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张许来 张爱国
梦的威胁模拟理论指出,梦具有生物适应性功能,通过在梦中反复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威胁性事件得出适合的应对措施,提高生存能力[1]。研究[2]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梦威胁模拟水平显著增加,包括幻觉、妄想等在内的阳性症状越严重,其梦的威胁模拟水平越高。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习惯性模式[3]。敌意归因偏向是一种负性的归因方式,个体在中性或模棱两可环境下对他人给予过度敌意的评价[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更加明显,且与偏执症状明显相关[5-6]。目前关于敌意归因偏向与梦威胁模拟水平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敌意归因偏向、精神症状与梦的威胁模拟水平之间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因精神分裂症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精神科诊治的患者68例纳入患者组,平均病程36(12,72)个月;年龄18~47岁,受教育年限9~19年。选取70例本院及周边社区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居民为对照组(已排除罹患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一级亲属有精神障碍者),年龄18~49岁,受教育年限9~18年。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研究对象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HSY-IRB-YJ-LWTG-LH001)。
1.2 患者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7](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②处于疾病发作期;③年龄18~50岁,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或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罹患神经系统疾病;②病情危重;③酒精或药物滥用;④因其他原因不能完成量表测试的患者。
表1 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3 方法
1.3.1 梦威胁事件问卷(dream threat questionnaire,DTQ)[8]该问卷是根据Revonsuo的梦威胁量表(dream threat scale,DTS)[9]改编而来。李慧等[8]用此量表在国内用大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9,分半信度为0.872,验证性分析提示模型结构合理,跨样本一致性和区分效度也较好,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10个项目,按“0、1”计分,评分越高,梦的威胁水平越高。
1.3.2 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the Chinese version of ambiguous intentions hostility questionnaire, AIHQ-C) 该问卷英文版是由Combs 等[10]编制。陈学全等[11]用该量表在国内进行了测试,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有15个负性事件场景,每个场景有5个题目,共75个题目,该问卷由自评和他评两部分组成。统计变量为各个场景的敌意偏向分、责备偏向分和攻击偏向分以及相应的总分。评分越高,敌意归因偏向越明显。
1.3.3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12]用于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包括33个项目,按1~7计分。统计变量包括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评分越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越严重。
1.4 资料收集 2名精神科医生通过与入组被试者面谈,对PANSS及AIHQ-C的他评部分进行评分。要求2名精神科医师评定PANSS及AIHQ-C的内部一致性均达到0.85。DTQ、AIHQ-C的自评部分由2名经培训的心理系研究生发放,问卷由研究对象独立完成,现场统一收回问卷。
2.1 两组对象各量表评分比较 患者组PANSS总分(81.73±14.14)分,阳性症状(20.26±6.77)分,阴性症状(18.08±8.37)分。患者组DTQ评分、AIHQ-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TQ评分与AIHQ-C各项评分比较(分)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TQ、AIHQ-C评分与PANSS评分间的相关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TQ分与敌意偏向总分、责备偏向总分及攻击偏向总分呈正相关(P<0.05);敌意偏向总分、责备偏向总分及攻击偏向总分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TQ分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95,P<0.001),与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272,P=0.025)。
表3 患者组AIHQ-C评分与DTQ评分和PANSS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分)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梦威胁水平、敌意偏向与阳性症状的分层回归分析 根据中介检验的方法[13],第一层,以敌意偏向总分为因变量,阳性症状分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显示,阳性症状可有效预测敌意偏向总分的大小。第二层,以DTQ分为因变量,阳性症状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症状分具有正向预测DTQ分的作用。第三层,以DTQ分为因变量,以阳性症状分及敌意偏向总分为自变量,结果显示敌意偏向对DTQ分亦有正向预测的作用。当敌意偏向总分进入第三层后,整个方程的解释力从第二层的17.8%上升到30.1%,增加了12.3%,且阳性症状分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见表4。
表4 精神分裂症患者梦威胁模拟水平在敌意偏向和阳性症状上的分层回归分析
根据梦的威胁模拟理论观点,现实生活中体验的危险事件越多,梦威胁模拟系统越容易被激活[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梦的威胁模拟水平得分高,且与其阴性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威胁性梦。上述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2,15]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梦威胁模拟系统被激活的现象,可能与其遭受的童年创伤、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睡眠障碍及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有关[16-18]。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每个场景下的敌意偏向分、责备偏向分及攻击偏向分均较对照组高,这与相关研究[19-21]结果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与阳性症状如妄想、偏执有关[22-24]。一项调查分裂症患者有关偏执症状的研究[25]显示,合并偏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敌意归因偏向更显著。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症状与敌意归因偏向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预测敌意归因偏向的大小。上述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偏执的思维模式及妄想内容增加了其对外界的敌意、责备及攻击的倾向性。提示临床工作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降低敌意归因偏向的过程中,对其偏执的思维模式进行认知治疗。
梦的威胁模拟理论指出梦的威胁模拟系统的激活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梦具有保护作用[26]。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组的敌意偏向总分、责备偏向总分、攻击偏向总分均与梦的威胁模拟水平呈正相关,即敌意归因偏向越明显,梦的威胁模拟水平越高,梦的威胁模拟系统越容易被激活。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梦的威胁模拟系统的激活可能并不具有保护作用,而是一种病理性的过度激活,其可能增加患者的攻击偏向及社会危害性。敌意归因偏向反映了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过度的判断,容易将他人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不怀好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对敌意归因偏向有影响[27],即阳性症状越严重,敌意归因偏向越明显,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研究[28-29]发现,刺激额叶皮质及提高患者额叶的脑电复杂度时,均会影响认知加工过程,此外,额皮质具有将接收信息转化为情绪以及调节情绪的作用[30],而归因偏向及梦威胁模拟系统均涉及额皮质[31-32]。在对外界过度的敌意、责备及偏向的基础上所体验到的事件进入额皮质后,影响个体的情绪加工过程。进一步刺激并激活梦威胁模拟系统。提示敌意归因偏向与梦威胁模拟系统的过度激活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需指出的是,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症状能预测敌意归因偏向大小、敌意归因偏向能预测梦威胁模拟水平的高低。中介分析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在阳性症状与梦威胁模拟水平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纵向研究证实阳性症状对梦威胁模拟水平的影响是否由敌意归因偏向介导所致。
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梦威胁模拟系统被显著激活,更易于出现敌意归因偏向。需指出的是,本研究亦存在不足。本研究仅为横断面研究,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纵向了解梦的威胁模拟水平与敌意归因偏向及攻击行为的关系,并结合颅内脑影像学技术,探讨梦威胁模拟系统及归因方式的神经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