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在高校的创新性实践

2022-11-13 07:54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泗州戏戏曲多媒体

蒋 帆

(宿迁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65)

一、泗州戏的基本概述

泗州戏流行于皖北、苏北、鲁西南等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凝结了各地丰富的文化底蕴。泗州戏的历史悠久,大约有两百年历史,说唱是最开始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的唱和词基本上都是即兴发挥,在曲调方面也较为随性,而后慢慢成为一种既定的表演曲调形式。在当地,泗州戏和黄梅戏成为本土人们最喜欢的一类艺术形式。泗州戏于20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泗州戏四大名旦李宝琴、霍桂霞、李宝凤、周凤云对其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李宝琴被誉为“安徽戏剧三枝花”之一以及“泗州戏花旦皇后”,代表作有《拾棉花》等;霍桂霞被誉为“金嗓钢喉”,她的唱腔得到了梅兰芳的亲授;李宝凤被誉为“武旦皇后”,其拉魂腔端庄典雅,四功五法了得;周凤云被誉为“淮河两岸一枝花”,其泗州戏表演老练、生动。

当前,按照地区划分,泗州戏主要有三种风格:

首先是安徽的泗州戏,其题材以爱情为主,风格也较浪漫和多元化。许多俊男靓女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通过聚在一起的方式来表演非常欢快的泗州戏小曲,以此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心仪之人的爱慕之意。与其他地区的泗州戏相比较,安徽泗州戏的风格比较偏向于即兴表演。

安徽泗州戏更加偏向于对舞蹈节奏的把控,特别是对于频率的要求都非常精准,一般是由男生来担当主跳角色,女生在其周围进行伴舞,风格大多数都是偏向热情的,但在热情的同时又非常内敛与克制,这个度拿捏得非常到位,讲究收放自如。

其次是苏北的泗州戏,其风格主要讲究即兴创作,比较灵活,基本上很少有特定的模式与套路,通常情况下对于题材的要求也比较随性,所以在表演的时候表演的人数与动作以及节目最后的收尾动作都是不固定的,散发着即兴的味道。

最后是鲁南的泗州戏,其在表演上不仅带有自然地理的因素,而且还加入了许多民间文化艺术元素,比如儒家文化和秧歌等,其风格都较为自然以及真诚和朴实,因为人们都崇尚自然,所以使得这种朴实而又真诚的感情色彩尤为突出,这些风格和表演上独有的特点都为鲁南泗州戏打下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在高校中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多媒体应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由于对多媒体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多媒体应用。个人认为,多媒体本身对泗州戏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表现在提升学生兴趣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泗州戏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们很难在开始就对这门略显困难的学科抱有热情。因此,在新时期的泗州戏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无疑是让他们接受泗州戏、学好泗州戏的必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泗州戏在江苏地方高校戏剧专业学生的心里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碍于泗州戏具有一定的难度,无奈之下,学生们就形成了对泗州戏既喜欢又害怕的矛盾心理。想要提高学生们对泗州戏的兴趣,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改变这种现象。这就说到了多媒体技术。在泗州戏教学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能够激起学生们对泗州戏课程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技术具备丰富的影音功能,能够在潜意识里为学生们“减压”,使其减少对泗州戏本能的“恐惧”,再者,多媒体的影音功能也能够为泗州戏课堂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学习、模仿情境。多媒体在泗州戏课堂上的应用,也能够增强传统戏曲课堂本来有限的“互动性”。在现在的戏曲课堂上,多媒体技术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增加类似于游戏中的“闯关模式”,增加疑问,设置悬念,这样,学生们在学习泗州戏的同时就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材涉及面窄,风格单一

在如此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历经社会文化锤炼和洗礼的泗州戏有着特有的历史与民俗文化。通过众多文献和调查能够得出,泗州戏的风格独特,种类与数量较多,如《大书观》《四告》《樊梨花点兵》等不同类型的泗州戏。但地方高校关于泗州戏的教材涉及面较窄,教师很少运用教材并对其进行发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泗州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想要完成相应的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对泗州戏教材进行有效的发掘、应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没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发掘,这个问题无疑是需要解决的。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

对于泗州戏教学而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就是泗州戏教学的方法体系并不完善。所谓教学方法,主要就是教师将知识完全、合理地传递给学生的具体方式手法,可以说,教学方法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看,在教学准备阶段,相关的泗州戏教师对每一堂泗州戏课进行精心的设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情感层面,都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规划,这也就使得学生的泗州戏素养得到了提升。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泗州戏表演技巧较为复杂,所以在理论或者情感方面,教师都会有所侧重、有所忽略。与情感相比,大部分泗州戏教学都更注重理论,这也就使得课程整体的构成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

三、“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在高校传承的策略

(一)合理应用多媒体

在这一部分,针对前文问题,立足于新课程理念,提出泗州戏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首先,是合理地对多媒体进行应用。其实,上泗州戏表演课,教师很累,教授戏曲演绎技巧的确颇费心力。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缓解教师的压力,更有助于教师教授泗州戏。例如一些戏曲知识的讲解、戏曲动作的分解,教师用语言叙述可能颇为费力,且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就能对其一目了然。通过视频和图片,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一些乐理知识概念,并且更容易接受和消化知识,这也就是在泗州戏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最好体现。总的来说,只有合理应用多媒体,才能够开展更加完善的泗州戏课堂教学。

(二)对教材进行充分发掘

在合理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必须参与到泗州戏教材的发掘、应用问题中来。在泗州戏教材发掘、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切实的实践探索。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致意见是,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供学生们学习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具有人性化关怀,为学生付出一切的场所,这对整个教育的意义都十分明显。学校方面的建设,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深入发掘教材主题,把发掘的方向定位在培养学生能力、想象力等方面,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素质。一直以来,学校只是为学习书本知识提供场所,而在现代社会的需求下,学校的职责远远不止这些。在学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实际意义的泗州戏课程,学校方面必须采取“以能力培养”为基本方针的教材发掘策略。这完全属于学校建设的范畴,或者说,这是促进泗州戏教材有效发掘、应用的必要手段。学校方面的建设,无疑对泗州戏教材的发掘过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把握好教材发掘、应用过程中“必要实施点”的地位,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泗州戏教材有效发掘、应用。

(三)完善戏曲教学体系

针对当前泗州戏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完善的问题,需参照地方高校现有的戏曲课程教学体系去做调整。对于技能课,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应先开设相关的戏曲理论课,例如,泗州戏的发展特征、发展历史、种类,以及学习泗州戏的意义等,以此作为基础,学习这些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泗州戏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完备的理论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加专业和扎实的理论进行泗州戏技巧的学习。开设技能课之后,再进行泗州戏剧目的学习,开设泗州戏小品、剧目编创等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泗州戏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戏曲素质一般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系统的泗州戏课程,当学生学习了相关内容,并且有一定的自我体验感之后,引导学生对戏曲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不同戏曲对应的不同造型与风格,使得学生的戏曲鉴赏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让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如果面对的是少数素质极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比如戏曲创编,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陌生的情境中,能够根据不同风格的戏曲,进行简单的泗州戏编创。广泛地对戏曲素材进行收集和提取,使学生在观看不同类型的泗州戏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泗州戏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戏曲之间的异同点,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戏曲识别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最终使学生的戏曲表现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许多地方高校对泗州戏这类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实践与传承,这种形式不但能够使得相关戏曲专业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也能够通过系统、专业、科学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本土戏曲文化的魅力所在,体会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由此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戏曲造诣,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泗州戏戏曲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泗县探索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