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平
(山西省肿瘤医院,太原 030013)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医院也在向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预算管理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还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还提高了医院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从整体角度来看,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促使医院开始审视内部控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一些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近几年,公立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管理加强了重视,医院预算管理这一内部控制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趋于规范化。《2018 中国公立医院生存发展调研报告》显示,超四成的公立医院面临资金周转压力,且在零加成政策下,医院的利润亏损难以弥补,面临着较大的财富风险,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结合国家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要求,现阶段公立医院在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风险相比之前也增加了许多。要想对公立医院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而且预算管理一定要做到严格化,预算约束也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将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运行进一步规范化,让公立医院的各种发展战略都能很好地实现,不断提升医院的发展水平,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预算,实际就是一项财政收支计划,站在医院的角度来看,要想将预算工作做好,医院需要自上而下加强重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好地进行控制。对公立医院来说,做好预算工作对整个医院的发展会有很重要的作用,未来一定时期内包括收入、支出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规划。如果医院的预算与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具有合理性,那么预算就能起到很好的节约成本的作用。但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在许多公立医院内部,相关管理者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与控制作用存在不同的见解,部分医院未能认识到预算管理的精华之处,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很难充分全面地认识,从而干扰了预算计划与预算管理方案的实施。这样一来,作为公立医院,要想对预算计划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预算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公立医院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个医院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对预算管理能够高度重视。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公立医院内部,依然会有人认为预算工作属于医院财务部门和预算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自己的工作无关。在这方面,负责人的表现较为明显,在许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看来,其在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其他的就不需要额外操心了,如预算工作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就不需要关注,同时对预算也没有充分全面的认识。只有实现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才能调动全院所有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然而,不管是医院内部的领导人员还是普通职工,在预算管理方面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样,医院预算管理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一直很难取得较好的发展。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导致预算管理未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如果医院内部预算机制不完整,那么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很难体现出逻辑性,这样一来,整个医院的严肃性、权威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现阶段状况来看,在许多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人员没有对预算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不能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各个环节流程都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也没有很好地实现硬约束。这样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而对医院各种战略的实现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大多数公立医院而言,预算考核首要关注的内容便是本年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金额是否与上年预算编制数相符,或者一项经济业务是否囊括在预算中,但如果仅从这两方面来衡量预算的结果,就忽略了公立医院战略的实现才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初衷。其预算考核不仅仅是对上一年预算执行结果的一种评价和总结,也是下期预算的开始,针对上期预算反映出的问题在第二年予以更正,保证预算的有效性。但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在许多公立医院内部,预算考核流于形式,相关人员只是单纯地出具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未能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预算编制部门。另外,个别预算考核指标仅仅下达到相应的科室,要想细化到个人还有一定难度;医院内部的各科室对预算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也没有进行仔细分析,要想进行差异责任的落实非常困难,最终会导致预算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每年都会定期开展,医院内部的人员都会积极参与,但不管是从医院预算执行来看,还是从管理方面来看,都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别。上述缺点使预算管理未能呈现自身价值。
在公立医院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审批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许多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人员对预算审批的看法多种多样,他们认为在进行预算审批衡量时,应将预算结果的满意程度作为一个主要的衡量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预算管理主观意识和医院的预算形式之间就会产生很明显的冲突,如此医院预算的有效性就很难得到很好的保证。许多医院不管是监督范围还是监督强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职能的限制,不管是内部控制监督方面还是合规监督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随着医院业务模式转变和升级,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面临着更高要求,而其对审计监督的新形势还未完全适应,要想促进医院后期更好地发展,无论是预算审批还是监管体系等方面,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完善。
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公立医院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同时寻找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途径,树立新的全局观念,需要明白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预算与预算管理处于什么样的重要位置。医院还要转变全体医务工作者及行政后勤人员对预算工作的看法。站在实际的角度进行考虑,全面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医院内部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无论是临床部门、医技部门还是职能部门,只要有收入和费用发生,就应该落实岗位责任制,这样才能为预算执行奠定全员参与的基础。除此之外,预算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会及讨论会,及时向全院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同时不断向全体职工宣传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医院全体职工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意识不断增强。
站在医院的角度进行考虑,要想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推动医院预算编制科学化,这是基础所在。要坚持以战略发展规划为导向,将预算编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评价前期的预算执行结果时要进行非常认真的分析,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以收定支,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将重点突出,真正实现收入、支出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整个预算编制方案才能更加合理。在整个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以及规模等都要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坚持厉行节俭、勤俭办院的方针,对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出预算编制的价值。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公立医院要想很好地实现预算管理和控制目标,首先要保证预算审批程序具有明确性。在医院内部预算审批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不能所有的都听领导的意见,这样主观性会非常明显,很难体现出公平、公正性。特别是对于医院内部的预算审批,要将收支总量、结构变化作为重点的审核对象,对不合理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成立专项资金预算评审专家库,并邀请专家参加可行性分析论证会,对项目预算的合规合理性进行评审,将评审意见作为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对于重大采购则应聘请院外专家参与评审,确保做到公正客观。在预算审批和监督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医院的预算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对于预算工作,不管是执行环节还是考核环节,要想很好地反映预算实施效果,就要不断加大预算执行力度、考核力度。作为公立医院,在进行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预算管理和预算控制的重视,对于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选择性地进行摈弃,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预算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助于医院后期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开展。同时,医院在执行已批复预算时,要做到严格遵守预算授权审批制度和各项审批程序,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把控,使医院尽快实现提升预算考核效果的目标。在紧抓预算执行的同时,医院还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促使医院财务、资产、业务等方面的信息互联互通。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核预算执行成果、成本控制目标以及业务工作效率等项目,分析出差异原因,落实好差异责任,并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评比。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公立医院,要想服务效能、内部治理水平都得到提高,就必须依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必须依托具有较强硬约束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控制能力,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防范内部运营风险,才能不断助力公立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提高,同时助力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