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艺飞 贝光耀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青年一代的摇篮,在党的领导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群众组织,成为促进青年良好向上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重要作用。
当代青年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是传播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坚力量,在世界迅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青年具有自主人格强、个性鲜明的特点,但也存在思想不坚定,易受到外界言论的影响,出现行为方式产生偏差的情况。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良好的时代风向,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青年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努力将青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持续奋斗。
“走在青年前列”是党中央对于当前各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出的殷切希望,高校要加强对于青年的思想道德引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发现青年群体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很多基层团组织仅停留在“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阶段,并没有完全做到为青年“解决问题”。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离开家庭、走进校园、迈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认知偏差。各高校也相应通过开设思政课程、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然而对于学生群体中存在思想问题的少数个体,难以做到持续跟进至解决问题。青年个体存在的诉求如若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便会长期存在,甚至进而影响周围部分青年群体,长此以往,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道德建设就会很长一段时间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大大增加了基层团组织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度。
现阶段,各高校普遍都通过开设思政课程的方式为青年大学生普及思想道德意识,并通过考试等形式来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从高校角度出发,思政课程无疑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教师资源中最大程度对学生展开“地毯式”教学;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政课程的存在显得越来越“形式化”,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一种情况,思政课成了“放松课”,成了学生用来学习其他课程甚至用来放松娱乐的存在。高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创新思政课程的所谓教学方式,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反而让青年大学生更加降低了对于思想道德培育的重视程度,思政课在学生心中已经逐渐成了“干巴巴的说教”,而不是用来提升自己,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完就丢”成了学生心中对于思政类课程的普遍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让思想道德培育真正植入学生心中。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对学生进行新时代思想引领时,在把握总体目标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利用团支部、班级和学生个人三方力量联动。当前,各高校正在有力实施“班团一体化”举措,将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相结合,形成以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为主体,以班级为主要工作阵地,团支委和班干部为工作骨干力量,在“班团一体化”的基础上,广泛提升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切不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团支部要积极发挥思想引领和宣传作用,定时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班委会主动将团支部宣扬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以班级事务为媒介,带动班级成员参与其中;班级成员则通过团支部和班委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充分运用并做到及时总结,将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团支部,协助团支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最终形成“团支部-班级-学生个人”的三环联动工作体系。
作为学生,在当前阶段难免存在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三环联动工作体系形成过程中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积极为青年培养工作建设搭建平台,保证双方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切不可做“独行者”。
为了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培育,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借助当前青年大学生感兴趣的娱乐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娱乐活动相结合,以此希冀青年大学生通过对娱乐活动产生兴趣,进而提高思想道德育人质量。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然而“创新”不代表“娱乐”,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和引进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单方面迎合青年大学生,愈发“娱乐化”的活动形式甚至超越了活动内容本身,使得育人效果不断弱化,学生接受的思想道德培育微乎其微。
一是要长期主抓青年模范典型。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年度“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评选,旨在通过评选出一批品学兼优的青年大学生,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长期主抓青年模范典型,培养其“先行者”“排头兵”的思想意识,由青年个体带动青年群体发展,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的模范作用;二是要牢固树立青年学生榜样。对高校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青年学生扩大宣传报道,通过校园采访、信仰公开课、青春故事报告会等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牢固树立优秀青年学生榜样,不能让榜样学生的产生只是“昙花一现”,而要形成长期有效的影响机制;三是要严格把控学生活动主旨。减少过于花哨的娱乐化学生活动,缩小其影响范围,广泛开展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贴合高校学科建设、迎合学生文化需要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学生典型的特色活动,让大学生的思想基调与高校育人理念的大方向相契合,树立向优秀学生榜样学习的意识,增强追求自我进步的主动性。
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基层共青团青年培养的主阵地也要随着时代的更迭由传统的线下逐渐向新兴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发展,互联网对于当代青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媒介也正逐渐发挥着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互联网引领青年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自身优势,将新兴媒介融入对青年的思想建设中,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主题微团课、“素养公开课”,让青年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观看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线上问答,及时有效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开展青年微理论学习和青年大学习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建立“理论学习”线上交流小组,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提升学习的时效性、实效性、生动性;搭建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对时事政治及动态进行及时发布,让青年大学生更为方便快捷地接触接收到时政热点信息。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基层共青团青年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明确培养目标,坚定培养方向,创新培养思路,要将新时代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多方面需求,对青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任何一点问题都要牢牢把握,缜密分析,提出办法,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国家需求的全面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