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钧
中国钢琴教育起步较晚,19 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时,只能给中国人带来某种“新鲜感”,而并未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学堂乐歌时期,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正式开始发展,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到了20 世纪20、30 年代,随着国外钢琴教学体系和人才的引入,以及我国青年钢琴家、教育家的出国深造,中国早期钢琴教学在音乐理论、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整体上仍然不成熟、不完善,能够用于学校钢琴教学的本土教材数量也较少,在本质上以模仿借鉴欧洲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和西方外来教材为主,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哈农钢琴练指法》及车尔尼的练习曲等。而中国本土教材则有萧友梅的《新学制钢琴教科书》、李树化的《钢琴基本弹奏法》、裘梦痕和丰子恺的《洋琴弹奏法》等,周玲荪1927 年出版的《钢琴教本》也是其中之一,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中国早期学校钢琴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定文献阅读,结合周玲荪的生平经历、思想理论,以及该教材的编写背景,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其中所体现的历史意义,在反思中发现问题,从而对当下的钢琴教材编写有所帮助和启示。
周玲荪(1893—1950),名景鉴。是中国早期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浙江海盐武原镇,毕业于县立蔚文高等小学堂,1912 年考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图音手工专修科,同吴梦非、朱稣典等人一样,都为李叔同的弟子,受到李叔同的深刻影响,周玲荪在音乐、美术两方面都很有造诣。1915 年周玲荪从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毕业,进入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担任编辑。1918 年,在李叔同的引荐下周玲荪进入了南京高等师范艺术系担任主任一职,并兼任附中的音乐教师。
图1 周玲荪像
周玲荪于音乐方面的贡献首先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20 世纪初,中国本土的钢琴教育发展刚刚起步,当时从事音乐教育的大多为传教士、外籍音乐家或是早期归国的留学生们,在教育体系、内容上深受西方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的钢琴教育艰难而顽强地发展着。而周玲荪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始终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他编写了一系列的音乐教材,如《中等学校乐理唱歌合编》①周玲荪:《中等学校乐理唱歌合编》(全二册),商务印书馆,1933。《高中唱歌集》②周玲荪:《高中唱歌集》,商务印书馆,1933。《风琴练习曲集》③周玲荪:《风琴练习曲集》,商务印书馆,1935。《钢琴教本》④周玲荪:《钢琴教本》,世界书局,1947。等等,涵盖了乐理、唱歌、钢琴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涉及钢琴初学者、初中、高中、师范学校等各阶段,可见周玲荪专业能力之强。这些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保留了西方音乐教育的特点,重视乐理、技巧等知识层面的学习。同时,为了使课程丰富而有序,周玲荪将乐理、歌曲、技巧三者相结合,在歌曲学习中培养知识和技能,并设置课后习题进行巩固。当然,这些教材的编写也与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标准相应,符合我国音乐教学的需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材匮乏的问题。
周玲荪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1920 年,中华美育会的机关刊物《美育》杂志创刊,周玲荪成为该刊的编辑之一。他十分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以及美育的问题,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如《教授音乐应该怎样?》⑤周玲荪:《教授音乐应该怎样?》,《美育》1920 年第1 期,第16 ~22 页。《新文化运动和美育》⑥周玲荪:《新文化运动和美育》,《美育》1920 年第3 期,1 ~16 页。《美感与教育》⑦周玲荪:《美感与教育》,《美育》1920 年第6 期,第19 ~22 页。等,对美育与家庭、社会、政治、一般教育和实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指出普通学校设立音乐科应当以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道德、舒畅学生血气、振刷学生精神为宗旨。
周玲荪理论和实践并重、教育和美育并举的理念是当时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周玲荪以其专业的知识,为当时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努力创作、编写中国本土音乐教材,还重视、强调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
