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文娟
媒体融合是全球各国共同的发展方向,我国处于这一大变革时期要想跟上发展基调,不再落后于人就要尽最大努力培养能够与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共同成长甚至于帮助该行业发展的人才。为此进行探索研究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况与我国现实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极其必要。
新闻传播教育的总体事业版图持续扩张,其学科规模也在持续延伸。新闻传播的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完善,多层次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传播技术发展既促使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人才培养及新闻传播教育的巨大挑战亦如期而至。
世界已然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8.02亿,互联网的普及率更是高达57.7%,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模式。主流传统媒体拥有的受众规模减缩,其影响力也被稀释,广告接单与期刊发行量呈现“断崖式”下跌。新媒体此时逐渐代替传统媒体,进而成为得到最高受众使用率的新式媒介形态,新闻客户端与社交媒体已然成为获取新闻信息资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广告接单收入也呈现出势不可挡的上涨趋势。
故而,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传统模式面临的是新时代的挑战,媒介融合严峻的挑战其范式。如今的媒体领域涵盖了报纸、电视及广播等传统媒体,亦包含社交媒体与数字出版等新兴媒体,还有娱乐与文化等相关行业,进而形成了“大传媒产业”与“泛传媒产业”。传媒产业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改变:一方面开始涌现大量的传媒新岗位,另一方面岗位的分工更加细化。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传媒行业所需人才为基本任务,传媒行业的“需求侧”变化,亦倒逼“供给侧”的创新与变革。
新闻教育自始至终作为一门专业的教育所存在,目的在于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给传媒行业。故而,传统的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紧紧围绕着传媒行业的需求,强化培养学生的技能,譬如记者必备的“四能”。但伴随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崛起,对专业技能与专才教育培养的过度重视,通常会造成行业化培养学生的片面性,反倒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批判精神。“大传媒产业”的生态需求职业化的新闻传播人才数量日渐减缩,相反“泛媒体”的人才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需求跨媒介、复合型的人才。基于此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工作需要明确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培养人才的规划。
新闻传播的命脉就是真实客观。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求真。跟随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传播门槛持续下降,在这个人人具备发言权的时代,可能会造成一些素质较低的受众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一些媒体出于争抢新闻时效等层面的考量,在未经核实事实的状况下就展开新闻报道或是新闻转发,引起诸多反转新闻的产生,譬如“万州的公交坠江事故”中起初大张旗鼓地声讨女司机,“山东辱母案”与“罗一笑事件”中颇具偏激性与倾向性的报道等。故而,媒介融合严格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坚守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新闻信息的报道进程中,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态度与报道原则,在报道发布前认真审核新闻事件的真相,进行客观的报道,矜持新闻人的基本原则,提升职业品德和职业素养。
新闻工作者具有人文关怀是对其自身的更高层面要求,重点表现在进行新闻报道过程中具备的人文道德关怀以及对隐私权、真善美等层面的保护。体现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最典型的就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形式日渐趋向多样化,而不再是老式传统的新闻纸质报道形式,转而采用直播报道新闻的形式可以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获得更佳的新闻传播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不能在新闻报道进程中将镜头直接对准新闻当事人,在必要时亦可采取一些特殊处理技术,尽量规避造成对新闻当事人的二次伤害。这不单单彰显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职业素质,也同时彰显着新闻工作者所具备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水准。
新闻报道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有着清晰的职业指向性,故而,新闻报道是一门具备极强职业教育特征的实践型及应用型学科。一方面,新闻报道需要大量的实践及实战,实践对于新闻报道的价值,如同其对于医学、法学和商学等科目的价值相同。另一方面,新闻工作面对的是所有社会行业及部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掌握十分庞大的知识量,甚至具有某一到二个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背景。此类既具备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又是某一领域学者型的内行新闻人,才是媒介融合时期新闻报道实践特别渴求的人才。
新闻传播学科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与传播技术和传媒环境密切相关且与时俱进的一门学科,从纸质报刊的繁荣到电台广播的出现,从电视的崛起到互联网的普及,媒介演变产生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带来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巨大进步与变革。时代不会停止发展,新闻传播也会跟随传播媒介的优化完善以及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在互联网愈发普及的现在,新闻传播的渠道亦由书籍、报刊等纸质载体向互联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扩展,未来的新闻媒体传播也会呈现更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故而,相关媒体机构与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与时俱进地培养新闻传播的专业人才,创新自身教育观念,教授先进的、系统的专业知识,教给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及新技术,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从而达到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新闻传播教育的光荣使命就是培养出合格的且适合新传媒时代的新式传播人才,需要我们强化新闻理想,坚守基本理念,依照新闻教育与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打开视野、创新观念、极力探索、深层变革,进而构建起与媒介融合时代所需相符合的新式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有效全面提升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
新闻工作者进行报道、传播新闻信息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传播新闻事实真相,匡扶社会正义。故而,立志于成为合格的、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严格要求自身的新闻职业道德,把追求新闻真实性与坚守正义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越来越广的信息传播渠道,也导致来源不明的各种信息漫天蔽野地袭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参与者。故而,身为新闻传播人员,更加需要以己身为表率,承诺不为牟取利益而传播虚假新闻以及随意传播真假不明的新闻信息,时刻固守身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综合考量媒介融合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在制定并实施新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方案时尤其要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培养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注重时代性与专业性,及时优化改革新闻课程。其次,在促进人文科学与课程内容等学科互相融合的同时,亦要关注新信息科技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新媒体人才的素养培训,引导他们更新观念。还应结合媒介融合产生的新需求,优化与完善人才具体培养方案,力求输送更多的人才以满足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要求。
基于新闻传播行业所具有的极强实践性这一特点,故而,必须把实践教学置于关键的位置,主动引进更多优秀的、实践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开设大批量的社会实践课程。除此之外,提升新闻传播的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先进的新媒体操作设施与新闻摄影设备作为保障,专业院校可以跟新闻媒体展开合作,提供社会实践基地给学生以供他们提升自身的实操技能。
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时代,信息同样完成了全球化的变革,各国及各地区间联系愈发紧密,由此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而是已然走出国门。故而,国际化这一重大主题是各国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均不可回避的。对于这一方面而言,国际化的新闻传播定位与我国全方位融入世界体系以及构筑全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的完全一致。
故而,现代新闻传播的人才需要具备极高的英文水平,从而能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弥补我国新闻传播培养人才机制的不足之处。增进新闻传播学术领域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切实实现平等对话新闻传播的国际学术界,为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发言。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肩负的重大使命之一就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充分结合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增强建设新闻传播的国际能力相关实践经验,详细分析相关案例,明确在以“全媒、全民、全球”为特征的新式新闻传播的生态下,怎样在实务与理论上实现我国调整与创新对外宣传的工作。
总而言之,一切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媒介融合生态下新闻传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因而,展开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所有努力都会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