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红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中心小学,北京)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可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变革中的关键。作为备受小学生欢迎的科目,音乐学科应主动承担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核心素养,而学科大概念的提出为解决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研究学科大概念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需明确学科大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核心要义,清晰其在音乐学科的具体应用途径,并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现状,依托教材,设置对学生有终身发展需求的课程,合理融入教学的各个阶段,发挥其最大价值与功效,减负提质,切实提升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学生在音乐及其相关领域的长远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庞大知识含量与有限课时的矛盾日益显现,传统教学已无法有效应对当下学生实际需求,学校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大概念(big idea)亦大观念,均指向对事实、知识或概念的统整,位于高位,指引思维迁移,培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大概念的提出,在教育领域尤为关注。
18世纪中叶富兰克林(Franklin)提出“有用的知识”这一概念,他曾感叹:“如果能把一切有用的知识和一切供装饰用的知识都交给学生,该多么好啊!”[1]“有用的”意味着知识应学有所用,包括能力、思维。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一般概念”,是大概念思想的雏形,他认为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服务的宗旨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学生在学会结构知识后具备将知识相联系的能力。1963年奥苏泊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理论,明确大概念是将学科知识统整的组织者,能够为知识的横纵向迁移搭建桥梁。1929年怀特海批判教育领域中的“懒惰观念”,认为学生牢记在脑海中的概念很少被理解或者被运用,没有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结,并未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95年林恩·埃里克森在《激荡头脑、心智和灵魂》中第一次提出“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能力,可通过“思考—理解—能做”(KUD)模式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法,激发其对知识概念基础上的深层次思考。该模式的建构为课程设计提出了挑战,但更有价值的是为课程整合改革提供了相较清晰明确的方向和方法。[2]
学科大概念是众多科学知识产生关联的根,指的是一种能够展示主题本质的概念,是了解并掌握主题的核心内容,其可最清晰明朗地解释现象,并跨文化、跨时间、跨情境迁移,但是又不单单局限在事实,有统摄性、衍生性、迁移性的特点。简而言之,学科大概念即一个主题、问题或者是概念,其可通过适宜的方式来使离散的知识、技能与事实产生关联并凸显一定的核心素养价值。
2022年版课标正式把音乐学科归为艺术课程,以艺术实践为基础,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内容体系,培育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因此站在学科大概念高度转变音乐教学模式或方法是必要且亟须的。
图1 大概念下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模型
KUD模式是埃里克森建构的一种凸显学科大概念的方式或途径,意为教师需要明确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知道(know)什么、理解(understand)什么、能做(do)什么。[3]运用该模式可逐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丰富想象力、分析判断思维等,能够让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产生关联,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传统教学目标聚焦于所学单一内容,技能只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如学会、知道、认识……),基本未达到理解和运用的层面。KUD模式目标则转变理念,学习内容是重要的但不是最终目的,它可作为学生理解“概念”的工具,技能处于上位。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歌唱和欣赏是重要的,但它们也是学生跨文化、跨时间、跨情景实现知识迁移的桥梁。
该模式目标有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的特点,如果只从单一课时中提炼技能学生或许会熟记,但难以实现理解甚至应用层面的转换,所以接续式、阶段性的系统教学是必要的。将该模式渗透在音乐教学中,需依据“概念”设置至少两课时,以寻找规律、相同性和不同性的比较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实现“做”的转变。以单元课程《音乐中的强弱》为例,它的核心概念为强弱,教师在对教材资源整合后设计三课时开展教学。通过表1看到传统模式目标仅停留在强弱概念表层,没有深度挖掘到理解(为什么?)和应用(怎么做?)层面,而KUD模式目标更清晰、明确,其目标横向层面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纵向层面培养学生面对不同事件有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实现了知识衍生和迁移。当然这些概括需要多样音乐作品案例的支撑和教师的系统指引。
表1 传统模式目标和KUD模式目标对照表
需要明确的是,KUD模式下的音乐学科“概念”即课程教学核心概念,基本包含单元主题、整合主题和概念主题三大类。单元主题通常为现行“人文主题”式的教材自然单元,如“大海的歌”;整合主题依据问题导向、知识分类、生活经验等整合课程内容建构新单元,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如“民乐团中为何使用西洋键盘乐器?”;概念主题特指音乐专业知识或音乐专业术语等,如“什么是轮唱?”。
