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芮伶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河池 547099)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训练环节,而近年来兴起的新形式的视唱音乐会则是视唱教学活动的延伸,不仅能检验学生的视唱技能水平,也是对视唱练耳教学情况的展示。传统形式下的视唱音乐会中,无伴奏视唱、有伴奏多声部视唱、无伴奏多声部视唱以及以钢琴伴奏为主的弹唱形式较为常见,形式相对固定,其他乐器作为伴奏声部的较少。将电子管风琴融入视唱音乐会及日常训练中均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拓宽视唱音乐会的舞台表演方式,丰富视唱音乐会中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增加学习者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不同学习者擅长的不同领域及乐器,因材施教,引导做出创新性的尝试,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结合各类乐器对学习者进行节奏、听辨等能力的训练,避免训练中的乏味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能力。
视唱音乐会举办以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在提高演唱者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将视唱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激发演唱者对视唱练耳这门学科的理解,又能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风格把握方面的能力。
视唱所涉及的音乐作品风格是包罗万象的,在已有的音乐作品基础上进行改编,用以在视唱音乐会中演绎也是近年来常见的。表演曲目丰富,风格多样化,钢琴作品、弦乐重奏、电影配乐、民族歌曲都可用以改编。如何占豪、陈钢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莫扎特的《g 小调钢琴四重奏KV.478》第二乐章、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依旧》、宫崎骏动漫“魔女宅急便”主题曲等都曾作为笔者视唱音乐会的作品进行演出,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将原器乐曲改编为视唱作品,能够以人声的形式将音乐表现出来,拓宽了原作的表现力,使原作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力。视唱能够帮助演唱者以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快速了解其器乐曲原本的音乐结构以及背后的艺术内涵。因此,选取一些经典而富有内涵的音乐作品进行适当改编,作为视唱音乐会的作品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值得进行积极探索。
管风琴可分为传统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两种。管风琴是一种古老的大型键盘乐器,它结构复杂,体积大,音色明亮,有震撼力,价格昂贵,由手键盘和脚键盘构成,有些手键盘高达四至五层。而电子管风琴则体积较小,便于搬运和携带,它由上下两排手键盘和一排脚键盘组成,右手通常演奏旋律声部,左手演奏中间声部,脚负责控制音量、变换音色和演奏低音声部。
电子管风琴音域宽广,声部众多,手指可以演奏两层键盘,相同键盘的不同手指又可以演奏不同的声部,脚演奏一排键盘,其中左右脚可以同时演奏不同的两个声部,任何键盘技术都可以在此展现,因此可以演奏多达12 个声部,这为演奏多声部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子管风琴设有各类效果控制,比如每层键盘都设有前、后、水平(仅限于键盘)触键,通过细微和细致地控制将乐器音色和效果更逼真地展现。除此之外,电子管风琴可以调节相位、混响等设置,实现各种场合、表演的立体效果。
电子管风琴丰富的表现力使其作品通常也有着完备而立体的音乐结构,具有较好的演奏效果。以视唱的形式进行演唱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电子管风琴乐谱通常为三行谱,从上往下数,第一行为右手弹奏的上键盘乐谱,第二行为左手弹奏的下键盘乐谱,最后一行为脚弹奏的脚键盘乐谱。改编后的电子管风琴视唱弹唱谱为四行谱,改编过程中,在三行乐谱的基础上多加了一行人声演唱的声部,置于四行谱的最上方一行的位置。弹唱时做到一目四行,更立体、更全方位地训练学习者视唱和练耳的能力,训练学习者眼看耳听嘴唱以及手脚并用的协调能力。
