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朝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乡村产业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的产业,包括现代种植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具有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机密的特征,产业振兴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普惠金融是以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为经营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以小微企业、农民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对象,是减少金融排斥的包容性金融。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农村普惠金融,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列举了乡村六大产业即现代种植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提出科学规划、促进融合、优化环境和完善乡村金融服务和人才保障等措施。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通过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营造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支持服务“三农”力度。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这是国家层面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做出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与保障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健全多元化广覆盖的机构体系、创新产品与服务手段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2019年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供给体系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8年聚焦三农,在2021年一号文件中“乡村振兴”被提及37次,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依托农村资源、发掘农业多种功能、以三产融合为路径,乡村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
乡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方依托资源和生态比较优势,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手工业、特色编织、特色食品和特色制造等乡土产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路线,特别是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走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痼疾,积累很多富民兴农的生动实践案例。
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稳步提升。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实现规模集聚,建设初加工设施和精加工设施,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向主产区和优势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加工园区、产业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下沉,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物流网络和冷链配套体系建设,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实现产地到餐桌的革命性变化。
乡村产业业态类型不断丰富。一是融合主体大量涌现,一大批农村现代化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二是融合载体集群发展,农业产业园数量不断增加。三是新主体、新技术、新功能不断呈现,推动传统农业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农业+”态势蓬勃发展,如“农业”+旅游、康养、教育、文化等,催生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业,“农业+”信息产业,催生数字农业、线上农业等农产品网销增长迅猛。
乡村新型服务业创新发展。各类型的社会组织与机构联合开展农资供应、代耕代种、烘干收储、批发零售等生产性服务业,组织开展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生活性服务业,乡村服务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了农民的非生产性收入水平。
乡村信息产业如火如荼。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遍布城乡的公路网、信息网等软硬件设施齐全,人才、科技、资本下乡,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乡村产业”的发展局面良好,有力的带动产业发展、人员就业和农民收入。
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乡村产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对市场了解不够,经营者容易盲目跟风投资,加之地方政府对主导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定位不明晰,特色资源挖掘不深等因素,导致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鲜明特色,容易导致产量过剩、量增价降、出现滞销、回头客少等情况发生,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增收。品牌效应未凸显,产品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过,由于标准缺失、缺乏品牌意识等原因,当前乡村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品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品牌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彰显。
产业融合低,产业链条延展性不强。农村三产融合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带动性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普惠金融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也称为包容性金融。通过精准定位其细分市场,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利用低成本的技术手段,下沉其金融服务,把特殊群体发展成长期客户,建立和维持关系型融资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普”的内涵在于供给主体的全面,既包括正规大型金融机构也包含小型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惠”的内涵则表现在实惠,即金融机构以实惠的价格为农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普惠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其业务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导向,面向‘长尾’客户的‘薄利多销’,是集政策性、商业性与合作性于一体的特殊类型金融。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及其问题,精准把握“三农”问题在新时代的发展演变和表现领域与形式,激发内生能力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三农”问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金融供给与需求,需要统筹推进,自上而下逐级传导。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缓释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金融供需矛盾,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解决农户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问题。
一是完善普惠金融政策措施。货币信贷政策,为了激励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定向降准政策,增加普惠金融领域信贷资金投放的能动性,实现覆盖广泛、指向精准的效果。可以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尤其是针对县域存款性金融机构,引导其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还可以加强对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进行优化,创设扶贫再贷款等政策措施。银行业监管机制方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指标体系,拓宽信贷资金来源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引导银行业机构坚持做小、做精。保险监管方面,创设农业保险扶持政策、大病保险倾斜政策、积极支持教育脱贫和差异化监管。财税政策方面,对三农金融服务实行税收优惠、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和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二是改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立以农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要对象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将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接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深化银行等机构与税务部门、企业的合作互动,搭建银税信息共享平台、丰富银税合作模式,实现以税促信、以信申贷,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支持银行在线查询企业相关信息,提升授信和风管效率。完善动产融资登记公示,规范应收款转让登记,盘活小微企业动产,促进融资可得性和为融资交易安全提供保障。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引导柜员机在乡村布点,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加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上支付、手机支付服务,支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三是运用科技手段积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创新金融科技手段,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银行业数字化服务渠道、提升信贷服务质量与效率,如二维码收款、淘宝供应链融资等。积极稳妥推进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有序发展网络支付,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治理,净化网络空间做好风险化解。
四是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各类结构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服务定位,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推进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县域支行试点探索,涉农业务服务。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回归业务本源,下沉经营和服务重心,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服务当地服务基层。积极发挥保险机构的保障优势,为农民健康、农业稳产提供保障服务。发挥新型机构的补充作用,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机构支农支小,发挥普惠金融的补充作用。
五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创新农村抵押贷款,缓解抵押物难题。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森林资源。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保险需求。创新农产品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降低农作物价格风险。推动扶贫小贷健康发展,促进精准扶贫。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农村创新创业。依托核心企业实现供应链金融批量营销。
优化普惠金融资源配置,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科学谋划、精心布局,做到县域统筹、镇域聚集和镇村联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和经营市场,构筑乡村产业平台如建设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工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客观现实需要金融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普惠金融大有可为。
完善普惠金融供给,化解“三农”融资难题。“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从小农经济走向规模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体验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需定供”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是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不协调的矛盾,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关键,这些项目有前景、但是投资期限长、抗风险能力弱、缺少有效抵押等,而普惠金融通过政策扶持、模式创新和数字化手段等,架起两者之间的衔接桥梁。
引导树立诚信意识与契约精神,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以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和返乡下乡涉农创业者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是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产品的主要需求方和服务重点对象,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规则意识、诚信品质和契约精神的输出,会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他们这些品质的塑造与形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
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中,应注重构建以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为辅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形成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有机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实现普惠金融供给侧与乡村产业振兴需求侧更高层次的均衡。总结过去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参照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创新实践路径。
建立健全商业、合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间分工协作的支农组织与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政策性银行应该职责定位清晰,避免职责重叠与缺失,对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服务领域形成有效补充,而非挤出效应。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要确保和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信贷支持,履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职能与社会责任。农信社系统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沉机构与服务,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业务范围的篱笆,放宽业务种类、推出更多产品和服务。开展“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改革,扩大村银经营区域,坚持将当地的资源留在当地。
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构建共赢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大力实施“政银保”项目。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产品,改进授信思路与方法,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推动渔船抵押贷款。推行整村授信和全产业链授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予以优先贷款。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成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
创新建立“多元化、低成本”的惠农融资体系。推动多种途径的直接融资,降低涉农企业融资成本。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探索农产品期货期权和农业保险联动。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通过期货期权的对冲机制,来管理和农产品价格风险,降低周期性、季节性波动给农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民等特殊群体和乡村产业等薄弱环节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需要发展专门针对这些群体的包容性普惠金融体系。通过创新模式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多方共赢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和多元化服务产品,在成本可负担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农村金融供需平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和风险保障,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农村普惠金融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普惠金融内涵与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对于普惠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