业务、信息之间的契合点和融合点,以业财融合为支撑,有效应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还可以通过项目台账等多种方式,有效填补数据空白,促使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基于行政事业单位既有的数据信息做好决策。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无论是省级财政部门,还是地市级财政部门,都可以通过信息综合系统的搭建,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工作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综上所述,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期需要变革财务管理方式,全面推行业财融合,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整体效果。而现实中,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综合评估事业单位各项能力,为业财多方位融合提供契机,强化人员意识、加强预算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人员职能转变,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