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问题及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的调研分析

2022-11-13 10:35
对外经贸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受访者专业课程

曹 康 李 丹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一、调研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大类的国际贸易专业一直为我国涉外企事业单位输送着众多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涉外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在与外商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外贸从业人员更易受国外各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在外贸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中,不但要抓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人格品质以及正确价值取向。

当前正值全国各大高校努力贯彻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阶段,各个专业结合各自特点,围绕课程思政育人方案的科学设计,课内课外育人资源的开发,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等重心,将课程思政工作不断推进。这无疑给我们国际贸易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调研组成员通过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活动,及时了解省内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掌握当前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寻求其解决的途径,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二)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

调研主要的受访对象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8 级、2019 级和2020 级在校学生。调研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将其发送给相应对口学校主要专业教师,再通过微信、QQ 等传递方式,传递到受访对象手中。

2.调研方式

因受疫情影响,调研主要采取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访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站以及相关学者及中国知网等,获取当前课程思政教育在我国实施和开展的具体情况;2021 年上半年,实地走访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5 家职业院校,了解兄弟院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施开展状况。课题组共累计发送调查问卷300 份,通过问卷星回收到了206 份,电子邮件回收问卷22 份,有效率高于平均值为76%。有效问卷中,大一年级学生占26.32%,大二年级学生占60.53%,大三年级学生占13.16%。调查结果可信度高且全面地反映真实状况。

3.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调查内容:其一,关于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涉及受访对象的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等;其二,受访对象对课程思政项目的参与度,涉及专业课渗透思政教育元素的频率、课程思政育人的形式、专业课考核内容,以及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程度等问题;其三,受访对象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满意度,涉及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以及学校是否建立教学评价的机制等问题。调查收集受访对象数据后,通过分类、归纳、统计每个调查指标被选择的频数,整理出被调查受访对象对当前课程思政教育的参与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等,基于结果分析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一些启示。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1.学生对课程思政现状所持的态度

在对课堂学习关注点调查中,有39.47%受访者选择社会生活,33.33%选择专业内容,27.19%选择时政热点话题。说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类课程教学是非常可行的。当问及“你认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老师”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时?有52.69%的受访者回答“是”,教师的自身修养,理论水平、个人魅力对提升课堂效果起关键作用,而有37.63%受访者回答“否”,认为关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当被问及“什么教育对爱国情怀的培养影响最大”时,有40.35%的受访人选择社会舆论,35.09%选择课本知识教育,24.56%选择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学校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一定作用。

2.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程度

当被问及专业课中涉及思政元素的学习频率时,64.04%受访者选择课程经常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54.39%选择法治精神教育,50.88%选择了工匠精神以及46.49%选择科学精神,说明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元素与专业课融合程度较高。被问及哪类教师在校负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87.72%的受访者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45.61%选择了专业课教师,50%选择辅导员,35.96%选择学校相关领导。可见,很多学生还保持着传统的观念,认为思政教育应由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担任;另一方面也说明,应加强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作用。当问及您的专业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频率是?22.58%受访者回答每节课一次以上,51.63%每周一次,8.6%每学期一次,1.08%受访者则认为教师从未实施过课程思政。由此可见,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3.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式的选择

80.65%受访者认为通过实践教学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引导人生观、价值观;64.52%受访者认为通过与同学及老师在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上互动讨论,分享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等,59.14%受访者则认为通过邀请专家或先进人物进行讲座或宣讲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但还有18.28%认为课程内容仍沿用传统方式照本宣科,仅仅传授专业知识点。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各种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培养进行指引,对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进行指导。

4.思政教育纳入考核与学生综合素质相关性分析

以往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考核主要以班主任评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为主,课程思政改革后,63.44%受访者认为大部分课程对其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考核过,32.26%受访者认为少部分课程考核过,4.3%受访者认为没有课程考核过。说明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专业课程也开始注重对德育方面的考评。

