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脱贫县中医医院运行效率动态分析

2022-11-12 06:15:08肖梦熊杨永生郑格琳许艳燕
卫生软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医院生产率

肖梦熊,廖 翠,杨永生,郑格琳,许艳燕,韩 飞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持续出台了促进脱贫县中医医院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措施。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2021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3个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脱贫地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办发﹝2022﹞5号)指出,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2﹞3号)指出,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 围绕脱贫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原中央苏区等地区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加强基本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设备。

中医药领域在健康扶贫、中药产业扶贫、疫情防控等方面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为脱贫地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防止“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仍需要引起重视。本研究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脱贫县中医医院运行效率进行探析,为下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6-2020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中2016-2020年相关数据以及CNKI检索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本文采集的数据是指脱贫县政府办县级中医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的相关数据,不包括市辖区中医医院的数据。剔除无效数据,提取2016-2020年全国608家脱贫县中医院作为样本数据,主要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其中东部2个省份(海南、河北),中部8个省份(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吉林、山西),西部11个省份(甘肃、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陕西、四川、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云南、重庆)。

1.2 方法

1.2.1 Malmquist指数法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医院运行效率进行动态分析,衡量医院在不同时期多个投入产出决策单元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又称为TFP指数,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技术变化指数反映技术水平是否有所进步[2];综合效率变化指数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反映了在一定的投入条件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能力,以及实际发展规模与最优发展规模之间的差距[3]。当各项指数大于1时,表示同上一时期相比医院的运行效率有所增加;小于1时,则有所下降;等于1时,则没有发生改变[4]。

1.2.2 统计学分析法

将数据录入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方法及东、中、西部比较分析法等。

1.2.3 指标选取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的文献查询,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的代表性以及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拟选取了16个指标作为效率评价的指标。再通过多次征求专家意见,最终选取了8个指标作为效率评价的指标,其中投入指标4个: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人)、实有床位(张)、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台);产出指标4个:总诊疗人次数(人)、出院人数(人)、负债(元)、总收入(元)。

2 结果

2.1 脱贫县中医院投入产出指标的具体情况

2016-2020年,608家脱贫县中医院在投入产出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投入方面,2016-2020年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实有床位数、房屋建筑面积、万元以上设备台数的年均增长分别为9.22%、7.36%、11.85%、18.00%;但是脱贫县中医医院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县级中医医院的增长幅度(7.36%、5.93%、8.99%、14.54%),提示在“十三五”脱贫攻坚时期,国家加大了对脱贫县的中医资源投入,推进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1。

在产出方面,2016-2020年脱贫县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负债、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2%、4.32%、20.55%、14.24%,与县级中医医院年均增长率相比(分别为1.70%、2.41%、14.84%、11.39%),脱贫县中医院的增长幅度也高于县级中医医院的增长幅度。从数据来看,脱贫县中医医院的产出效率高于县级中医医院的产出效率,但同时发现脱贫县中医医院负债率增长明显高于县级中医医院,提示脱贫县中医院存在着债务风险问题。见表1、表2。

表1 2016-2020年脱贫县中医院投入产出具体情况

表2 2016-2020年全国县级中医医院投入产出具体情况

2.2 各年份Malmquist指数结果分析

表3为2016-2020年我国脱贫县中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TFP)及各年份Malmquist指数分解情况。我国脱贫县中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1.02,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上升2%。其中,2018年以前呈下降趋势,2016-2017年、2017-2018年TFP指数分别下降0.8%和1.4%;2018年后脱贫县中医院运行效率有所提高,2018-2019年、2019-2020年TFP指数分别上升5.2%和5.4%。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一步分解,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年均值为1.024,上升2.4%。其中,2017-2018年下降5.9%,2018-2019年上升9.8%;2016-2017年、2019-2020年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分别上升了2.7%、3.6%。

