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女生线上线下混合《排舞》课程活动设计研究

2022-11-11 13:23李金公民
当代体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目标活动课程

李金 公民

1 前言

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课程要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意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于是围绕着一流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地产生、完善和细化。FD-QM高等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标准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运用其科学、严谨、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已建设完成的课程进行标准化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建设质量。它是由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美国Quality Matters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共同组织研发与实施的,该标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共有八大类内容:课程概况、学习目标、学业考评、教学材料、课程活动、课程技术、学习支持、课程制作。每一大类又包含若干指标,共计33项指标。本文以其中对于重要指标“课程活动”相关论述,结合《排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高校排舞课程活动设计的概念、原则及典型案例的实施,期待为排舞及健身舞蹈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综述法

以“课程活动”为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获取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

2.2 实验研究法

以北京建筑大学排舞课程选项班共24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该课程全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完成4个周期的授课,课程活动丰富,突出创新性,切实达成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

2.3 专家访谈法

选取8名课程建设及信息技术方面的高校专家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活动设计、课程实施方法、排舞课程与超星学习通平台融合创新的方法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课程活动的概念

课程活动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设计,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或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实施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活动。课程活动包含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支持并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依次达成单元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地达成课程总体学习目标。课程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创设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活动时始终围绕学习目标,时刻向学习目标看齐,将目标的达成与否作为课程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课程活动的设计强调互动性,其中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以及学生与相关事物的互动,教师有责任在课程活动之前向学生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提供相关的平台和资源,提出课程活动评标准、指标和依据,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达成相应的目标,从而在达到目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正向体验和感受。课程活动之后教师要通过及时的反馈对学生在學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的评价,使学生或受到表扬和肯定,或受到鼓舞和启发、或得到反思和改进,持续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自己更深层次的学习所有期待,对更高的学习目标有所追求,对成为更好的自己充满信心。

3.2 课程活动的设计原则

3.2.1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达到课程的单元目标和总体目标

基于FD-QM标准中关于课程活动的解释,本文提出:课程活动设计的关键在于通过实施所设计的活动能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课程活动的设计首先要有对标课程总体学习目标,进而要对标每次课的学习目标。每次活动的设计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附有可衡量的有效测评,用来测试既定的目标是否达成或者达成的程度,为后续课程活动设计和修改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和有益的帮助,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活动,直至最大限度地达成学习目标。

3.2.2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参与度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包含了线上和线下单独的活动或者线上线下互相关联、互相融合的活动,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都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参与的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建构模式。课程活动的设计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指学生在了解活动后产生要强烈的想要参与活动、完成活动的冲动和热情,形成一个进入活动的积极状态和氛围。

3.2.3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明确测评方式和标准,指出反馈规则与规律

课程活动设计之初教师就需要根据相应的活动目标,制定清晰具体的测评方式,并明确告知学生完成的标准和评分的规则。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活动未开始之前就能对自己即将在活动中的表现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地关注,从而在之后的活动中能够对照完成标准,不偏不倚,围绕标准,快速高效的完成活动任务。课程活动发布之时教师就需要明确指出反馈的规则与规律。这些规则和规律主要包括教师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进行反馈与评价。由于在线课程中师生交互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会大大影响他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学习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非常重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活动的进程有清楚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很清楚地知道在活动的什么阶段、什么位置,获取什么性质的反馈,从而了解自己在活动初期、中期、完成期等不同阶段的评价,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持续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4 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的责任和要求

教师是课程活动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发布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是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的关键一环。互动是课程活动设计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与学习资料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为了加强和促进各种形式的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教师要明确学生在互动中的责任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方向和状态,提高互动的效果。

学生在与同伴互动时注意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沟通。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的负责把握方向,整体设计,有的负责提出和整理方案,有的负责具体计划付诸实施,有的需要查找资料提供素材,有的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学生要依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师的引导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担当不同的责任。

3.3 课程活动的典型案例

3.3.1 “1+1”一起舞

“1+1”一起舞,是指在课外由至少1名学生带领至少1位亲朋好友或教师指定的某个特定的群体或个人进行健身舞蹈练习的活动。亲朋好友指自己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朋友。教师指定的特定团体可以根据教师课程活动设计的目标服务人群来确定。