5.学生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感受与评价

当问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改革后,你的学习获得感怎样?66.67%受访者回答更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习获得感明显提升;32.26%回答与原来相差不多,没有太明显变化;1.08%同学回答学习更没有意思,乏味无趣;说明对课程思政实施后的学生的主观感受以积极良性为主。此外,79.82%的受访者认为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结合后更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有20.18%的人认为没有提高学习兴趣。27.96%受访者认为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育人效果很好,能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61.29%选择较好,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0.75%选择一般,效果不明显;0 人选择较差、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不到位;0 人选择没用、只是走形式。说明课程思政实施后,对学生的帮助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二)问题分析

自从课程思政实施以来,省内多所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已经进行了试点和教研教改,通过调研分析,课题组成员重点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强

在调研中发现,较长时间以来,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国际贸易专业的德育工作主要靠思政课教师“单枪作战”。面对当今思维活跃、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大学生,思政课教师教学资源略显单一,需要联合专业课教师的力量,让学生从专业课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教育。因此在开展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忽略思政教育内容,要使得知识的传授和对价值观的引领相互融合。可见,专业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注重知识的价值引领作用。例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可以通过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向广大学生证明,坚持继续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将是我国外贸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开设进出口报关和报检课程,帮助学生认识遵纪守法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开设国际营销课程,以研究中国产品进出口的典型案例为载体,让学生领悟到中国制造的魅力;通过外贸跟单课程培养团队协作沟通精神,通过商务谈判锻炼学生抗挫折抗压能力,通过外贸单证课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等。只有正确地处理好思政课教学和专业建设两个体系的相互联动性,增强思政课的理论层次,将价值引导教育方法融入到所有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并遵循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按照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课堂思政育人教学方式有限

从现实教学情况和环境条件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思政教育大多数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进行讲授,课堂授课形式较为传统,德育元素的引入过于生硬,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当今学生。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运用网络、微课、MOOC、视频、软件等“互联网+”教学手段,借助校内多媒体教室和实训活动场所的应用得以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校外专业实践方面,通过对企业外贸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入地学习领悟并找到专业课程教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根本真谛,实现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只有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水平,加强育人意识,采取多元化授课方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需求。

3.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低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个概念的区别时,有57.02%受访者清楚,而有42.98%的人不清楚,可见在学生群体中有待提高对课程思政认识度。尤其是当今受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的机会较多,青年学生往往喜欢追求个性与自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其渗透很大。当一些高校教师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时,部分学生却更加偏重对其另类个性化、标新式地教学解读,从各自立场“诠释”其眼中“事实”。在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您的学校由哪类教师负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多选问题时,有87.72%的受访者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50%受访者选择的辅导员,45.61%受访者选择专业课教师,35.96%受访者选择学校相关领导。可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开展的思政教育接纳度更高些。从而更应加强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力度,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认同感。

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课程思政”所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建议从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价值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及完善课程思政考评方案这三方面进行努力,具体应当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即“课程”基础、“思政”重点、“老师”关键、“院系”重心和“学生”成效等。

(一)强化“课程思政”价值理念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育的各项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育人的重视度,真正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而且“育人”甚至比“教书”还要重要。学校层面更是应该积极整合各个职能部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定期组织开展课题调研与专项研讨,制订出相应措施,切实保障经费和资源投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落实到位。

(二)提高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思政素养

高校教师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重任,所培养的学生是否为合格人才,不仅要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更要在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方面过硬,这些都与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在高职院校任教的专业课教师,相比其他教师、辅导员,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影响更大。因此,要求专业课教师自身具有崇高的政治觉悟与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学校层面应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可以通过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谊”等多种培训方式,定期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专业教师在思政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教师对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夯实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知识储备。专业课教师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不同教学形式融入结合不同场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得专业课程具有更高的针对性。

(三)完善课程思政考评方案

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并健全教师长效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将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和品德工作纳入考评范围,考评专业教师是否将思政目标贯彻落实到位,课程中思政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是否充分融合,思政教育是否具有时效性等等。还可以建立专门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工作的考评结果与师资培养和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进行挂钩,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有效实施。

为了推动高校的课程思政更好地建设与发展,应将“立德树人”等思政元素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考评评价体系中。过去学生考评制度侧重于专业知识考评,如今我们可通过增加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价值观、政治方向、创新创业精神等德育元素的考核,增加对课程全过程考核比重,例如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学生间协作度等。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道路还任重道远,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价值引领、人生观塑造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

猜你喜欢
专业课受访者专业课程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