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文
基于全球化背景,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而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各地区各民族交流的基础途径,这也愈发凸显出跨文化交际培养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公民身份,立足于全球文化交流的视角,强化个人的专项素养。本文将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与全球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三要素,重点探究围绕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逐渐让全球化变得愈发不可逆。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人群正开展愈发频繁的相互交流,文化交流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生存技能。基于此,围绕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培养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打破了各民族各地域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状态。同时,全球化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文化同质,其还标志着全球处于特殊的结合状态,即在历史、文化、立场、定位、声音等多个方面形成特殊的结合状态。基于全球化的逻辑,多元文化相互整合共存,而对话是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只有秉持坦诚、宽容、开放、平等的姿态,方可确保国与国、人与人间共同发展、和睦相处,充分凸显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最早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其核心命题在于交流即是文化,而文化就是交流,单独将跨文化交流设置为独立学科。后续的学者也针对跨文化交流设置了更为明确的界定,方便不同符号系统、不同文化感知的人群展开相互交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语言交际能力直接关乎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其涵盖了社会规则、语言形式、语言运用规则等。
文化认知主要涵盖文化差异认知、文化本体认知、文化主体认识。文化主体认知主要是指立足于交际活动进行自我认知,了解我处于何种文化背景?我是谁?以何种文化身份与他人展开交往?立足于文化基础概念,人们逐渐构建出文化本体认知这一理念,其意味着文化理解无法脱离于实践,文化正确认识也大多来源于实践并能够给予实践指导。文化差异认知是指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之间存在必然的文化差异,某一种文化中必然会存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价值形式。当人们对不同文化形成差异性的价值观念时,该种观念会相对稳固并持续内化,而人们也会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主体观以及文化观,对后续的交际行为、交际态度产生着制约与支配作用。
信息与知识主要涵盖了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知识信息、语言知识信息三方面。上文所述的知识主要是指不同的艺术、礼仪、习俗、宗教、历史、地理、话语方式与规则的总和。而信息主要是泛指处于传播状态的一切内容,普遍蕴含知识属性,但也存在动态性特征。立足于跨文化交际,如何把握信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人们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知识信息,但却未能了解到母语文化所蕴含的知识信息。上述知识误区使得人们很难深刻地理解并感知不同文化,进而制约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技能主要涵盖交际实践技能、文化社交技能以及语言基础技能。其中,语言基础技能主要指的是学习者的外语知识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的基础素养。文化社交技能往往表现于人与交际主体展开交流的主动意愿,生活习惯是否适应,是否能够在交往中具有亲和力。语言基础技能主要是指交际主体可否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语言找寻问题处理方法。变通性主要是指能够融合上述基本技能,满足基础的交际需求,强化交际实践效果。
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培养时,教师应明确其核心动力在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迫切需求,努力成为国际化人才。相应地,大学生也应积极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提高自身能力,成为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而其也可被划归为内在动力。鉴于上述特点,在制定培养策略时,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外部动力,并将其逐渐地演变为内部动力,慢慢引领学习者具备文化自觉、责任意识以及全球视野。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高校应引入多种途径、多元方式,及时地让学生能够了解时代要求与国际形势,使其可树立全球意识,具备开放性的胸怀、大国公民气度以及批判性的精神。上述方式可让大学生能够平等地认识多元文化,全方位地让学生能够领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更要从多角度认知世界多元文化,逐渐能够尊重文化差异,敏锐地感知文化差异,主动地学习文化差异。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课程结构对学生知识结构会产生直接影响。为增强跨文化交际培养效果,优化构建课程体系,高校应注重发掘课程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高校应深入探寻下列几个要素:
(1)如何围绕跨文化交际建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时,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应如何开设课程?(2)采用选修课还是必修课的形式设置课程,如何融合选修课与必修课?如何划分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程的占比?围绕学业考核、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程目标如何制定标准?(3)结合国内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具体培养要求,如何从原版教材中汲取养分?(4)采取何种方式开设课程?以专职教师为主体抑或是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5)让外语教师开设课程,还是应积极吸收各专业教师?如何能够构建学术水平高、综合素养强、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高校领导应紧紧围绕上述各要素开展深入研究,逐渐转化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逐渐从各维度改变高校人才长期培养滞后而整体能力相对薄弱的客观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若课程体系构建可成为深入的系统性工程,那么教师可对英语课程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切实有效地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途径。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国家教学计划,也是社会影响力大、相对普遍的跨专业课程,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客观上讲,语言始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化也无法脱离语言,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涵盖着诸多历史、宗教、礼仪等文化元素。鉴于此,高校应逐渐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整合文化与语言,尽可能地改变过往轻文化重语言、语言文化相互割裂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是重要的语言文化能力。