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霁
除了课堂,教育还能发生在哪里?除了课本,我们还可以从哪里获取知识?教室之外,我们可以向谁学习?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该如何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这是“大儿童成长空间”针对城乡接合部教育的四连问。
城乡接合部,一个在城乡发展两极之间的“第三极”,在教育发展中面临其特有的问题,但碍于地域的特殊性,这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还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认识的偏差、二元发展的矛盾、本土文化的失落……种种问题成了城乡接合部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桎梏。“既然看到了问题,既然没有人或少有人愿意解决问题,那就我们来吧。也许我们的能力很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再等了。”力量虽弱,却给人以星火,作为“大儿童成长空间”的创始人,江晨曦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行者的勇气和毅力。
港尾,一个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南部的小镇,东临台湾海峡,南与漳浦乡交界,西与浮宫镇接壤,北与龙海区相连,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城乡接合部”。江晨曦就出生在这里,田间地头的嬉闹和小镇的朴素生活构成了她的童年。彼时,她并没有感觉到城乡之间的割裂感,直到她考进了漳州市的重点中学,才真正体会到了城市教育和城市之外教育之间巨大的差异。
“你竟然连日本在哪儿都不知道?”一次地理考试后,同学看着江晨曦试卷上的错题发出了惊呼。原本对自己七十几分的成绩已经感到很满意的江晨曦,看着班里的城市学生们都考了九十多分,第一次产生了“冲突感”:“为什么我的同学们会知道这么多东西,我却什么都不知道?”那些城市同学眼中的常识,对江晨曦来说很遥远,也很陌生,当时的她觉得,学习就是把语文和数学课本上那些题目做对。
在江晨曦的中学生涯中,“住宿生”和“走读生”是两个很突出的标签,住宿生往往代表着和江晨曦一样从周边乡镇、农村考到城市里来的学生,走读生则是那些可以和父母每天生活在一起、见识更广的城市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差距后,江晨曦变得有些自卑,总是默默地埋头学习。起初,她也曾因为对充满未知的城市生活和学校生涯感到恐惧想要放弃独自进城求学,但父母坚定地告诉她:“一定要往外走,才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于是,从初中到高中,对远方的向往成了她学习和生活最有力的支撑。
高考过后,江晨曦想着自己终于可以到向往的远方看看了,然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志却被一直鼓励她“走出去”的父母否定,他们觉得外地的大学离家太远,找工作的时候也不如本地大学的认可度高,最后为她填报了省内的大学。“我不明白,一开始鼓励我去外面多看看的是他们,现在不让我走的还是他们。他们鼓励我好好学习,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江晨曦第二次被“冲突感”包围,最终还是依照父母的意见去了集美大学。
大学期间,江晨曦看到了更多优秀的城市同学,他们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言谈举止间皆是勇敢自信。“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想为自己多年来的“冲突感”找到一个答案。大学四年间,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公益支教活动,为福建、江西、甘肃、云南等地的山区儿童送去了阅读、科学、音乐、美术等丰富的课程。有时江晨曦也会辅导家乡的孩子学习,然而最令她感到无奈和痛心的是,多年之后,虽然家长开始重视教育了,却只是简单模仿城市模式,带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配置更多学习用品。开销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但港尾镇的孩子依旧和当年的她一样,除了语文、数学课本上的习题之外,对外面的世界和社会几乎一无所知。“家乡的孩子虽然吃穿不愁,却比我接触的许多山区的孩子思想更贫瘠。城市有城市的资源优势,偏远山区有优先被关注和支持的福利,城乡接合部的孩子要什么时候才能被看到呢?”江晨曦的教育理想愈发坚定,她要带领家乡的孩子走上另外一条教育道路,不再让他们以后像自己这样活在自卑和彷徨中。
大学毕业,江晨曦回到家乡,这里的文化基础设施依旧薄弱,甚至连一间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2015年,江晨曦与志同道合的伙伴陈琳、杨霞共同创办了“大儿童阅读馆”,通过阅读帮助城乡接合部3—6岁儿童培养自主性,突破学习空间。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大儿童”立足城乡接合部孩子的成长需求,加入了“行走课”“科学探秘”“绘本故事”“入学准备”等更多社会化学习课程,把阅读馆升级成了“阅读+”的儿童成长空间,期望借助乡土资源为更多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与陪伴,同时赋能更多人真正服务于城乡接合部孩子的终身学习和成长。
城乡接合部并不只是地理上的定义,更多是社会心理、思想和见识的边缘地带。虽然从行政区域的划分来看,这些地区还属于农村或乡镇,但这里人们的消费水平、经济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对于本地人而言,他们觉得自己和城里人的差距不是很大,甚至很多时候会沉浸在对自我与物质的满足中。但就整个社会而言,许多地区看似已经趋向城市化了,公共资源和文化资源却依旧辐射不到,家长们看似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只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江晨曦语气中透着无奈。
“在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公园等已经成为教育的优势资源,尽管城乡接合部的物质条件已不再匮乏,但儿童公共学习空间和文化资源还是一片空白。”江晨曦介绍,“大儿童”努力在城乡接合部探索出一条“学习在窗外,社会即课堂”的教育道路,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支持孩子们的学习,比如数学课可以到超市上,写作课可以在菜市场进行,自然课或艺术课可以到乡间山野去上……
