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根,丁 勇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贵州山水秀美、红色资源众多和民俗民风古朴,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务院201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贵州通过依托多民族文化特点,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开发”[1]。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为贯彻执行好国发2号文件,贵州省委笔省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开发山地户外运动”,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如《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和《中国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大省建设规划》,这些文件的出台为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指明了方向。“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深入人心,山地户外运动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2016年—2018年,贵州省共举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22类95项,平均每年举办47.5项赛事[3]。但是,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在贵州发展时间较短,存在旅游特色不鲜明和品牌影响力不突出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推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运用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研究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并提出优化措施,为贵州省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贵州是山的王国,全省地质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92.5%。贵州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地旅游景观受到户外爱好者的青睐,也是全国较早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省份之一。1982年,贵州省镇宁县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随后国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来贵州旅游;1997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举办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揭开了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序幕;2001年1月在安顺市黄果树景区举办了全国首届新闻记者72小时野外生存与网络挑战赛,将贵州神奇的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让世界认识了贵州山地的魅力。2008年兴义市、2009年遵义市分别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第二届山地运动会;2015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会提出将“山地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把贵州打造成为集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的产业群;2016年9月贵州成立全国首家“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以此推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同年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精心打造‘水、陆、空’山地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山地户外民族特色精品赛事”[4],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已经成为贵州省委和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体育产业。自贵州省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以来,贵州的山地户外运动产品不断丰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九个市(州)分别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山地户外赛事品牌,唱响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主旋律,促进全省旅游“井喷式”发展。
PEST分析法是通过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4个方面的因素分析、把握宏观环境,这种分析法可以对企业所处的大环境进行系统的评估。利用该分析方法对贵州山地户外运动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甄别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推动体育旅游的政策文件(见表1),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政府部门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和开拓体育旅游市场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颁布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相关政策。从政策颁布的主体单位来看,政策的出台是由多部门协作下发的,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合作壁垒,促进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积极发展。
表1 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文件
续表1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委、省政府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体现省委、省政府对于山地户外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为山地户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2 贵州省颁布的推动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文件
2.2.1 地区生产总值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个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据图1可知,2019年,贵州省全年生产总值为167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为46433元,比上年增长8.6%。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资金保障,同时经济增长对于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图1 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表
2.2.2 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
从2006年起,贵州省每年都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省内各市、州通过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本地区的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表3可知,2015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3.7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12.82亿元;2016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 5.31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
表3 2015—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情况汇总表
2017年贵州省旅游收入位居全国第二,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进入全国前三名;2018年贵州省旅游业占贵州省GDP的11.3%,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9年贵州省共接待113526.6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亿元,同比增长30.07%;2020年国庆、中秋7天累计接待游客471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3.97亿元。旅游业在贵州省第三产业中比重越来越显著。
2.2.3 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通过图2、图3可知,2015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9.64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691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86.8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6644.93元,到了2019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404.1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21402.38元,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56.3元,人均消费可支出为10221.65元。年均增长10.7%。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保持在30%以内,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上升,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人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参与山地户外运动。
图2 贵州省近年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情况一览
图3 贵州省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情况一览
2.3.1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与四川、重庆、云南毗邻,境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山地特征明显,山脉众多,地形复杂多样,素有“山的王国”“千瀑之省”“漂流之省”的美誉。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贵州喀斯特地质地貌资源丰富,毕节织金洞、安顺龙宫和全国最长的绥阳双河洞;省内河流众多,如赤水河、乌江,河面开阔,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沿线支流分布大量的水体旅游资源,具备开展水上运动的优势;省内温泉资源优质丰富,品质高端,如石阡温泉、剑河温泉和息烽温泉等,温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养生保健、康复理疗等功效。天然的喀斯特地貌优势是发展山地自行车、户外登山、越野马拉松跑、河谷漂流、攀岩和定向越野的理想之地。
2.3.2 优越的气候条件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带,平均海拔 900米-1100米左右,属于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3℃-16℃左右,一月平均气温3℃~6℃,七、八月平均气温22℃~25℃,雨季较长,阴天较多,日照较少,境内各地阴天天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贵州一年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不同季节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全年300天以上都可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和比赛,天然的高原气候条件为山地户外运动开发提供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优势。
2.3.3 厚重的人文资源
