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实际·实践: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文化振兴

2022-11-11 06:07康虹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传统

康虹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要实现城乡利益共享,共享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除了要实现物质条件上的“塑形”,也要做到思想文化上的“铸魂”,实现乡村振兴一体两面的协同发展。文化兴则乡村兴。城乡关系以“互促、互补、协调、共同”立足在平等的平台上被加以演进和研究,是我国在新型城乡关系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发展的表现。城市和乡村应当彼此互通有无,相互流通,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城乡共融,做到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就必须平衡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我们在新时代下面临一项重大课题即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高质量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1 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机理

消除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是自然因素和历史过程。没有城乡融合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国家的物质文化资源所赋予的身、形、相、精神文化资源所赋予的魂、韵、脉,使形与神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观念和系统,村民将这一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礼仪交流、邻里交往、婚姻家庭等活动中。

1.1 城乡融合发展是创新发展理念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城乡融合”概念。创新发展理念结合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是对具有永恒价值的传统发展理念精髓的完善和拓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的自强不息、中庸和谐、民为邦本、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被重新思考和改造,以使其获得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内涵来应对在时代发展中中国所面临的新境遇。特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土壤形成了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温床,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这就有必要扬弃地去鉴别和分辨传统文化,做到去伪存真。其先进性仍然在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的依据,但其落后性由于自身的保守和落后的特质已不适配当代的社会。而在激活先进农村文化的同时,激活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农村文化资源得以持续。必须坚持传统文化领域,适应外来先进文化元素,与之协调共存。

1.2 乡村文化振兴是内生文化资源挖掘与外部文化建设的双向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光、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乡村文化振兴可以通过内生文化资源挖掘和外部文化建设这一内一外双重条件来实现。内生文化资源挖掘是以农民个体或集体为主体,乡村社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方式,振兴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许多民间优秀文化传统逐渐没落,甚至衰亡。党中央把保护和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和发展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外部文化建设是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主导的,它们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增加财政投入等措施,推动地方公共文化建设。首先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建立综合性地方文化服务中心,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广播电视和国内互联网,让村民共享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加快传播与发展。其次是推动互利、公益性文化组织积极发展,加强日常文化活动,满足当地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此外,市场和社会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融合进程迅速推进,以工业化、现代化为特征的历史进程加速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变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差距这个巨大矛盾在农村社会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农民为中心的优秀乡村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现代化进程不仅为乡村文化转型提供了“土壤”条件,而且打破了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和规范,加速了乡村文化矛盾的蔓延。特别是主要揭示了乡村文化振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现实困境:乡约伦理规范缺失弱化、乡村文化传承主体断档、乡村传统手艺失传残缺。

2.1 乡约伦理规范缺失弱化

乡约是中国历史上古代民族所提倡的一种契约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功能,实质是通过推行儒家礼仪道德并将其作用于乡村社会中的各项具体事务,以此来达到稳定乡村秩序、和睦乡村生活、增进邻里情谊等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和现代生活生产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格局,以强烈的姿态走进农村。农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基本价值观滞后,有效权利丧失。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村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环境正在逐渐减少。它的价值和伦理秩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民对传统农村文化缺乏认同感。乡约伦理规范也不断缺失弱化。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发展,人们正不断背离那些延续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而被视为伦理规范保存相对较完好的乡村社会正在不断褪去披在其身上神圣的“道德外衣”,这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并严肃地看待此类问题的出现——乡约伦理规范缺失弱化,它正以蔓延之势渗透于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具体表现是村民对传统农村道德观念的“背叛”,比如勤俭节约是人们的传统美德,但如今农村的浪费和比较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盲目比较的趋势在农村越来越盛行。其次是对传统农村礼仪的道德约束和认同日渐衰落。传统的道德伦理,如婚嫁、祭祀、葬礼等丰富的农村礼仪仪式,被任意简化、故意篡改、甚至无情抛弃。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传统礼仪的行为已被各种形式的“应付”所取代。最后,强烈而清晰的利益感会导致人际关系冷漠。城乡人口的不断流动,必然导致更开放的人际关系,传统观念受到挑战,农村德育完全失去了基本保障,德育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再那么高,农村社会对德性力量的认可度下降。

2.2 乡村文化传承主体断档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文化不仅表现出地域特有的连续性、乡土性,而且积极发挥道德教育、伦理规范、价值引导等社会功能。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发展,城市文化强势入侵乡村文化,加之各种政策的改变,致使我国的农村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单个家庭人口数量减少,家庭关系日益疏淡,家族情感日渐淡薄,血缘合作逐渐趋利。家庭伦理观念带来的改变,导致家族繁衍意识逐渐弱化,亲情与家庭家族观念的部分缺失,同时也带来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断档,传承人员缺位,断层、失传现象十分普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谋求发展,其时空环境的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离开从小长大的乡村,到大城市谋生,土地荒芜,农业无法投入生产。农业生产经营的乡村社会支持系统崩塌,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乡村人才微乎其微。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双重分离导致其收入水平、住房质量、医疗服务等普遍存在差距,这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是单向的,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主体的不断流失,从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曾经作为乡村文化基本载体的家庭单元。

