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2-11-12 07:52:05王清
建材发展导向 2022年19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建筑

王清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的消费。提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当务之急。目前,建筑业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的污染,而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设技术的进步不但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安全,而且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也得以控制。目前,绿色建筑技术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运用绿色技术可以降低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并对建设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建设工程中,仍有大量的资源浪费。所以,要在建筑施工中,要充分运用建筑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1 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绿色理念是一种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思想,它的目标是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使施工工艺达到最优,而且可以改善建筑环境。随着世界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在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环保技术可以划分为“环保建材”与“环保技术”两种,其中环保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污染物排放、产生有害物质、节约能源。总之,在建设项目中运用绿色技术,既可以节约建筑能耗,又可以提高建设的效率,是建设绿色化、现代化建筑的必然途径。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其关键在于可以节省各种建设费用,控制工程造价,达到环保的目的。

2 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要把绿色思想贯彻到建筑建设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将人性的理念与住宅相结合,既能够达到住宅的使用性能与品质的需要,又能够适应人们的多元化需要。比如,在电气系统建设中,既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流动,又要考虑到居民对室内的空间要求,从而达到改善住宅的利用效果。

2.2 经济性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建设的效益,不能一味地追逐“绿色性”,以免造成建设资金的大量消耗,进而提高整个建设费用。建设企业要依据建设规范,科学地选用施工计划,运用最佳的施工方法,确保绿色建筑的成功实施,并能控制建设费用,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节能性原则

将绿色思想融入到建筑建设中,能够提高人民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在建筑绿色建筑建设中,建筑企业要树立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观念,合理选用建筑材料、技术、机械等,确保建筑工程的总体节能效益,并充分利用建筑资源,达到建筑的科学性和绿色化发展目标。

2.4 环保性原则

建设企业能够运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节能控制。选择环保建筑设备,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的总能量消耗,又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减小建筑工程的噪音、光害。比如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隔声片,可以有效地抑制噪音的扩散,而在焊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保护方法来抑制光线的污染。对于资源的管理,可以运用“绿色能源”的概念,预先制订出一套合理的资源计划,在实践中加以实施。比如,在对水源进行治理时,建筑方可以通过沉淀法对降雨进行净化,从而达到对水泥的有效防护。在土地资源的经营中,建筑企业要对建设的公路、场地进行合理的计划,防止土地的浪费,并能有效的减少土壤的污染,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3 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势

3.1 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既节约了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又保证了建设项目的质量,因而可以节约建设费用。以建设项目为例,在建设项目中,使用大量的水资源、电力资源等资源,其费用在建设项目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采取节水施工技术、电力节能施工技术等措施,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降低投资,是改善建设项目效益的有效途径。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建设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加项目的效益,必须进行成本的最优化,采用绿色技术来降低造价。

3.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致使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在使用环保技术的同时,可对建筑污染进行控制,比如污水处理、扬尘控制等,利用净化设备将建筑污水经处理后排出,可降低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通过对建筑工地的扬尘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工地的粉尘排放,防止粉尘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污染,并减少对工人产生的危害。因此,绿色施工技术在保证环境质量、减少施工污染等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改善施工环境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促进施工环境的改善。

3.3 促进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技术的应用将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而常规的建筑技术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会给建筑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冲击,为此建筑产业持续进行着技术的革新,在综合多项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很大创新,逐步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使得环保施工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对建筑行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使其与建筑施工技术相融合,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4.1 基础施工问题

对目前我国的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在建设中,由于各单位受到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从而导致工程建设的生命周期缩短,无法适应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一些建筑工人在工程实践中不能依照专业的图纸来进行施工,并且未经专业的设计单位同意就擅自更改工程进度,造成工程安全风险,不能适应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地遵循施工程序,造成了工程作业的质量低下,同时由于工艺上的失误,使地基工程的建设更加困难。

4.2 能源损耗问题

针对建设项目本身的特性,一些单位尽管意识到了环保观念的应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建设观念所制约,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外墙和屋面施工中,由于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的使用不当,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屋面漏水,外墙保温材料的剥落。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预制件强度不足、连接件锚固不当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工程出现渗漏,从而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了建筑的高品质发展。

4.3 环境影响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施工工艺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若缺乏环保的内容,将会加大建设管理的难度,不能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工程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和环保问题,如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料,如渣土、钢筋、金属管道等,如不能妥善处置,将会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地基沉降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5 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5.1 节水技术