贵州是中央红军途经11个省份中转战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革命活动影响深远的省份。中央红军在贵州停留4个多月的时间,全省88个县中,68个县留有革命历史遗迹,中央红军先后取得了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和娄山关等战斗的胜利,遵义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都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影响力的革命遗址。近年来,国内的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作为“最美遵义·红色圣地”的遵义处处可见红色元素,遵义市委、市政府不断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2021年一季度,遵义市累计接待游客223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77亿元[5];贵州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茶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古夜郎文化和白酒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与原生态性。将山地户外运动与这些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开发,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体现体育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开发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2.3.4 多样性的少数民族风情
贵州省境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位居全国第3位,居住着仡佬族、水族和布依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如仡佬族高台舞狮、侗族摔跤、水族赛马和苗族上刀梯,这些民族项目极具挑战性与刺激性,同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节庆活动,如黔南水族的“端节”、台江苗族的“姊妹节”、威宁彝族的“火把节”、凯里苗族的“芦笙节”、侗族大歌、布依族鼓舞和戏剧的活化石“地戏,”这些节庆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体育元素,具有多样性与原生态性,将这些少数民族项目列为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范畴,不仅可以带动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为贵州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价值。
2.3.5 居民参与需求的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提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数民众认识到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满足人们强身健体的意愿,又能愉悦心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体育旅游消费,尤其是山地户外运动渐成为体育产业领域的消费热点。在国内,近年来山地户外运动逐步兴起,如攀岩、登山、露营、徒步、拓展、山地马拉松、自行车越野等,这些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展吸引了无数旅游者。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国际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大会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永久举办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山地户外运动为突破口,以文化、体育和旅游为契机,做好山水文章,形成了低空飞行、探险、露营和徒步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在贞丰县,围绕双乳峰和三岔河开展的徒步、露营和滑板等山地体育旅游产业吸引了10亿元以上的产业投资,游客数量以50%的速度增长[6]。
2.4.1 日趋完善的交通设施条件
贵州省毗邻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南,省会城市贵阳离周边的城市距离较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建成开通贵广铁路、沪昆高铁及渝贵铁路,形成了贵阳为中心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2-7小时旅游经济圈。贵州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每个市(州)有机场。贵州地处交通要道,交通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快捷的交通,才能吸引更多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来贵州投资兴业,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便捷的交通能及时将游客送到旅游目的地,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途带来的疲劳,提升贵州省旅游产业的质量。
2.4.2 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贵州最大的发展战略是“大扶贫和大数据”。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贵州在大数据领域快速崛起。现今,贵州已不再是工业时代的跟随者,通过建设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和大数据交易中心,开展“云上贵州”和大数据博览会以及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领跑者。由于贵州气候适宜、电力资源丰富和价格优势明显,所以最适宜建设数据中心。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华为、富士康等客服中心都选择建在贵州,移动网络也能普通百姓广泛应用。以贵州省大数据中心带动周边省份的科技建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对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环境进行PEST分析可以看出,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环境有优有劣。优表现在:国家出台相关文件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提供巨大的消费支持;互联网技术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劣表现在: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户外人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在这一大环境下,如何优化贵州山地户外运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在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发展思路,合理规划,精心布局,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弯路。山地户外运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并与市场充分融合。目前,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分署办公,体育事业主要由体育局来管理,涉及旅游部分由文化和旅游局来管理,由于两大行政部门责权不明,部门之间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导致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进而延误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今后山地户外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发挥各部门的制度优势,推动体育与旅游工作的协同发展。
山地户外运动主要依托山地资源,而山地资源丰富的景区一般距离城市较远,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要切实提升山地户外运动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国外山地户外运动发达的地区,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景区周边交通便利,为旅游者节省了时间。比如法国休闲登山小镇沙木尼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山地旅游景区,被称为“滑雪爱好者的圣地”和“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每年会有超过200万的登山滑雪爱好者和普通游客慕名而来。沙木尼小镇以登山和滑雪为核心服务,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方面双管齐下,围绕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延伸产业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整个旅游景区有着极其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所有重要的景点均通过公路、铁路、齿轮铁路、缆车以及直升机场相互连接[7]。贵州在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方面可以借鉴法国登山小镇的经验。首先,贵州省进一步优化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格局,政府适度审批山地户外运动的用地,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还可以通过合作开发经营、争取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其次,山地户外运动的活动场所一般在户外,并且项目具有危险性,对于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要求较高,比如经常参加山地越野跑的跑者,要求在越野跑道急下坡路段设置防护栏,这样可以降低安全风险,避免造成伤亡事故;最后,加强“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化的休闲产业链建设,旅游景区通过售卖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品尝特色主题餐饮等方式增强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为体育旅游爱好者提供优质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山地户外运动属于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高的一项新兴旅游项目,需要大量精通户外运动、生存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知识及安全救援的专业人才。目前,贵州省包括国内很多省份都缺少从事山地户外运动的专门人才。为了山地户外运动旅游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复合型、专业化的山地户外旅游人才。首先,加大对现有山地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政府部门应该组织相关部门与体育行业的骨干对山地户外教练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从业能力、管理水平;其次,鼓励高校做好体育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旅游职业院校做好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培养的专业人才进行社会实践,满足山地户外运动的需求;最后,鼓励旅游企业多与省内旅游院校和体育院校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有效整合体育旅游人力资源。
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塑造、品牌推广和品牌营销来建立品牌形象。贵州拥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山地资源优势,依托自身优势念好“山字经”和写好“水文章”。贵州省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的地理资源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构建“体育旅游+当地特色”的山地体育赛事旅游品牌。以晴隆24道拐汽车自行车赛、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挑战赛、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赛、毕节冷水河溯溪赛和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赛事为依托,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营销平台向旅游者进行宣传,拓展山地体育赛事品牌知名度,扩大山地户外运动的群众基础,进而提升城市影响力。
根据贵州省的省情特点,积极推进旅游+体育的模式延伸产业链,催生山地户外运动的新体系。以体旅融合发展为引领,构建“一核、六带、多点”的体育旅游新格局。一核是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为中心;六带是构建体育旅游综合运动休闲中心,打造喀斯特极限体育旅游带、红色拓展体育旅游带、民族体育旅游带、乌江水上体育旅游带、武陵康养体育旅游带、亚高原避暑冰雪体育旅游带,多点是以县为主体进行的特色旅游区的建设。
山地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漂流探险、攀岩和野外徒步等。多数旅游者对户外知识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些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户外技能的培训,很难保障户外探险的安全性。首先,国家应加强山地户外运动行业的监管,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对户外探险组织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要求户外俱乐部的领队和教练员应具户外指导员和教练员证书,还应健全户外体育旅游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户外组织的活动申报、技术人员的培训乃至教练员的等级证书进行监控;其次山地户外运动多数是在室外复杂环境下进行的,在开展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预测性,应组建山地户外救援队,成员可以由专业户外俱乐部、公安消防部门和医疗单位等组成,一旦发生山地户外事故,山地户外救援队可以及时收到信息,即刻组织开展山地救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