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聊斋俚曲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运用明清俗曲曲牌,以白话方言编唱的唱本,是融文学、小曲、说唱、戏曲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聊斋俚曲与《聊斋志异》深深扎根于民间,探讨民生问题,反映社会矛盾。蒲松龄晚年所创作的俚曲,有六首移植于《聊斋志异》同一篇目,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而成。因此,聊斋俚曲体现了蒲松龄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
1991年,淄博召开了“首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标志着“蒲学”正式成为独立的专学,大规模的交流拓宽了聊斋俚曲的研究方向,使其逐渐从实践上升到了理论高度。2006 年,聊斋俚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视域下的聊斋俚曲保护与传承工作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
20 世纪90 年代至2005 年,聊斋俚曲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聊斋俚曲的溯源、曲牌的运用与分析、语言研究等几个方面。
聊斋俚曲的诞生与当时的流行时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刘晓静在《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一书中将俚曲的曲牌与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小曲相对比,看出衍生关系,并提出山东小曲的兴盛为俚曲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陈玉琛的《聊斋俚曲溯源》以中国音乐的发展为脉络,梳理出俚曲曲牌连套的艺术形式,其是变文、鼓子词、诸宫调等传统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其主要声腔也依托明清俗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车锡伦在《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之一)》中通过【耍孩儿】【罗江怨】【银纽丝】等几首曲牌的比较分析,认为俚曲中的某些曲牌虽与“南北曲”曲牌同名,但在词格上则与明清小曲更为接近,且与河北地区教派的宝卷更相似。此类研究将聊斋俚曲放置在明清的时代背景下,依托当时流行的时调小曲,考究曲牌的来源及衍变之处,根据其艺术的综合性、说唱性等特点,有理有据地对其源流进行史料梳理,将学术观点完整、系统地论述出来。
整体论述。陈玉琛在《聊斋俚曲通论》一文中对聊斋俚曲曲牌的运用进行整体性论述,阐述了曲牌是服务于内容的,同一曲牌可以反复运用,三四个曲牌可以连套成章,体现着“散韵交织、唱白相间”的综合艺术性。刘晓静发表了《〈聊斋俚曲〉的曲牌运用情况》和《〈聊斋俚曲〉套曲的结构形式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贡献》。这两篇文章中的前者对曲牌的出处进行详细考证,并概括其具有“雅俗共赏,文野并存”的特点;后者详细阐释了聊斋俚曲打破了单曲联唱的局面,创造性地形成了无宫调要求的曲牌连套形式,这为今后的俗曲类说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民族音乐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随后她又在《蒲松龄俚曲的调式与音调特征》一文中分析和研究俚曲的调式与音阶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其音乐形态,进而揭示其音乐风格形成的规律。
个别论述。此类文章以聊斋俚曲中某一曲牌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论述,比如陈四海的《试论蒲松龄〈聊斋俚曲〉中曲牌【耍孩儿】》、陈玉琛的《聊斋俚曲曲牌【银纽丝】的形态研究》等,该类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曲牌来源的考证,对曲式结构、词曲结合情况的分析,曲牌使用情况及价值意义。
聊斋俚曲是以淄川一带的方言俗语写作的,加之广泛吸收俚俗谣谚和歇后语,具有生动诙谐的风格特点,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聊斋俚曲》的语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姜宝珠的《〈聊斋俚曲集〉方言土语试解》、汪玢玲的《聊斋俚曲中民间谚语、歌谣、故事辑录》等旨在厘清淄川方言俗语的特殊含义与特殊用法,为非母语者提供释义的工具书,为母语者进行深入研究打好坚实基础;而罗福腾的《〈聊斋俚曲〉不同韵辙之字押韵一例》、张鸿魁《〈聊斋俚曲〉格律和校勘注释》等文章旨在归纳俚曲的用韵方式、分析极具方言特色的语法成分,列举其在唱本的出处与用意,探寻背后的原因。
2006 年至今,聊斋俚曲研究呈视角多元化、研究方向与范围逐渐科学规范化的态势。纵观研究方式与书写范式,其以音乐学、文学、语言学三个学科为主,少量其他研究为辅。
此阶段,聊斋俚曲的音乐学相关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并呈齐头并进的态势。一是深化聊斋俚曲音乐本体的研究,包含曲牌结构、艺术特征、创作手法等;二是非遗视域下聊斋俚曲的研究,学者们在生存现状、传承艺人及团体、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深化聊斋俚曲音乐本体的研究。郑刚在《聊斋俚曲〈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一文中,选取了蒲松龄晚年所作的《磨难曲》唱本中的抒情曲牌【玉娥郎】,全曲以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十二个月份,表达思乡之情,但却利用中国传统音乐“换头不换尾”的创作手法,使内容与旋律达到“统一与变化”的辩证关系;李海鸥的《聊斋俚曲曲牌【银纽丝】之音乐研究》清晰地揭示该曲牌的音乐特点,详尽地阐述其结构的生成过程,为聊斋俚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材料;徐冉在《聊斋俚曲失传曲牌音乐构拟——以【清江引】【浪淘沙】为例》中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词格、腔格及板式进行分析,构拟出失传曲牌的最初形态;刁娜、王志军的《试论方言声调与地方戏曲的互动关系——以五音戏、聊斋俚曲为例》阐述了方言声调与曲调在戏曲音乐中的密切关系,以及环境变迁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王百灵、马金萍的《〈聊斋俚曲〉的创作风格探究》一文以曲牌的独特性、多样性为研究主线,对比同地区的柳子戏、山东梆子以探寻俚曲的创作风格。