为增强培养效果,教师应始终坚持实践为取向,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方法,凸显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创建课堂时,应将案例分析与跨文化对比作为核心教学策略,重视体验式教学、影视观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创建的方法,确保课堂讲解与交际实践紧密贴近,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生动性。(2)积极展开学习训练,对大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意识、主体意识进行培养,优化过往一言堂的教学局面,深度地融入于教学研究活动,持续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3)选拔吸引更为优秀的教师,充实教学团队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海归教师、国际交流生、外籍教师等资源,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联谊会、座谈会、讲座等多种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多元文化。同时,高校还应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海外经验丰富的学者、拥有国际交流经验的政府官员、跨国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企业家担任校内的客座教授,鼓励其直接融入到跨文化交际的各项教学活动当中。(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与跨文化实践相关联的各项活动,高校安排学生进入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实习或考察,安排学生积极到各个城市以志愿者身份融入到国际文化交流、外贸交易会、国际赛事的实践活动。此外,高校教师还可引领学生浏览国外文献,阅读经典作品,借助课外文本阅读以及多种的实践形式,帮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拓展其国际视野,强化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与交际意识。
基于全球化背景,类型多元的文化交流持续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展开,而多元文化间的融合交流与碰撞也逐渐频发。跨文化交际大多源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群体间的交流。若不了解母语文化,或仅仅对母语文化一知半解,则很容易引发交际障碍。相反,若熟知本民族文化,了解母语文化,则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消除文化偏见,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冲突。基于上述目标,为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培养效果,高校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养,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在创建课堂时,教师应将外国文化介绍给学生,而不可单纯地作为知识的传声筒,而应保持自我的建立与思想;不但要引领学生了解隐藏在行为动作、习俗、词汇之间的社会公约、文化背景知识,还要让大学生能够保持多元视角找寻问题解决答案,客观看待问题,进而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交际教学最初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核心理念在于语言的核心功能在于交流,而语言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培育交际能力。鉴于此,教师应教学目标在于依托课堂教学,确保大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素养。基于上述背景开展跨文化交际培养时,高校应注重调整现有语言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从测试评估、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角度入手进行调节,让现行的大学外语教学可适应全球化形式。同时,语言教学的另一重要教学关键在于语言不仅是独特的语意表达符号体系,更注重语言含义间的交换。鉴于此,高校教师应引领大学生了解语言交流的本质,其不单单是语法知识和语言符号形式,更应注重引领大学生在独特的环境下,不断强化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交际语言教学应引领学习者强烈意识到仅仅掌握外语结构不足以应对后续的跨文化交流,更应透彻地把握语言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也是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核心前提。在此基础上,师生均应深入地理解外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文化习俗,不断地积累各项知识。高校教师还应尽可能引入活泼、生动的模式,适当组织学生参与模仿性训练,创建真实场景与虚拟的跨文化交际氛围,凸显出学生所具有的跨文化交流主体地位,以增强器跨文化交际素养。
在讲解文本时,高校教师不能仅将注意力停留语言符号的浅层含义,应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帮助大学生提升对于文化交际的认识,使其能够从文化认知逐渐提高为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明确教材为核心。立足于基础语言教学,引领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应从文本中的修辞、篇章、结构、语法、架构、词汇、语音等知识学习中引领学生,领会文化意义,紧扣教材内的文化信息,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让学生理解语言有差异,学习如何能够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2)明确训练与课文为线索,适当地将文化教学元素补充的课堂上,重视文化语言教学的整合、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在实践中,高校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大纲补充内容,围绕中西文化开展系统性的比较,持续培养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包容性、敏感性。通过整合文化语言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以及各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重点需要了解自然环境、经济、艺术、文学、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俗等要素,深化其对于母语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站在独特的文化视角,提高其文化意识,增强其日常会话与交流能力。(3)适当地提高文化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与中西方差异行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应从听、说、读、写、翻译等多方面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使其对异国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增强文化教学水准,助力其理解精神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国家物质文化等异域文化,强化其整合、概括与综合素养,避免其在后续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尴尬与错误。在此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培养中,教师引领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接受信息、发出信息,使其能够灵活处理具有文化差异性的信息,进而增强整体教学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应深刻认知跨文化交际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了解跨文化交际与全球化间的关系。通过拓展全球视野,强化文化自觉;优化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明确实践为导向,整合教学模式;革新交际教学认知,展现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培育效果,增强高等教育水准。■
引用
[1] 胡文伸.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48.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 吕林海,汪霞.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研[J].江苏高教,2012(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