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玥/文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中世纪是基督教盛行的时代,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体现出其对人性的呼唤。莎士比亚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通过戏剧中的人物表现了其对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突破。本文将对哈姆雷特文中的疯癫表现进行分析,揭示哈姆雷特的疯癫与延宕的关系,并且对莎士比亚“延宕”的艺术手法和特色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哈姆雷特这位“延宕的王子”已经成为了莎士比亚笔下的经典形象。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可以看出他所面临的种种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家庭与社会的冲突,心灵的矛盾和冲突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造成其疯癫的真正原因。阿尼克斯特说,“莎士比亚的创作吸收了时代辐射出的一切热量。”通过哈姆雷特这一时代的缩影,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时期社会现实的洞悉。
哈姆雷特是莎翁笔下一个极具表现力的形象,他的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上升。哈姆雷特通过父亲的鬼魂得知了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的乱伦后,迟迟延宕,通过装疯的方式来与克劳狄斯“智斗”。
哈姆雷特第一次发疯是在第二幕中,与其说是发疯,不如理解为一种巨大的情感波动。“他握住我的手腕紧紧不放……好像他的整个的胸部都要爆裂,他的生命就在这一声叹息中间完毕似的……”波洛涅斯把他的行为理解为“恋爱不遂的疯狂”,事实上,这是他真实的情感流露。在第一幕中,哈姆雷特得知父亲死亡的真正原因,并且在父亲请求他帮其复仇后,经历了巨大的情感波动。他想要“向地狱呐喊”,但是只能“忍着吧,忍者吧,我的心!”
这是他的第一次发疯,但是这一次他的疯癫是真实的。他抓住奥菲利娅的手,显然那时的他得知真相后内心不能久久平复,他想把奥菲利娅当做自己倾诉的对象,分担他的痛苦,但是为了复仇的计划他只能“忍者吧,忍着吧”。
那么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其三次“装疯”。第一位试探者是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称呼其为“卖鱼的贩子”。哈姆雷特念念不忘他的女儿,可见这不是真疯。那么,“卖鱼的贩子”究竟指什么呢?前文中波洛涅斯看见哈姆雷特和其女儿的恋爱后,跟他的女儿说,因为哈姆雷特王子的身份,不能继续他们的恋爱。这卖鱼的贩子指的便是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小人。
第二次装疯是在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奉命来试探哈姆雷特疯癫原因的时候。开头是哈姆雷特与二者的说理的周旋。紧接着,哈姆雷特转而问道:“老实告诉我!你们到艾尔西诺来有什么贵干?”再是,步步紧逼,不留喘息的机会,“不是有人叫你们来的吗?果然是你们自己的意思吗?真的是自动的访问吗?”一连三个问题,其早已洞见来访者的动机。这样逻辑清晰的周旋与询问,显然不是一个真疯的人口中能够说出来的,其思辨的力量尤其在其对人的歌颂中彰显出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排山倒海的短句扑面而来,对人性的呼吁,对人的价值的追求在这独白中显现出其独特的力量,伴随这股力量可以见出的是哈姆雷特严谨的思辨。
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且看前文,“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黑暗的现实,污浊的尘世,杀父娶母乱伦,兴许这就是“瘴气的集合”。这一股呼唤纯良人性的力量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来自于父亲鬼魂的重托,来自于内心的郁愤不平,来自于对悲剧的反抗。莎士比亚的深刻性在这里体现出来了:人不能摆脱悲剧,但是人要积极地反抗,这便是人的价值。
情节似乎进入了高潮,当对人性的呼声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似乎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蓄势待发即将从身体中喷薄而出时,却瞬间又将这感情压在了火山的底端:“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哈姆雷特性格的软弱、忧郁、幻灭始终阻碍着他的计划,叙事节奏也瞬间变慢。
