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金菊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600)
胎盘前置为产妇常见的并发症,当产妇患有胎盘前置时,其妊娠晚期出现大出血的几率显著上升,进而导致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受到了较大的威胁[1]。由于胎盘前置产妇病理的特殊性,产妇多接受剖宫产术,剖宫产可迅速结束分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较小,为胎盘前置产妇选择几率较高的分娩方式[2-3]。有关资料显示,给予胎盘前置产妇一定的护理与干预,可提升其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产妇发生不良分娩的几率,为产妇提供更加完善的分娩体验[4]。但常规护理效果较差,产妇满意度与依从性较低,胎儿分娩结局未能得到有效缓解。针对以上特性,医护人员提出了全新的护理方法,即优质围术期护理,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5]。但该护理方法的资料与记录较少,难以提供临床查阅,不利于后续实验的开展[6]。为此本文将80名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妇纳入试验,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与分析每组护理方法的效果及价值,并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为保障研究顺利开展,降低对我院的影响,在与院方多次商讨后,最终将研究起止日期定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并选取80名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组(甲组、乙组)。甲组产妇信息如下:产妇年龄区间为25~36岁,均值(30.50±2.32)岁,平均孕周为(36.50±1.80)个月,产妇体重均值为(59.00±3.12)公斤。产妇分娩情况如下:24人为初次分娩,16人为再次或多次分娩;乙组产妇信息如下:产妇年龄区间为25~37岁,均值(31.00±2.28)岁,平均孕周为(36.00±1.73)个月,产妇体重均值为(59.50±3.03)公斤。产妇分娩情况如下:19人为初次分娩,21人为再次或多次分娩,比对两组数据可知,组间数据差异较小(p>0.05)。
参研标准:①实验严格按照伦理规范与要求开展,同时取得了本院与伦理委员会的实验授权。②参研产妇均已成年,且年龄范围为25~37岁,神志清醒,并无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不需他人作出决定。③产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胎盘前置。
排除标准:①产妇临床资料缺失,不能提供临床参考与查阅。②产妇身体素质较差,且有重大疾病史、如患有白血病、心脏病或肾衰竭等,对本组实验不耐受。
实验终止标准:①产妇依从性与配合度较差,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并对后续实验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阻碍。②产妇自愿退出本实验,并签署了退出实验申请书。③实验开展与进行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医疗事故,对产妇与胎儿生命造成了一定威胁,及时终止实验。
甲组:给予甲组产妇常规护理与干预,如镇痛护理、用药护理(监督与指导合理用药)、生命体征监测等专业性较低的护理措施。
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对乙组产妇进行优质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
(1)手术前
①记录产妇自身状况与既往病史,并将其整理为电子档案。医护人员应加强与产妇沟通交流的频率,询问并记录其患病史,判定产妇的健康状况及是否可以接受剖宫产,并将所得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方便后续查阅与参考。
②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增强其对剖宫产的信任程度。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胎盘前置产妇对剖宫产的流程、注意事项等了解较少,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见,进而导致其配合度与依从性较低。不利于后续分娩与护理的开展。因此医护人员应在产妇分娩前给予其一定的宣教与科普,使其明确剖宫产的流程、效果、优点等,消除产妇的疑惑,使其更加配合后续分娩。
③给予产妇心理护理与干预,缓解并消除其紧张情绪。产妇在即将接受剖宫产时,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情绪波动范围较大,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进而增加其分娩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与反应的几率,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造成了一定威胁。
(2)手术中
①给予产妇麻醉护理,缓解其分娩带来的痛感。医护人员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时,应给予其适量的麻醉药剂(丙泊酚),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局部麻醉),并观察产妇的后续反应,若产妇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应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如呼吸、循环支持等。
②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为保障产妇的安全,医护人员在术中应密切观察与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氧、血压、出血量、呼吸频率及意识状态,若产妇术中出现大出血、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对其进行救治,如给予吸氧、输血等。
③给予产妇保暖护理,防止产妇出现其他不良病症。医护人员在对胎盘前置产妇进行手术时,应加强对产妇的保暖护理,具体可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给予产妇预先加温的毛毯、暖水袋等手段,同时密切监测产妇的体温,若其体温低于36。C,应立即对其进行保暖护理。
(3)手术后
①给予产妇饮食护理,增强其每日摄入的营养量。产妇在进行剖宫产后,其体质较为虚弱,机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其饮食指导与干预,使其合理规划饮食。产妇产后应保证饮食的多样性,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每日应多食用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补充粗粮。
②给予产妇运动护理,缩短其恢复所需时间。医护人员应给予产妇一定的运动护理与干预,为其制定与安排合适的运动方案,加快产妇身体恢复所需时间。医护人员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应结合产妇的实际状况与运动耐力,为其选择难度较小,运动量较低、安全性较高的运动。
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情况与依从状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与计算,若最终所得结果小于0.05,则表明组间差异较大,研究具有可信度。
分娩结局:记录两组胎儿最终的分娩结局。
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
生活质量情况:给予两组患者SF-36量表,记录其对生理、躯体、社会与精神的评分。
依从状况:记录两组产妇在术中的依从状况,若产妇完全配合,无不良行为,信任度较高为完全依从;产妇比较配合,对剖宫产存在一定顾虑与紧张为一般配合;产妇不信任医护人员与剖宫产,术中存在一定的反抗行为为不依从。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t值比对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乙组胎儿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几率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n,%)
乙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整体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 对比2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
甲、乙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乙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见表3。
表3 对比2组产妇的生活质量情况分)
乙组产妇的整体依从性优于甲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对比2组产妇的依从状况(n,%)
胎盘前置是指产妇胎盘附着部位发生异常,其附着部位由子宫体部后壁、前壁、侧壁转为子宫下段、子宫颈内口处的疾病,为产妇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产妇孕后28周[7-9]。为提升产妇分娩的安全性,降低分娩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胎盘前置产妇多接受剖宫产术,但大部分产妇对剖宫产了解较少,进而导致其依从性与配合度较低,产妇围术期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在对产妇进行手术的同时,应给予其一定的护理与干预[10]。
通过分析本文数据可知,相比常规护理与干预,给予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妇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优,具体表现如下:乙组胎儿的分娩结局与健康状态明显优于甲组,数据具有较大差距(p<0.05);乙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甲、乙两组产妇的依从性分别为75.00%与95.00%,乙组产妇依从性与配合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胎盘前置剖宫产产妇优质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提升产妇的配合度与生活水平,胎儿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保障,产妇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应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