周玲荪的《钢琴教本》编写于1927 年,在20 世纪20 年代,中国的钢琴音乐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探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滚滚热潮,对于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19 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功建立,其内设置了钢琴、提琴、古琴等专业;同年,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成立,其主要课程包括普通乐理、和声、作曲、钢琴等等;1920 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创办,萧友梅任音乐科主任,杨仲子为钢琴专业教师;1927 年我国第一所独立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专”成立,在其教学组中便设有理论作曲、声乐、小提琴、钢琴4 个专业。上海“国立音专”的创办,为我国培养出了第一批优秀、专业的钢琴家,如: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等人。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正式训练期间,达到了较高水平的演奏效果,并成为这一时期国内影响较大的钢琴演奏家。由此可见,20 世纪20 年代钢琴音乐教育广受重视并获得了兴盛的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国内可供采用的钢琴教材十分稀缺,这一时期多以翻译、沿用国外钢琴教材、钢琴理论书籍为主。例如学堂乐歌代表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便从日本带回了各种音乐教科书以及拜厄与车尔尼的初级钢琴练习曲集、《哈农钢琴练指法》《小奏鸣曲集》等钢琴初级教学主要教本,为后来的钢琴专业教学提供了基础练习。1927 年,缪天瑞翻译了J.列文原著的《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极大地帮助了正在起步的中国钢琴教育事业,成为当时教学的主要参考书目,在国内广为流传。在此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家也逐渐摸索出了中国自己的钢琴教学方法及理论,并着力于编写、出版属于本国的钢琴音乐教材。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便是这一时期钢琴音乐本土教材的代表之作,周玲荪本人也在教本“编辑大意”中点明:“目今各校备有钢琴者,已极普遍常为缺乏琴书,未能使多数人均可练习。编者有鉴于是,特参酌欧美新出钢琴书数十种,并就二十余年来之教授经验,编辑是书,以应需要。”
现以周玲荪1947 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钢琴教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书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解读,以呈现出此位音乐先驱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钢琴艺术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该书的“编辑大意”中作者将编写该书的原因,全书的宗旨、内容、方法、特点以及所列入乐曲的来源等分成八个部分进行分点概述,令读者对该书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全书共分为三十二章,第一章仅用简短的九行字便精炼地概括出弹琴时身体各部位应注意、保持的正确姿势,其中还涉及指甲的修理、脚的着落等,为弹琴之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入门步骤与初学关键。第二章至第三十一章不仅将普通乐理概括在内,还涵盖了指法练习及若干练习曲,其内容之丰富、领域之广阔皆令人叹啧。就连周玲荪本人亦自夸:“故用此书为教本,可不另用乐典课本。若用此书为自修课本,则无师亦可自通。”第三十二章的曲目选用了世界名家的作品,如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作品收录体裁甚广,有器乐独奏曲、声乐歌曲、舞蹈曲等等,可令学琴之人在掌握基础练习后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与研究。综合分析周玲荪的《钢琴教本》,此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图2 《钢琴教本》(1947 年,世界书局出版)封面及目录
第一,章节排列由浅入深。《钢琴教本》的第一章为“身臂手及手指之姿势”,以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告诉大家如何在弹琴时保持正确的手臂、手腕、手指等各部位的姿势。第二章“键名及指法”,为初学者介绍钢琴各键的分布及如何运指等,书内图文并茂,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见图3、图4)。第三章至第三十一章分别介绍了乐理的基础知识,从音符的时值,到复音、本位记号、变记号等内容的学习,再到短音阶各调的练习、半音阶和装饰音阶的练习等,其内容材料的排列无不突显出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规则特点。周玲荪本人于“编辑大意”中也表明,书中材料如此排列,目的在于“俾学者得获循序渐进之益”。
图3 键名图①图3 ~图8 均出自周玲荪:《钢琴教本》,世界书局,1947。
图4 指法图
第二,曲谱乐理相互联络。《钢琴教本》中每章均有指法练习及若干练习曲,在曲谱与乐理相关联之处,说明极其详细。如第四章“音符之价值及时间”,不仅介绍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各自时值,还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充分的说明,并用算式图简述之。在该章的音符练习曲谱中,周玲荪也是围绕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作详细说明,让学习者在数全音符时长时以“1、2、3、4,四数数之”,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则以此类推。另外,周玲荪还结合曲谱对其中所呈现的小节与小节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见图5)。曲谱与乐理的紧密联络,有利于弹琴之人在学琴时做到融会贯通,得豁然开朗之感。
图5 练习讲解图
第三,师生共奏乐曲颇多。周玲荪在《钢琴教本》中增加了许多教师、学生的合奏部分,这在当时的背景下,实为一突破性的壮举。周玲荪自身也肯定地说:“本书尚有一特点,即多数教师与学生合奏之乐曲。学生初习钢琴,弹奏极为单纯,得教师伴奏复音,大可提高兴味。教师用此教材,传授学生,既得引人入胜。”由此可知,周玲荪加入师生共奏之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令学生学习钢琴时增添更多趣味,也更有利于教师的手手相传,对教师教授能力的提升,对师生二人情感的联系也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在这些乐曲中,周玲荪对教师、学生各自弹奏的部分作了详细的标明(见图6、图7)。另外,仔细分析此类乐曲可知,其中收录的歌曲有各地的民歌,如英国曲、苏格兰曲;也有抒情的小曲,如摇篮曲、家庭曲等。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主题钢琴曲的演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弹琴技巧,还有益于学生对各类型钢琴作品的把握。