“非遗”视域下聊斋俚曲的研究。李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聊斋俚曲的演唱与传承发展》一文中,从俚曲音乐表演的角度对其传承发展现状予以观察,系统地总结出聊斋俚曲演唱形式与伴奏、音乐风格、艺术处理手法的要点,阐述了“原汁原味”与“二度加工”的传承方式共同存在于三百余年的“活态传承”过程中,呼吁今后俚曲传唱与传承要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侯宇爽、李汉举的《艺苑馨香有佳音——记侯宇爽与聊斋俚曲的演唱》是李汉举针对侯宇爽先生所进行的一次口述史访谈研究,作者梳理了侯宇爽的生平经历与俚曲的学习生涯,四十年的习得经历让侯宇爽先生总结出深刻理解聊斋俚曲曲词、继承民间艺人们的演唱风格以及演员的艺术创新精神等俚曲习得的精髓,其对俚曲传承的现状表达深深的忧虑,呼吁政府与民间共同投入到俚曲传承保护工作中来;刘楠的《聊斋俚曲的生存与研究现状》从传承的载体、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机构三个方面讨论了聊斋俚曲传承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俚曲在“韵、腔”方面研究的单薄性问题,呼吁学术界重视此方面的研究。
孙文杰发表了《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理想女性的角色定位》与《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理想女性的价值功能期待》,前者将目光放在了贤妻良母与才女嫁人的角色定位,认为这隐含作者对理想女性的追求;后者则对该形象进行具体分析,阐述男权话语下蒲松龄对理想女性的价值功能期待。此类文章关注女性角色的研究旨趣,探讨儒家教化思想与封建社会的传统家庭观念对女性角色的影响,借助俚曲中的个案描述来分析该角色定位的意义,阐明俚曲中强烈的男权意识以及女性的附庸价值。
程志兵的《〈聊斋俚曲集〉与〈醒世姻缘传〉人称代词的差异——兼谈两书的作者问题》、吴佩林在《〈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举证——基于蒲松龄聊斋俚曲作品的对比》等文章,以同地区或同时期的、具有相似特点的体裁作为观照对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聊斋俚曲在比较研究方面提供了可延伸的空间。
刘太杰在《略论〈聊斋俚曲〉语言的形式美》一文中,观察俚曲语言的节奏、声调、句式、修辞格式(对偶、排比)等要素,发现其具备整齐美与参差美的特点;翟燕的《论〈聊斋俚曲〉语言风格的俚俗之美》讲述了该作品呈现出的俚俗之美,由于方言土语、口语化成分的广泛运用,才得以形成浓郁的淄川风味;赵志国的《从淄川方言词汇看地域文化特色》以《聊斋俚曲集》《醒世姻缘传》为参照语料,通过部分具有典型性的方言词汇,体现淄川特有的文化特色;李汉举的《关于聊斋俚曲的方言属性问题——与张鸿魁先生商榷》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聊斋俚曲方言与现代淄川方言既存在差异性,又具有一脉相承的演变与发展的关系,以此来证明俚曲的文体性质和方言属性。此类文章突出了聊斋俚曲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多样性,深入研究地方性词语、语音、语法、衬词、节奏等要素对其浓厚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的映衬,这些元素共同成就了蒲松龄文学生涯的俗文化丰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蒲学”研究成为一种国际性现象,聊斋俚曲研究也掀起了一股热潮,纵观三十年的理论成果,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如此,聊斋俚曲的学术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在此,笔者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以供参考。
大力发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聊斋俚曲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聊斋俚曲研究也应是融文学、语言学、音乐学于一体的研究。笔者归纳、分类三十年的文献发现,其研究方向已呈现学科化、体系化倾向,各个学科依托深厚的理论体系探讨俚曲的研究价值。未来,学者们应该跨学科、采用多视角甚至新视角来研究聊斋俚曲,丰富与拓展研究内容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因此,以其体式为核心,开展聊斋俚曲综合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观察其面貌,并发现更加新颖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深入开展传承艺人及表演团体的研究。非遗视域下的俚曲传承与保护研究的相关论文,在描述其艰难的生存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方面基本是大同小异,都在呼吁人才培养的急迫性、资金对传承艺人及表演团体的重要性,但作为聊斋俚曲的承载者,他们在表演俚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建构它。因此,聊斋俚曲的艺术发展史与传承艺人、艺术团体的生命史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体现着艺术践行者与艺术表演之间的双重能动性,因此,要整体性地、深入性地探讨两者间的内在关联。
重视新编俚曲剧目的研究。当代学者探讨的俚曲艺术本体,主要指蒲松龄所创作的“原创剧目”,而聊斋俚曲三百余年间的流传,为反映时代需求、紧跟人民生活潮流的新编俚曲剧目提供了持久的内驱动力。因此,在曲牌的鉴别与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制作出质量精良、符合现代审美、传播积极思想的俚曲新编剧目,既符合时代需求,寓教于乐,又能扩大受众面,实现全面推广。所以应该积极开展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的新编俚曲剧目展演活动,同时,对现有好作品也要加强理论研究。
曲牌研究的全覆盖。曲牌是聊斋俚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曲牌研究也是聊斋俚曲研究的重点。随着音乐学科理论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单个曲牌研究呈现细化、深化态势。但整体来看,研究只囿于几支使用率高、代表性强的曲牌,未能做到全面覆盖;多数文章注重曲牌旋律等音乐本体的研究,很少兼顾词曲关系;在曲牌溯源方面,很少强调衍变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因此,曲牌研究的全覆盖是学者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曲牌研究既要做到所有曲牌全覆盖,也要做到单支曲牌内部深化研究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