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探析

2022-11-11 02:47刘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1期
关键词:联动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旅游

刘萍

摘要: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红色教育宣传的不断深入,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市场规模日渐扩大,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途径也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在此基础上,如何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实现共赢,取得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挖掘红色旅游的内涵价值和分析目前鄉村旅游现状,对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旅融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文化

现阶段,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这种形势下,如何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迫切,文旅产业必将大有作为。另一方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将旅游的发展与乡村特色有机融合,因此乡村旅游前景广阔。而此时,红色旅游在各地持续升温,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和突出的拉动作用,给我们一个启迪,如何实现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把红色文化植根于乡村旅游中,充分释放叠加潜力,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深远意义

中国红色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红色文化又是在乡村这片土壤中孕育出来的独特文化,在文旅游融合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红色旅游如何深度发展,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保护和经济带动作用如何充分体现,都值得我们深思。以感悟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和了解红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成为人们出游新动力。

2021年,在建党百年大环境下,人们红色旅游热潮持续高涨,各地相继出台了《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说明2004年红色旅游概念提出至今,其在教育、资源保护和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旅游于2021年9月联合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在线旅游资产指数(TPI)报告》,其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红色旅游目的地上半年TPI指数急速攀升。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红色旅游的魅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热衷于红色旅游,其原因主要在于红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红色文化强烈的感染力和红色文化蓬勃的创新力。

现在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走进红色旅游景区、场馆参观游览,了解红色文化,因此,只有不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使红色旅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需求,才能持续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使得红色精神、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到新的诠释和传承,这也正是红色旅游应当担负起的重要责任,从而推动文旅融合由被动转向主动。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起初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休闲观光,而是与美食、民俗、娱乐等有机结合一体化方向发展,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得到充分显现,如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财政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传承了民俗文化,传统经济注入新的血液等等。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缺乏专业人才,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地方政府必须对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特别是要引入新的增长点进行重点和有针对性地扶持和培育。基于此,国家也出台了“十四五”规划,文中提出要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并将“乡村旅游+”作为新的发展方向,这不仅给地方政府,同时也给乡村旅游开发者明确了定位,要想取得深度可持续发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注重产品的特色化,并赋予产品文化内涵。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2019~2025年的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8%。

到2025年,乡村旅游经营收入将超过1.2万亿元,2019~2025年的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5.9%。

这些数据表明,今后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将持续快速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具文化内涵和特色且具有强互动性的沉浸式的乡村旅游将备受青睐,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的乡村旅游也将由传统的单一观光休闲模式向“乡村旅游+”复合型模式转变,从速度型向质量效应型转变,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拓展空间、提质增效。

三、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乡村现代化,而乡村中的红色基因、红色传承和红色精神在充实乡村旅游内容的地位上十分重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兼顾研学、体验、休闲等组合型的乡村旅游项目,用旅游的载体带动红色资源“活起来”,利用好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一)整合资源、优化产品内容

对自然生态、乡村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情况进行摸底普查,挖掘具有乡村气息、红色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资源,并进行资源梳理、归类、整合,策划推出以“红色+乡村”为主题的体验线路,覆盖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度假休闲等融合发展,将红色旅游纳入旅游品牌营销体系。同时,应合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红色讲堂,挖掘城市的英雄人物故事、革命史迹,让市民、游客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党的百年历史课程。组织红色旅游讲解员建设行动,强化人才培训,提升红色旅游服务的同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旅游品质,不仅满足群众参观游览的需求,同时也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在融合中高质量前行。

(二)创新联动发展的有效策略

联动发展重在创新,借力于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才能达到“1+1>2”的相互赋能效果。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产生于乡村生活、环境、民俗中的独特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红色文化可以自成一套价值体系,深层次理解、整合这套价值体系,可以帮助我们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重新审视乡村旅游,大踏步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乡村。

1. 提升文化品质

对于自然生态、传统村落、红色基因传承、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在保护好的前提下,从历史中寻找好素材,通过多种形式把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加以整合、挖掘和活化,创造性地转化可以让游客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业态和生活空间,可以让红色资源为主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可以通过增强乡村文化生活的体验来增强红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不仅创新了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2. 创新内容和形式

在传统乡村旅游模式游憩观光、品尝乡土美食的基础上,植入红色文化,开发可以与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具有当地红色文化特点的乡村民宿、手工艺品制作、乡村非遗展示、农耕作物体验和亲子研学等独具特色的产品,在形式上要创造复合型的旅游产品,让乡村旅游趋近“体验式、休闲性、生活化、红色化、教育化”,增添产品新的活力,只有多样化的、具有活力的产品和高品质的体验才能满足游客消费升级的需求。