图6 师生共奏谱(1)
图7 师生共奏谱(2)
第四,名家名作种类繁多。周玲荪于《钢琴教本》第三十二章“钢琴名曲选”标题下沿说到:“钢琴名曲,汗牛充栋。若Mozart,Beethoven,Haydn,Mendelssohn 等名家,各有专辑。但乐谱深奥,不易练习,又曲节大都极长,欲习一曲,非经数月工夫不能熟。设初学者,不加选择,骤然习之必至困难从生,反碍进步。本章所选之曲,均系世界名著,曲情优美,长短适宜,且种类甚多。凡独奏曲,联奏曲,进行曲,舞蹈曲等,各式皆有。可以自修,可作课室教材,又可为音乐演奏会材料。”也就是说,考虑到世界名曲虽多如牛毛,但结合乐曲篇幅、乐曲难度来看,却大多都不适合初学者练习。因此,周玲荪于《钢琴教本》中所收录择取的均是长短合宜、难度适中同时又旋律优美、风格多变的乐曲。如《塞维尔耳之理发师》 《排列队伍》 《较短的沙那达独奏曲一》《较短的沙那达独奏曲二》 《维也纳变奏曲》与二人联奏曲《柏格斯万岁》等等。此类乐曲较适合初学者的学习程度,有助于提升演奏技巧,并适用于不同的演奏场合。
周玲荪《钢琴教本》的拔萃之处并不止于此,为了方便学者阅谱时遇不明了之名词能够一翻即得,周玲荪特意将钢琴谱上所运用到的名词全都附录一表,缀于该书末端,取名为“钢琴谱应用名词表”(见图8),为每一名词既标明了所属哪国语言,又注明了它们所表示的具体意思,十分便于学习者的理解与掌握。
图8 《钢琴教本》钢琴谱应用名词表
总的来说,周玲荪的《钢琴教本》集众多长处于一身。在当时本土钢琴教材缺乏的时代,该书的出版无疑为我国的钢琴事业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也为每一个学琴之人给予了莫大的帮助。《钢琴教本》的诞生,亦反映出我国已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钢琴教学经验及理论,并逐步助力于编写、出版属于本国的钢琴音乐教材。周玲荪所编著的《钢琴教本》便是这一时期钢琴音乐本土教材的优秀代表之作。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标准和参照,一本质量好的教材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而一本质量差的教材则有可能遏制教育的进步。20 世纪初,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我国无论是学校音乐教育还是钢琴教育都处于艰难的萌芽期,一本适合中国学生的本土教材的出版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周玲荪的《钢琴教本》能够结合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和模式的特点,融合基本乐理、技巧练习、乐曲练习等内容,挑选适合中国钢琴初学者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当时学校钢琴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参考周玲荪《钢琴教本》的编写特点,分析其中的教学内容,对当下基础钢琴教学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周玲荪《钢琴教本》(1927 年)的出版意味着中国本土钢琴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和质量。周玲荪的《钢琴教本》是一本适合钢琴初学者的基本教材。该书的一、二两章仔细地介绍了弹琴时的体态姿势、指法等基本问题,紧接着又对音名、唱名、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符时值、音阶等基本乐理进行了教学,每一章还配有相应的技巧练习,在最后一章又挑选了一些名曲供学生演奏练习。在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学校钢琴教学的体系并不完善,从整体上仍以西方教学体系和模式为主,所流行的教材也大多为西方的钢琴教学用书。为了促进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当时很多音乐教育家编著了许多有价值的钢琴教材,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便是其中之一,该书包含了基本乐理问题的讲解、基本技能的练习、课后巩固练习以及名曲选集的拓展等一系列完整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钢琴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推动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若是从现代钢琴教育的角度来看,该书中的许多内容稍显浅显,技巧和难度并不强。但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玲荪能够灵活运用西方钢琴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其编著成系统而完善的教材,符合当时钢琴教育的需求。正是有如周玲荪《钢琴教本》一类的教材的存在,我国学校钢琴教育才能够在不断的完善中发展和进步。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说,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为钢琴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受这一教材影响的学生,又能反过来有志于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钢琴教材的编写、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
第三,该书的出版为后世钢琴教材提供了借鉴价值。从整体上看,周玲荪《钢琴教本》的编写是其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折射出了当时钢琴教育的基本情况。该教材是我国较早编著的教学用书,因此仍然以西方的理论、技巧等为主,曲目也多为西方乐曲,而较缺乏中国民族性的内容。后世的音乐教育家正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了我国钢琴教材的编写。