表3 2016-2020年各年份Malmquist指数情况

2016-2020年综合效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为0.996,下降0.4%。其中,2016-2017年、2018-2019年下降幅度分别为3.4%、4.2%,其余2年分别上升4.8%、1.7%。对综合效率进一步分解,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0.997,下降0.3%,其中只有2019-2020年有所上升,其余年份都在下降。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为0.999,下降0.1%,其中2016-2017年、2018-2019年下降幅度分别为3%、3.4%,其余2年分别上升了5.2%、1.1%。

2.3 各省份Malmquist指数分析

2016-2020年,全国21个省份脱贫县中医院Malmquist指数分析见表3。全国21个省份中,有7个(占比33.33%)省份脱贫县中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小于1,处于下降状态。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降幅度为10.2%。14个(占比66.67%)省份脱贫县中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大于1,处于上升状态。

从下降的7个省份中进一步分析,单纯由技术衰退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有甘肃、新疆、云南3个省份;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衰退共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仅有江西省。对综合效率进一步分解,受纯技术和规模效率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下降的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2.4 东、中、西部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从东、中、西部地的TFP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7、1.03、1.01,均有所增长,东部有2个省份脱贫县中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大于1;中部有2个(25%)省份县级中医医院TFP指数小于1,有6个(75%)省份脱贫县中医院TFP指数大于1;西部有5个(45.45%)省份的脱贫县中医院TFP指数小于1,有6个(54.55%)省份的脱贫县中医院TFP指数大于1,呈现出东部脱贫县中医院运行效率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见表4。

表4 东、中、西部2016-2020年各省份Malmquist指数变化情况

3 讨论

3.1 我国脱贫县中医医院服务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2016-2020年21个省份608家脱贫县中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2,上升了2%,我国脱贫县中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TFP)总体呈上升趋势,没有出现明显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问题,提示脱贫县中医医院在国家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以及定点帮扶医疗技术下沉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达到了不断提高运行效率的目标。

3.2 脱贫县中医医院服务效率受规模影响不明显,未达到最优发展规模,且存在债务风险

2016-2020年脱贫县中医医院Malmquist指数分析显示,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为0.999,下降0.1%,脱贫县中医医院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但没有影响到运行效率的提升,提示脱贫县中医医院服务效率受规模扩张影响还不明显,仍有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2016-2020年脱贫县中医医院的负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55%,比县级中医医院的负债年均增长率(14.84%)高出5.71%,提示脱贫县中医医院存在债务风险问题。因此,脱贫县中医医院要在发展中合理地探索最佳发展规模,既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地扩大规模,提升规模效应,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持续盲目扩大规模造成医院整体效率的降低而带来的风险。

3.3 技术进步是推动脱贫县中医医院运行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

2016-2020年我国脱贫县中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上升2%,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大于1,年均上升2.4%,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年均值下降0.1%,我国贫困县中医院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变化指数有较大的协同性,提示脱贫县中医医院运行效率的上升主要靠技术进步变化的推动,受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小。技术进步水平反应了基层的医疗卫生技术发展水平,与基层的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等密切相关[5]。但是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若单纯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是有限的[6]。因此,脱贫县中医医院应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医院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依靠管理与技术两条腿走路,扩容与提质增效并进,才能助推脱贫县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3.4 脱贫县中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不同区域来看,2016-2020年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为1.021~1.121,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为0.975~1.116,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为0.898~1.1163,东、中、西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7、1.03、1.01。从分解指数来看,东、中、西部的技术变化指数分别为1.08、1.02、1.02,不同区域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投入产出效率与中部地区接近,提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西部地区正在努力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追赶中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在持续加大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合理探索规模发展,进一步地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对口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脱贫县中医医院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随着政策的过渡,脱贫县中医医院管理者需要打破过往的“扶贫”思维,加快由“输入灌输型”向“自我提升输出型”转变,强调自身能力提升,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注重自身人才培养,推动脱贫县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中医院生产率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赵县中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1:38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决策(2022年7期)2022-08-04 09:24:20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4:04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2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6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