逛商场也能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儿童”今年春季学期的第一次“行走课”就把地点定在了龙海区万科广场。出发之前,英子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港尾为什么没有大型商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我们这里超市很多,还有菜市场,能保障日常生活。”“我们镇的面积小,没有多余的土地建造商场。”“主要是没有人来投资,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讨论过后,他们并没有对没有商场的港尾镇感到失望,反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镇子的未来建设提出了丰富的畅想。
到达目的地后,小体验官们开始自由活动。他们参考了楼层导览,决定去体验第三层“儿童专区”。上楼的时候,他们通过观察每层的楼层路标,发现商场只有三楼有儿童卫生间,其他楼层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后,他们考察起了三楼的店铺。玩具店、衣服店、鞋店,还有夹娃娃机和密室逃脱。“这不只是小孩可以玩,大人也可以玩啊。”“卖婴儿衣服的店和卖学生衣服的店混在一起,我觉得同一类的店铺还可以再集中一点。”他们认真地讨论着店铺布局。几个孩子走到了密室逃脱店门口,认真地咨询着服务人员:“学生证打折有什么要求吗?”“海报上的星星是代表难度吗?”“血袋成分是什么?会对人体有害吗?”……
两小时后,小体验官们根据自己记录的“行走故事”在商场休息区展开了第一次复盘——在建设方面,商场布局可以进行调整,服务设施有待完善;在经营方面,打折活动和精美的装修可以吸引客流;在消费方面,是否接受价格贵的商品,取决于它为我们带来的价值。孩子们在自主体验中观察、发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学习的机会、提出问题,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感知伙伴、感知团队……这是一节生动的项目式课程,横跨艺术、科学、人文、数学等领域,完成了孩子的社会化学习和社会情感教育。“我们要抓住孩子在‘行走’过程中涌现的独特想法,突破成人思维和刻板观念,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才是尊重的教育、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江晨曦解释了课程设计的新视角。
“教育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而是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让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到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去。”江晨曦认为,不仅港尾镇需要这样的改变,中国众多城乡接合部都需要有这样的探索。改变的关键,在于赋能更多人成为“支持儿童自主学习的教育陪伴者”。
5年前,幼琴从城市回到镇上生活,这里没有公园、没有图书馆,也没有早教机构,追求“科学育儿”的幼琴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大儿童”。“你们这边老师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什么专业?你们有哪些资质?”幼琴一进门就问了一连串问题,后来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试听了一节绘本故事课。课上,幼琴起初觉得“混乱”,不知道这么吵孩子们怎么能听得下去,但慢慢地她发现,这种“混乱”中有一种秩序,老师对孩子们的每个问题和想法都有回应,并且不断以一种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们展开思考和想象,即使孩子会在讨论中插入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老师也会顺着他们的想法挖掘出值得被肯定和赞赏的观点与行为。
在传统观念里,女性的生活重心应当是家庭,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带好孩子,她们大部分时间在扮演贤妻、良母、孝女,却忘了留些时间给自己。因此,“大儿童”鼓励家长和孩子保持同频、共同成长,不断提升自我。把孩子送到“大儿童”后,幼琴报名参加了“大儿童”的“爱·学爸妈成长派”公益活动,第一次系统学习了儿童教育心理学;她还主动担当“故事妈妈”,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参加《非暴力沟通》读书会,改变与家人、孩子的沟通方式;做行走课助教,尝试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
“大儿童”家长课堂“好像也不难”栏目中,有一期主题是“当孩子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时,家长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就是幼琴贡献的。回顾访谈记录,不难发现幼琴教育观的转变——“我对学习有了不同的想法,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我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教会孩子,更是为了理解孩子、充实自己,我们需要关注孩子提出问题的动机和需求,相比成绩,我觉得亲子关系、孩子的身心发展才是更重要的。”
幼琴的改变,不仅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还默默影响着身边的人。当女儿把书借回家时,她会拿去给亲戚的孩子看,也会带弟媳一起来“大儿童”借书;当朋友提到家庭的烦恼、教育子女的困难时,她会告诉对方“教育孩子是家庭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责任,不是你一个人的任务”。
“大儿童”里有几十个像幼琴一样的家长和教师,他们正在以星火之力促成燎原之势,让更多城乡接合部的教育者能够意识到,人的成长是多元的,教育的任务是立体的,平凡也可以是孩子们最珍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