课程活动的目标是“学以致用、服务身边、传递健康”,提高学生动作技术水平、完成动作技术的输出、促进亲子关系、锻炼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服务社会意识,把健康和美丽带给周边的人,让她们也能够感受到排舞的魅力和乐趣。学生在课程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动作的熟练程度,形成了动作自动化,按照教授方案实施了教授计划,完成了活动任务,达到了活动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分,评分的标准涉及四个维度,分别是动作质量、动作纠错、沟通表达、互动氛围。

3.3.2 今天我是领操员

今天我是领操员,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抢答”任务,任务的主题就是“今天我是领操员”,抢答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动作练习,练习的内容是教师指定的动作内容。

课程活动的目标是克服畏惧心理,勇敢展现自我。由于需要在全体学生的注视下在前排带领练习,自然会成为教师和其他同学关注的焦点,抢答会使学生在心理方面会出现非常紧张的现象,也许还可能因为一时紧张忘记了动作,造成比较尴尬的场面。因此教师在发布任务之后,可能出现无人抢答的学生窘迫局面,这时教师就要充分说明活动的本质是给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强大内心的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自我。每一次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的表演展示都是为了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会少一些紧张和焦虑,多一份从容和自信。每一次站在最前排的自己都是准备非常充分、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成长进步的自己。在领操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抢答的学生分为2-3组,每组3-4人进行带领练习,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提供或多或少的动作提示或语言提示或者与抢答学生一同带领全体学生练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她不是一个人孤单的完成任务而是能够从同组同学中获得重要的支持与陪伴,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够及时获得老师的帮助,从而完成带领全体同学练习的任务,克服畏惧心理,不断增强自信,逐渐找到享受舞台,展示自我的最佳心理状态,充满自信和活力。

3.3.3 舞台,我们来啦!

“舞台,我们来啦!”是指在课程内容学习完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表演和以优秀学生为主要成员参加的校内文艺表演。无论课堂表演还是校内文艺表演,都是以学习的排舞舞曲为基本内容进行艺术创编,成为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舞蹈,最后在课堂舞台或校内舞台进行表演。课堂舞台表演在课程内进行。校内文艺表演是将课程中学习优秀,动作优美,表现力、感染力较强的学生组织起来,争取适当的表演机会,指导她们参加院内或校内的各种联欢晚会或活动展示与表演。下面主要以校内文艺表演为例说明课程活动设计的过程。

课程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绚丽的舞台、优雅靓丽的表演服装、精心美丽的化妆和符合主题的场景布置,使学生能够作为表演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艺术创编思维和能力,使学生能够以团队的方式独立编排和演绎完整的排舞曲目,展示集体和个人的特长,获得更多同学的认可和赞许,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在课程活动前教师要发布课程活动的相关通知,对活动进行宣传说明,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动作质量,争取难得的表演机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清晰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团结一致、共同保证表演任务精彩顺利成功的完成。活动测评的标准是对于完成表演任务的同学给予额外的课程加分,以奖励她们对于课程完成方面的最大价值体现和对校内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与贡献。

3.3.4 线上跑,健身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排舞课程中也设置了一部分的有氧耐力练习,用来提高学生心肺耐力素质,其中有氧跑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于是“线上跑,健身心”的课程活动应运而生。它是指学生在课外通过跑步软件,如:咕咚、跑跑、华为健康等软件,参加线上组织的不同主题的跑步赛事活动的过程。

课程活动的目标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利用线上赛事生动活泼兼具文化趣味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跑步的兴趣,克服畏惧心理,促进学生的跑步行为,培养终身体育习惯。教师发布活动之时,需要介绍活动使用的软件和进入软件之后的报名操作流程。活动的测评标准为完成3KM的线上跑上传完赛成绩即可获得此项课程活动的满分,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最终的课程成绩。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课程活动是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设计,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或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实施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活动。课程活动包含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支持并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2)课程活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课程活动要有助于学生达到课程的单元目标和总体目标;课程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明确测评方式和标准,指出反馈规则与规律;课程活动的设计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的责任和要求。

(3)依據课程目标,遵循设计原则进行的典型课程活动案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培养沟通互助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4.2 建议

在课程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课程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在课程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供学生反馈意见的便捷途径,主动询问活动的进展情况,保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课程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微调,保证活动目标的最终达成。在课程活动结束之后要积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建议,不断地完善课程设计,为下一轮的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基金项目:北京建筑大学主讲教师支持计划(YXZJ20200302);北京建筑大学课程建设重点培育项目(排舞ZDHH202008)。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目标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