综上,站在高位的大概念角度整合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依托KUD模式指引,便于课程内容阶段性、连续性的整体深层次挖掘,利于推动教材的“单元化”规划、组织和实施,使学生能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长远发展的思维和能力。
在具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教材是学生学习方法、内容、目标、思维等所有学习要素的总和,就当前阶段的小学音乐教材编排来说,通常会以一个正能量的人文主体来进行单元编排,但是仅从单元主题入手,可能忽略某些潜在隐性的教学意义或者价值,很难概括出相较典型的大概念,因此还需整合学科课程,探索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以从各个角度切入挖掘大概念。因大概念兼具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因此在探索与追问学习内容时,依托KUD模式,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展开,如“是什么”(K,指向小学音乐的技能与知识)、“为什么”(U,指向小学音乐的意义与价值)、“做得怎样”(D,指向小学音乐的方法与思想)。
以教材“跳起舞”为探究案例,针对单元主题“跳起来”进行以下追问:①问:单元主题设置为“跳起舞”,为何应当跳起舞?答:该单元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第二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善于使用身体表达。该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去跳舞,首先,让学生喜欢上跳舞,在跳舞中解放身体,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且身体的跳动是发自内心的,为表达想法、感受而跳舞。其次,学生在享受舞蹈表现的乐趣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提升专注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增强节拍、节奏等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认知。②问:针对学生来说,怎么定义跳起舞?答:跳起舞明确指向舞蹈。连接两个问题答案,可得到该单元大概念:“以舞蹈来表达情感、情绪,培育核心素养。”但是这种大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仍比较难以理解,教学实现也存在难度,教师可对其加以处理,比如概括为:“舞蹈即通过身体来讲述一个故事。”在这篇故事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可以通过身体的灵活运用来传达这种情绪,或者表达情感[4]。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定义了“教学逆设计”:设定预期成果→明确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三个阶段的逆向设计。该理论强调目标即为预期成果,其外显是明确评估证据的核心要素。以该理论为基础,教师可以“跳起来”为主题,设计如下表2所示的“目标—评估”互化设计模式,从四个维度进行预期目标外显,教师在教学时可围绕大概念寻找目标达成所需标准表征,并一一匹配评估证据[5]。
表2 “目标—评估”互化设计模式表
在实际教学时,可将大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进行拆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学生以解决小问题来解决大问题,并在最后掌握大概念。同样以单元“跳起来”中的“小红帽”为探究案例,可预设问题:“怎样依照《小红帽》创编出一支全新的芭蕾舞?”其后将问题分为以下三个问题,分别解决。
①“同学们知道哪些芭蕾舞动作?”其后可组织学生一同观看芭蕾舞视频,让学生对芭蕾舞的各项标志性动作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如旋转、手位、脚尖等,其后再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个小组练习各自喜欢的芭蕾舞动作,加强其对芭蕾舞动作的理解。②“小红帽故事中包含哪些芭蕾舞动作?”引导学生搜集小红帽歌词中的关键词,并用相关动作来展示,通过该项活动明确学生对芭蕾舞动作的认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动作过于生活化,舞蹈性不足。③“刚刚同学们做的动作像舞蹈吗?如何才可以更加像舞蹈动作?”教师可示范“走”这一生活动作,其后以芭蕾舞的方式来展现,让学生感受并学习到生活化动作转变为舞蹈性动作的关键点,认知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夸张化”。最后阶段,让学生根据以上的学习来根据小红帽歌词自主创编一支完整的芭蕾舞动作。通过该种方式,将大概念转化为问题,并将问题一一分化,让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大概念,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适宜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6]。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教育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育人蓝图,艺术学科核心素养改革已在路上,如何让改革实效最大化,就需要配套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科大概念及其衍生的KUD模式为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指引。文章简述学科大概念,就学科大概念教学理念下KUD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实现迁移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探讨了该类教学理念对于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具体的应用途径。建议教师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综合考量教学现状,深入挖掘教材核心概念,制订大概念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实现学生在艺术学科方面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