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水源是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在传统的建设中,需要有很多的水源来进行支持。而在这些项目中,水泥用量是最大的,据统计,在整个项目中,混凝土的灌浆和维护所消耗的水量大约是整个项目所消耗的水量的80%。所以,建筑单位要防止地下水流入工地造成二次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最后的评估中选定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应在工地上安装雨棚,使雨水充分地被用于施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减少水耗。

5.2 噪声防治技术

为了有效地降低噪音对环境的污染,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做到以安全、文明、合理的施工工艺为目的。当前,建筑工程的噪音污染是机械运行和人为噪音造成的,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规范施工,并按照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作条件,对施工技术进行自我完善。在工程建设中,尽量选用噪音低的工程设备,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给周边住户创造一个宁静的居住空间。在施工场地内,应采取隔声罩等措施,以防止施工噪音的扩散,使施工场地与外部环境隔离。或对输送水泥的电泵、电锯、搅拌设备进行封闭,从而降低施工噪音,避免噪音干扰住户的正常生活。加强对噪音的保护,把绿色的建设思想贯彻到建筑建设中,为周边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

5.3 光污染控制技术

应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光害的防治,尽量减小建筑面积,科学的设计和施工,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的控制区域,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设计,对于背离地面的部分,尽量减少使用,并视具体的具体条件进行适当的调节。在选用合适的材质时,应选用不能反光的玻璃,并对其进行改善,并对其进行优化,以尽量减小方向的反射率。加强建筑工人的环境保护,积极地减少使用质量差的玻璃窗,以达到消除室内环境污染的目的。对于人造日光下的光害,应采用相应的控制手段。应根据不同的城市特征,合理安排夜间灯光和灯光布置。应选用光线分散度更低的照明设备,以防止光线过分分散而对住户造成干扰。建筑物的采光应选用室内透光光源,例如投影式灯光,适当调整灯光的倾角,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空中造成的光污染。应合理选用照明器具,在路面布置截光装置,并能有效地减小其它角的辐射,从而达到减小光污染的目的。

5.4 建筑垃圾绿色处理及防尘技术

为了降低工地扬尘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施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范和规范,采取喷洒车清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交通和交通工具进场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搬运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密闭措施以降低粉尘的污染。要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设计,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堆放和处置,对可循环使用的物料进行适当的再循环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环境的目的。建设单位应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水、电、材料等各种资源,在雨季采用集雨机进行集水,降低建设投资。要经常清理沉降槽,确保内腔畅通,设置排泄管道,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治理,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毒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尽量采取环保技术、尽量减少建筑工地的废弃物、强化施工扬尘控制、实行科学的管理体系等,把绿色施工思想融入到建筑工程中,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先决条件,有效地降低粉尘污染,为周边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5.5 节能门窗技术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门窗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绿色思想的指引下,建筑工程应采用节能门窗技术,以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用先进的门窗材料,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发挥出不同的门窗阻热及保温功能,有效实现对于室内环境及温度的维持,夏季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压力,冬季则可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冬季则可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5.6 高效保温墙体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高效绝热墙技术也是一种绿色思想的体现,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降低环境污染,是一种非常经济、环境友好的技术。说白了,就是通过保温墙来保持室内的温度,减少了热量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6 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6.1 加强资源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置,不得在工地上随意堆放,防止垃圾随意摆放扰乱施工场地,对施工人员实施施工作业产生不良影响。可将建筑废弃物看作是未被利用的、放置不合理的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循环再循环,并强化垃圾的分类和处置。通过对一些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可以将其用作支承集料,制成水泥砂浆,可降低工程造价,增加经济效益。另外,太阳能是目前可再生资源中最具潜力的一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积极地利用太阳能资源,使其在建筑中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太阳能进行合理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使用。在合理开发风力、水电能源时,应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合理开发,在风力大的区域,应广泛应用风力,充分发挥风力的作用。

6.2 创新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建设与节能施工技术尚未充分结合,二者之间缺少协调。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节能技术的革新,积极研究施工工艺,并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对节能施工工艺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政府及相关单位要积极指导,督促建设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技术,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广。在现有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节约能源技术的革新,确保工程的质量。

6.3 健全综合工程建设节能指标

当前,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治理体系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有关部门和建筑单位要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执行,积极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补充自己的缺点。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的需要,建立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科学的节能设计评价标准,使其与施工项目的运行状况符合,从而促进绿色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绿色施工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