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洁 陈小利 靳玉萍
患者,53岁,男性,因“枕骨缺损13年,头痛1年加重伴呕吐14天”入院。患者于13年前无意中触及右侧枕骨凹陷(直径约1 cm),定期复查头颅CT发现枕骨凹陷处的骨质逐渐吸收形成缺损并向周围进行性增大,枕部皮肤塌陷伴颈部旋转不能;颈部CT见颅颈交界区骨质疏松,椎体和附件变形。约5年前患者后枕部颅骨缺损范围扩大,颈椎骨质溶解进行性加重,从寰椎枢椎开始自上而下,自棘突椎弓开始自后向前(见图1)。近1年患者开始逐渐出现头痛,两周前头痛加重伴呕吐、眩晕,头颅CT提示气颅症,当地医院予以右侧乳突区颅骨缺损处用枕部肌肉填塞修补,效果欠佳,术后颅内积气进一步增多,遂以“特发性骨溶解症、颅内积气(气颅症)”转入我院。入院后行“颅骨活检+自体组织修补术”,术后病理: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手术前后积极给予护理干预。
1.1 第一阶段(入院至术前护理) 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导致强迫体位,Barthel评分[1]40分,为重度依赖;患者Caprini评分[2]4分;患者情绪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3]60分。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予以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后患者SAS评分50分,焦虑状态减轻。根据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选择基本预防和物理预防,指导患者锻炼卧位防栓操,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超提示血流通畅,暂未见明显血栓。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麻醉方法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了解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的因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患者术前频繁呕吐,提供充分的热量和蛋白质,静脉补充电解质。
1.2 第二阶段(术后 0~5 d)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二便通畅。体位护理时取平卧位,轴线翻身,夜间睡眠及坐起时佩戴颈托以免颅颈交界区不稳定导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Barthel评分45分,自理能力中度依赖,较术前有所好转。患者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缓泻剂。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技术,保持外耳道清洁,嘱患者勿用力咳嗽,防止颅内压骤升。血红蛋白由118 g/L降至110 g/L,与营养科协作,合理搭配膳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Caprini评分[2]6分,每日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两次,指导患者床上主动运动。术后颅内积气好转,顺利出院 (见图2) 。
1.3 第三阶段(出院指导) 制定个体化出院指导及居家护理方案,叮嘱患者注意头部活动,指导正确使用颈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安全护理知识,应注意保护颅骨缺损部位的安全;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时轴线翻身,预防压力性损伤;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剧烈打喷嚏;饮食上应避免食物过硬发生生理性骨折,给予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跟踪随访,告知复诊的时间和地点,保证按时复诊,以了解病情进展。
1.4 第四阶段(出院随访) 出院后一周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月一次电话随访,针对性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居家护理知识。随访时需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强化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帮助患者疏导负性情绪,激发其对生活的乐趣及信心。患者出院后4周内未出现头痛及呕吐现象,能正确使用颈托,保护颅骨缺损部位安全,掌握居家护理知识。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焦虑情绪, SAS评分[3]为31分,患者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注:A为后颅头皮外观;B为术前骨窗重建;C为骨窗CT影像。
注:A为术前;B为术后1周;C为3周颅内积气情况。
特发性骨自溶症为一种临床罕见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该病可有骨溶解、肢体功能障碍、乳糜胸等表现,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4]。该病以青年为主,溶骨的起病早期通常无显著症状或表现,后期随着骨缺失的积累,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病理性骨折[5]。肩胛带骨是最常受累的病变部位,好发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骨盆、肩胛带、四肢、胸腔及脊柱,偶有颅骨受累的病例报道。
目前,静止期或活动期的特发性骨自溶症均无特别理想的治疗方案,通常以联合的综合治疗为主,辅以对症及支持治疗[6],主要治疗原则为抑制骨吸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本例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该例患者颅骨缺损范围逐渐扩大,颈椎骨质溶解进行性加重,影响头颈部活动,颅颈不稳定会导致颈髓损伤,在护理方面除了日常的心理疏导外,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安全护理及生活护理极为重要,特别是保持颅颈交界区的稳定,防止颈髓损伤;还需做好营养支持、疼痛管理。患者以卧床为主,活动量少,需警惕发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导致的致死性并发症,以及废用性综合征、皮肤压力性损伤等[7]。
综上所述,特发性骨自溶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护理评估应贯穿该病整个护理实施过程,从而正确有效地实施综合性护理,减少甚至预防护理相关不良事件,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