周玲荪《钢琴教本》的编写,既有其优点,又有不完善之处,我们应当学习其编写过程中先进的理念,补充其中的不足之处,编著适合我国学生使用的基本钢琴教材,这对推动当下钢琴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关注基本练习教材的编著。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钢琴教学初级用书来看,仍以西方教材为主,《拜厄钢琴基本教程》《哈农钢琴练习法》《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等依旧是钢琴教师在为学生打基础时的首选用书。由此可见,我国钢琴初级教材的编写是不够完善的。有些教师或许会选择《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但它的难度并不适合从未接触过钢琴的初学者,对于钢琴基本知识的普及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20世纪初尚有《钢琴教本》等高质量的教材出现,何况是教育如此发达的21 世纪?我们更应当重视钢琴基础教材的编著,关注到各个阶段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得我们钢琴教育有所进步。如今众多出版社也迎合家长和学生的喜好,发行的钢琴教材五花八门,但一是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一些教材不具备专业性,而以教材的外观来吸引儿童注意,长此以往,钢琴教育将危矣!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如周玲荪《钢琴教本》等编写的特点和理念,关注我国钢琴教材的基础建设,从而推动当下钢琴教育的发展。
第二,突出教材中的“中国特色”。周玲荪《钢琴教本》中以西方练习曲和乐曲为主,所缺少的就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在当下的钢琴教材编写中更注重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挑选,除此之外,教学中不仅要涉及西方调式音阶的科普和练习,还要普及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相关知识,突出“中国特色”,发展适合我国教学基本情况的教材。
第三,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以周玲荪所著的教材为代表,可见20 世纪初钢琴教材的编写有着较强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从入门的指法到专业的钢琴曲训练,教学对象从初学者到专业学生,对不同等级、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对应要求。如其《钢琴教本》一书,从前几章的坐姿、指法、键名,到最后三十二章经典曲目的训练,内容层层递进,对学习者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现如今的钢琴教材所欠缺的,如今市面上流行的钢琴教材更加注重“专业性”,强调技能技法的专题训练,比如各个版本的幼儿简易钢琴教程、各级各类的钢琴考级教材等。这些书目虽层出不穷,但各个知识、技能的传达过于零碎,使许多初学者摸不着头脑,也使教师在一节课上需要使用乐理、手指练习、乐曲练习等多本教材进行教学,极大地加强了教学难度。因此,现下钢琴教材的编写应当注重“系统性”,即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单元中,涉及相关的乐理知识、配套的手指训练等等。除此之外,用于学校钢琴教学、专业钢琴教学的教材也应该设计不同的内容,教材内容是否具备系统性,是教学质量能否达到最优的重要标准。
20 世纪初,钢琴音乐在中国仍然处于蓄势未发的状态,在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领域尚有待开垦,此时出现的萧友梅、李树化、丰子恺、周玲荪等人,如同第一批拓荒者,从丰富的理论探索到钢琴的创作和教学,以及演奏法论著的撰写,这一系列音乐成果在中国近代史中皆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意义。本文以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周玲荪个人经历及其音乐贡献,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该钢琴教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
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作为20 世纪早期钢琴音乐本土教材的代表之作,它的诞生说明我国在钢琴教学及理论上的进步和发展,以它为代表的一批教材的出现解决了我国可用钢琴教材缺乏的燃眉之急。此外,该书的编排非常适用于当时的钢琴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内容涉及乐理知识普及、基本技巧训练等多个方面,既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也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可谓集众家之长于一身。通过对该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对当下钢琴教材的编写有所反思:什么样的教材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适合使用什么样的教材?不同场合、不同专业所用的教材能否相同?教材是教学得以实施的主要凭借,是最直接体现学科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思想的科学范本,因此,我们应当从现实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关注我国钢琴教材的基础建设,注重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基础性” “民族性” “系统性”的体现,使钢琴教材不只是技能的承载者,更是思想的传递者,以此推动我国钢琴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岁月荏苒,薪火相传”,这些先辈音乐家们于钢琴音乐的“荒原”中所开垦出的肥沃土壤,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学子,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教育之花。他们创新严谨的治学精神,热情奉献的高尚品质,于钢琴艺术领域所做出的丰硕成果理应被我们铭记于心、牢记于怀。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行走过的足迹,学习与追寻这些教育文献和教育思想,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本文以周玲荪的《钢琴教本》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既是缅怀周玲荪等音乐先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钢琴艺术所做出的重大成就与突出贡献,亦是希冀借此契机能够为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