3. 提升服务品质

提高服务品质首先要注重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上,比如村间、田间道路,景区的标准化建设,以及旅游厕所、游客咨询中心等服务设施的改善上;其次体现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上,进一步改善民宿、餐饮和农家乐的配套设施,加强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利用淡季进行技能和礼仪培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对红色讲解员做好培训,讲好“红色故事+乡村故事”,这些都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4. 实现联动发展的具体路径

第一,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红色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所具有的融合性特点,可以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形成红色乡村。依托农业养殖、林业、牧业等现有模式,将乡村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有机结合,植入红色文化、故事等内容,与农事、农民、农家、村落结构有效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村、红色民宿、红色乡村度假、红色乡村节庆等活动内容,融民宿、景观和生活体验于一体,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体验,让游客沉浸在朴实的返璞归真的乡村生活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使得乡村和红色对潜在游客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开发沉浸式乡村红色研学:研学是我國近些年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领域,现已与诸多行业融合,形成了营地研学、科技研学、农旅研学等研学产品体系。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有关的研学产品,一方面利用乡村现存的革命遗址、烈士纪念地、名人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提升红色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成立红色宣讲团和志愿服务队,讲好红色故事,发挥红色课堂的社会教育作用,让红色文化更深层次地走到游客的心中、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渠道和传承抓手,这也是红色旅游和乡村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提升方式,也是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三,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乡村产业要想以特性和品质赢得市场,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俗,不断丰富产品的种类和特色,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做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现有民族特色食品,如奶制品、糌粑、腊肉等;传承特色技艺,如剪纸、蜡染、制陶等乡土产品;弘扬特色文化,如乡村戏剧曲艺、杂技杂耍等文化产业。同时,做活商贸物流,发展网上商店、连锁门店,并在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上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推广,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第四,发挥文化特色,培育知名品牌:依托乡村和红色资源优势,开发地域特色突出和传承文化根脉的独特品牌。重视和培育创新思维,利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挖掘以手工制作为主、技艺精湛、工艺独特的蕴含乡土气息和红色基因的文创产品,让红色为乡村旅游赋予新能量,乡村也要赓续好红色基因,二者互补融合、共存并进。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新信息技术“互联网+”新业态的优化和推广作用,打响一批“工艺牌”或“文化牌”等特色知名品牌,实现品牌引领,提升品牌溢价。

(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共享+共鸣

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深层次作用,赋予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文化引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文化传播。

第一,我国深厚悠久的农耕文明中,生物的多样性、传统的农耕技术以及独特的人文和生态景观,处处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深入发掘和保护这些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将祖先的农耕智慧引入旅游发展中,使其成为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有力手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很有哲学含义,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农业文化遗产,更是传统农业的智慧,也是留住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通的乡土文化和记忆,让我们重新思考农业和乡村的未来如何发展更有动力和前途。

第二,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文化强国建设也被国家高度重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要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积极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从细、从小、从实等方面下功夫,把优质的蕴含红色的文化资源利用好,创作宣传红色文化的素材,比如红色歌曲、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家书,同时开发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比如做工精细的杯子、书签、卡通摆件、铅笔套装等。此外,创作重要历史事件、革命人物事迹等题材的红色文艺作品,让红色文化资源“动起来”,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

第三,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我国的红色文化起源于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也集中于乡村。探索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共享的内容和模式,创作以农业农村为背景的红色作品和文创产品,让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与游客思想产生共鸣,不仅享受视听艺术,同时精神上受到文化的滋养。通过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共享和由此产生的共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血液和强劲活力,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从而助推乡村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乡土特色品牌;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一批精品景点;乡村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给当地政府和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类型不断丰富并继续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将得到深度挖掘,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服务品质等各项综合能力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乡村价值的多重性将得到体现,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与此同时,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模式、新业态异军突起,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振兴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红色旅游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运用科学对策合理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红色文章,促进产业融合,引导消费需求,创造消费需求,给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振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中的引擎作用,让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参考文献:

[1]罗利玉.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J].社会科学家,2021(07):46-50.

[2]徐宁,张香,贺易楠.我国红色旅游扶贫开发思路与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2020(16):144-147.

[3]王昆欣.推进“红色+乡村”融合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N].中国旅游报,2019-12-09(003).

(作者单位: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综合保障中心)

猜你喜欢
联动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旅游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小麦种植基地与发达地区粮食专业批发市场O2O联动发展的研究
“两个走向”将为世界联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