接下来的一次装疯是在国王利用奥菲利娅来试探哈姆雷特之时,哈姆雷特如出一辙,早已发现奥菲利娅突然到来的原因,连续四句“进尼姑庵去吧”。接着发疯般地充斥道:“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他曾经最爱的奥菲利娅也成为了被利用来探视他的手段,他的心痛,情感的波动是如此的剧烈,最后甩下一句“进尼姑庵去吧,去。”
那么,哈姆雷特到底是真疯还是装疯?我们显然看到了他佯装疯狂之下的理性——他的极具思辨的对话,他的戏中戏,一切都可以从只言片语中看出其隐藏着的真正目的:替父报仇。以至于第三幕第四场明确地说出“我实在是装疯,不是真疯”,便是赤裸裸地揭示了他佯装疯狂的真相。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确已经疯狂了,我们可以对比其疯前与疯后对奥菲利娅的态度。且看前文他写给奥菲利娅的情书——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那时的哈姆雷特的内心里是一种羞涩的爱,是真诚而含蓄的;而在奥菲利娅奉命来试探他之时,他的内心却充斥着对蛇蝎心肠的国王的怨恨,对曾经朋友的背叛的恼怒,对女人逆来顺受的鄙弃。在对现实的不满中,他变得冷酷而又坚忍,他只剩下的是一个郁愤不平的灵魂,是一个即将喷发的疯狂的火山。
哈姆雷特在剧中是一个“延宕的王子”的形象,“延宕”既可以看作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也可以看做其拖延时间的计谋,而“疯癫”是哈姆雷特“延宕”的外在表现形式。他延宕的原因众说纷纭,比如“性格缺陷说”,哈姆雷特的软弱、动摇造成了他的延宕;比如延宕是由于他的高尚的人格,他受基督教的影响使他不能在克劳狄斯忏悔时杀死他;比如他对鬼魂的这一虚无之物的真实性的怀疑,使他一次次地试探国王从而判断鬼魂的话的真实性;再比如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节”,使哈姆雷特觉得自己比起克劳狄斯好不到哪里去,自己的骨子里本身就有着杀父娶母的力必多的冲动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疯癫与延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的装疯,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莎翁实际上是在利用哈姆雷特的疯癫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果没有哈姆雷特的疯癫,那么哈姆雷特可能就会被尽早送到英国去,那么他就没有时间来上演戏中戏。因此,与其说这部剧上演的是哈姆雷特的延宕,不如说上演的是莎士比亚的延宕,即为了将情节的发展变得纡徐曲折,深化矛盾与冲突。
首先,莎士比亚的风格“延宕”其实与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风气是一致的。基督教的盛行不仅是让人们学会在尘世中忍受苦难,而且是对人的理性的一种摧残。在第三幕第三场中,哈姆雷特明明可以动手除掉克劳狄斯,但是,他突然想到“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这与他的基督思想相违背,于是造成了他的极好的时机。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这个时候哈姆雷特没有“延宕”,那么就没有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的悲惨结局。事实上,第三幕第七场中,国王收到哈姆雷特回来的信后,内心是极为惊讶和害怕的。因此他设计了这出比剑大戏,想要借雷欧提斯之手了结其性命,却没想到自己调的毒药毒死了王后,雷欧提斯也被刃上的毒药毒死。这出剧看起来像一幕“完美的”悲剧,正如雷欧提斯所说的:“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
其次,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已经突破和古希腊时期三一律的束缚,对于悲剧发展有了更大的自由。就拿第一幕举例,第一场在城堡前的露台,第二场在城堡中的大厅,第三场在波洛涅斯家中一室,第四场在露台,第五场在露台的另一部分。这种地点的跳跃性极大,人物因此能够多侧面地得到表现,因而情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延宕”。看似是哈姆雷特的装疯造成他迟迟不行动的“延宕”,使情节发展变慢,实际上则是莎士比亚的精心设计。
哈姆雷特在时代的变革中始终在舞台上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是对哈姆雷特的理解是复杂而又多元的。威尔逊·奈特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哈姆雷特》是最令人困惑的。我们可以把哈姆雷特看成一个天性高贵、感情细腻的人,被集中到一起的许多惨痛变故所折磨;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对爱情不忠深感神经过敏的厌恶和憎恨的人;或者根据他与鬼魂的交谈和从鬼魂接受复仇使命,把他看成死的象征。所有这些看法都有道理。那么造成了其形象多解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哈姆雷特的疯癫形象解读的多元性还得益于莎士比亚精湛的艺术手法。