2.3 乡村传统手艺失传残缺

乡村传统手工艺是通过农业生产资料或手工艺品,以及特定的生产技术和相关活动,对专门的农产品和生计进行加工和转化,以满足农村生活的特定需要。然而受到城市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农村手工艺传统被贴上了“陈旧”的标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年轻人向往大城市的现代生活,不愿意从事产量低、销量少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加之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导致乡村传统手艺失传残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是纯之又纯的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地域色彩。长期以来,继承人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口头传教、家族传承来完成代际延续,但他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创新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年轻人面临着传统农村手工艺“难度大、强度大、周期长、收入低”的特点,因为怕吃苦、怕钻研而望而却步,很多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从业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愿意继承师傅、长辈们传承下来的技艺,而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在村民看来,过去学习这些传统手工艺只是谋生的手段,但现在赚钱的渠道多了起来,农村的传统手工艺自然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于是乎传统手工艺面临继任者的缺乏和技能的丧失。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艺术家或手艺人难以像以前那样以精湛的技艺维持和提升生活,被迫放弃艺术而转行,这就造成了该领域传统工艺的发展困境。

3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理路

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乡村社会实际,以多元化方式促进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建立适应村民需求的乡村文化振兴方式。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日益严重的社会形势下,作为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乡村文化越来越以代表社会的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社会主流文化所替代。农村文化具有原始、静止、质朴的本性,逐渐疏远,甚至消失。乡村中国是近代中国的根基,是近代中国的精神支柱。了解乡村文化、认同乡村价值观、向往乡村社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本性,是他们拥有民族认同感、民族荣誉感、民族自信感之根。具体来说,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理路可以概括为挖掘乡土文化阐发乡村内涵、扶持文化主体促进文化传承、加强文化嫁接推动文化创新。

3.1 挖掘乡土文化阐发乡村内涵

乡土,指的就是家乡和故土。乡土文化的精神契合根植于该地区特定的地域环境,是该地域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培养的产品是一种纯粹的原创文化。乡土文化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共享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自然景观、古建筑遗迹、民俗风俗、乡村伦理、道德观念、传统技艺、乡村风情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是要保护其原始形态,挖掘其历史渊源,诠释其文化内涵,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精神寄托、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之成为富饶的乡镇。长期以来,城市文化被称为“现代化”,具有绝对优势,乡村文化在不断减弱。乡村文化强调民族性和地域性,这并不意味着其现代性和科学被低估了。基于此我们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思维定式,把握文化“和而不同”,努力实现城乡文化的“美美与共”。乡村文化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不应该是城市文化的附庸,它永不消亡,最终形成城乡文化共同体。无论是李子柒创作的天堂般的田园音乐,或是华农兄弟的风趣乡村作品,一些点击率和知名度都比较低的自媒体账号,都在原生态的乡村里再现,它们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的意义,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

3.2 扶持文化主体促进文化传承

如何激活传承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自觉自发传承传统文化的源动力,是当前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传承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巨大,农民未能被视为“平等主体”来对待,无形之中形成了“乡村就是落后,城市就是先进”的社会心理,对乡村文化的不自信也就必然导致农民群体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正是因为乡村是乡村文化的土壤,村民是乡村文化的直接主体。只有重构乡村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乡村文化才能真正得到重视。首先,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村民主人翁的地位,培育村民的文化自信,激发村民的热情,推动优秀乡村文化队伍的形成。其次,村民要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利益,营造传承地方文化的乡村环境,吸引和鼓励有志于经商、创业的农村青年返回家乡从事振兴当地文化的实践。最后,由于相关主管部门认识不到位、扶持措施不力或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彰显。传承主体的满足是推促其价值内化及行为自觉的核心动力,因此,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村民合理诉求的表达,并充分尊重其对文化传承的自主选择和创新创造,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人们对其才有更强烈的传承意愿。

3.3 加强文化嫁接推动文化创新

传统乡村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民生活自给自足、单调封闭,形成了务实、稳重、保守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特质。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村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环境正在逐渐减少,其价值与伦理秩序不适应现代乡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民缺乏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首先要培养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村民的价值认同感是乡村文化的历史目标,它是对乡村社会多元文化融合的回应。坚持乡村文化的认同精神,是抵御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影响所必需的。在保持对民族文化的高度信仰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不是“复古”,而是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延续中华文化的本源,让乡村文化适应现代生活,保持文化的“乡愁”。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顺应当下文化形势,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地方文化的新颖性,无法创新的乡村文化,终将失去魅力和生命力。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文化创新虽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发明。传承乡村文化,创新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城乡涌动创业潮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