总之,电子管风琴庞大丰富的音色和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加深学习者音乐形式、风格、审美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电子管风琴多声部旋律线条的进行,可以很好地训练学习者多声部的音乐感觉;电子管风琴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好的作用。对于演奏者来说,快速阅读乐谱的能力、扎实的视唱能力、灵敏的听力、扎实的键盘基本功、身体协调能力和正确的作品诠释能力,以及在音乐会中充分表达的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莫扎特《g 小调钢琴四重奏KV.478》创作于1785 年10 月16 日,它被赞扬为“想象与和谐的闪光”。该曲目包含三个乐章,在此以第二乐章为例,进行改编实例分析,以说明电子管风琴作品在视唱音乐会中改编的可行性及改编思路。
《g 小调钢琴四重奏KV.478》第二乐章为降B 大调,行板的奏鸣曲式风格。呈示部第一主题首先出现在钢琴上,从第9 小节起,加入弦乐将第一主题反复,弦乐与钢琴一起演奏主题旋律。70 小节第二拍到74 小节为展开部,再现部从75小节开始,再现第一主题,再以主调再现第二主题而进入结束部。在此主要选用了呈示部的主部和连接部部分材料和再现部的连接部、副部、结束部的部分材料进行改编,改编后无呈示部主部降B 调与副部F 调的调性对比,全曲为降B 调,乐曲时长为4 分钟左右。
原谱中开始由钢琴奏出主题(1-8 小节),改编中,笔者将钢琴的最上方声部设置为人声演唱声部,下方声部分别分配在左右手用钢琴的音色弹奏。第5 小节人声声部降B 到G 的六度大跳易受电子管风琴上键盘声部G 到降E 进行的影响,在训练中要多加练习,保证能准确唱到G的音高。第7-8 小节人声部分为音阶的跑动,特别是第8 小节,为三十二分音符音阶式下上快速跑动,第三拍的四个音为半音级进上行,加上速度较快,很难唱准唱好,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音准和速度的练习,加强大小二度、音阶的基本功练习。
从9小节开始,原谱中加入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声部,改编中笔者依旧设计人声演唱钢琴的最高声部,电子管风琴音色的配置上有所改变,上键盘为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音色,右手弹奏小提琴的声部,省略了中提琴声部;下键盘为钢琴音色,弹奏钢琴下方声部的部分,中间声部省略;脚键盘为大提琴音色,脚弹奏大提琴的部分。但在人声的演唱编排上,为了适合人声演唱的区域,设计为低一个八度演唱。
14-15 小节与17-18 小节,人声与右手的小提琴声部形成一唱一和的关系,旋律前后分别在人声、电子管风琴上演绎。14-15 小节人声部分,为三十二分音符的大跳,有五度、六度、七度的跳跃,在技术上对演唱者的音准能力要求更高了。练习中可先用搭桥等方法把音搭上并唱准,再加快速度练习,待唱准后加入电子管风琴的伴奏声部进行练习。
19 小节起,人声演唱钢琴快速跑动的音阶式旋律,电子管风琴上键盘右手演奏原本小提琴的声部,下键盘左手演奏原本中提琴的声部,脚键盘演奏大提琴声部,省略钢琴最低声部。
因篇幅较长,重复较多,改编时并未引用原曲26-91 小节的材料,25 小节直接接上92 小节。即改编曲的26 小节为原谱中的92 小节材料。26小节起,人声演唱钢琴高音声部,电子管风琴上键盘右手演奏原小提琴演奏的声部,下键盘演奏原中提琴的声部,脚键盘弹奏大提琴和钢琴低音声部。
57 小节人声低八度演唱钢琴右手部分,电子管风琴上键盘为小提琴音色弹奏小提琴声部,左手为钢琴音色,脚键盘为大提琴音色,省略了中提琴声部。65 小节人声低八度演唱钢琴声部,电子管风琴上键盘换为中提琴音色弹奏中提琴部分的旋律,67 小节上键盘换为大提琴音色弹奏大提琴部分的旋律,68 小节人声演唱小提琴声部,69小节上键盘换为钢琴音色弹奏钢琴上方声部旋律,脚键盘弹奏钢琴下方声部,下键盘为中提琴和小提琴音色弹奏。
70 小节人声依旧演唱小提琴部分,上键盘钢琴音色弹奏钢琴下方声部旋律,脚键盘弹奏大提琴声部,下键盘设置为弦乐和弦弹奏。
莫扎特《g 小调钢琴四重奏KV.478》改编曲虽然篇幅较小,但融入电子管风琴的伴奏效果后表现力丰富,不仅适合在视唱音乐会中表演,实际的训练中,在提高训练者音乐表现力与音乐表演把握方面,都是一首值得选择的曲子。进行该作品的音准、弹唱训练前,笔者建议先进行单音的模唱、音程的模唱与构唱、一些音程间的搭桥练习以及该作品所涉及的调式的音阶练习,使得更易在音符较密集的句子将每个音唱准,更好地掌握作品的弹唱练习。
综上所述,将多声部改编为电子管风琴弹唱曲在音乐会上演绎,在声部的安排、乐器音色的选择和作品的训练中,都具有一定的挑战和改编的意义。多人合作可以通过视唱的形式达到演绎多个声部管风琴音乐的立体效果,感受和声纵向进行和旋律的横向交错对比,培养训练者在音乐中的立体思维,增强多声部的音乐感觉,丰富视唱音乐会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其中,改编可以充分考虑到电子管风琴作品的音乐特色。电子管风琴作品在视唱音乐会中的改编运用探索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补充之处,因此也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关注电子管风琴与视唱练耳学科结合的价值,深入研究其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丰富其艺术表现力,更好地发挥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