首先,莫过于通过独白对其形象的刻画,独白的思辨性造成了其形象的多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剧中“生存还是毁灭”一段独白,其感情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对人性和社会惊天动地的贬斥喷薄而出,那么作为读者怎样去理解他的内心,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必然造成对其形象的感受的不同。
其次,这部戏剧始终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的作品中扣人心弦的张力。哈姆雷特装疯波洛涅斯使相信并向克劳狄斯报告,使读者能够松了一口气。接着,克劳狄斯不相信波洛涅斯并且还是怀疑哈姆雷特是不是装疯或是有别的动机,这又让我们为哈姆雷特的命运担心。随后,哈姆雷特导演“戏中戏”想来验证鬼魂说的话,看看到底是不是克劳狄斯是杀父凶手,叙事节奏立刻变慢,情节放缓。在通过奥菲利娅试探哈姆雷特的装疯的动机之后,国王疑心更重了,要求“他必须立刻到英国去” ,读者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在上演戏中戏时,克劳狄斯站起来以及一系列的反映都证明了他是真凶,情节进入了一个高潮。这样扣人心弦的情节,利用读者对哈姆雷特波折命运的同情和感受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构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哈姆雷特的形象。
再次,根据情节选择意象,把人物的感情融入意象造成了其形象的多解。如第一幕第四场在鬼魂出现前的“凛冽的寒风”,便营造了阴森可怖的气氛,也预示着情节的发展。作品中其他的一些意象如父亲的鬼魂、死去的骷髅等都给人物形象的理解带来了不确定性。
复次,文中有多处对比。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比如真疯的奥菲利娅和假疯的哈姆雷特,在比如霍拉旭和波洛涅斯。其次,人物前后的对比,比如哈姆雷特在遇到鬼魂之前和遇到鬼魂之后,其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次,复仇行为的对比,福丁布拉斯为了一块小小的曾经属于丹麦的领土不惜动用大批人马,雷欧提斯得知哈姆雷特杀了父亲之后立刻怒火中烧要报杀父之仇,这些都和哈姆雷特的“延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与多角度的刻画,哈姆雷特这个复杂而又立体的疯癫形象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同时使剧本的悲剧意识上升了一个维度。
最后,多线多维的结构。前文讲到莎士比亚已经突破了三一律的束缚,文章的结构显然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维度。贯穿文中的三条线索:哈姆雷特的复仇,雷欧提斯的复仇,福丁布拉斯的复仇。这三条线索水乳交融,互相影响,比如福丁布拉斯对一个弹丸之地动用那么多的军力无疑激发了哈姆雷特的复仇决心。
哈姆雷特的“疯癫”在此剧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他不仅是一位“延宕的王子”,还是一位“疯狂的王子”,更是一位多解的王子。哈姆雷特的疯狂不仅是装疯,他还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情感流露,独白便是他的真实的情感投射。“疯癫”不仅促成了哈姆雷特的“延宕”,也促成了剧本本身的“延宕”,更体现了时代语境的“延宕”。造成哈姆雷特延宕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其自身,而且是源于莎士比亚的精心设计。哈姆雷特的疯癫形象同时也是立体而多解的,这得益于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我们说《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我们最常想起的戏,因为它最富于关于人生的深刻思想,也因为哈姆雷特的痛苦在他脑子里一转就移到了一般人身上。他是个伟大的教化家,他用自己的感情和经验来教化,这是他值得人们去听他的原因。”莎士比亚通过他对社会现实的洞察,揭示了从哈姆雷特身上体现出的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的冲突,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同时在中国的舞台上也赋予了哈姆雷特以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引用
[1] [苏]阿尼克斯特.莎士比亚的创作[M].徐克勤,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VII).朱生豪,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 赵宪章.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