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路径研究
——以绍兴稽东镇大桥村为例

2022-11-11 05:48何音子全继刚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镇乡贤农村

何音子,全继刚,潘 宁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1 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结构和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民工进城,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贫困村,农村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真正的“农村衰落”。

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不仅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提出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城乡发展新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走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夯实农村治理根基,把握农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无乡村善治,必无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治理的现状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千年中国乡村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总体来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国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乡村振兴”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乡村的整体面貌、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但是,在治理乡村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乡村的环境有待改善

有部分乡村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对乡村环境不管不顾,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忽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导致乡村发展的不可持续。如一些村民将制药类工业生产产业设在乡村造成严重污染,“垃圾河”“垃圾田”比比皆是,严重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另外,存在面对乡村治理的重大挑战必须紧紧围绕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法制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突出矛盾。

2.2 乡村留守老龄化严重

乡村人口比例的不断变化,人才流失严重,加剧了乡村留守老龄化。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方面,而发展创新型人才利于乡村振兴在各方面的实施与落实。一方面扶贫干部未必是单位的骨干精英成员,甚至是较为清闲岗位的人员或刚刚转业到岗的军转干部。这会对下乡扶贫无形之中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不了解乡情,与群众距离远,经验不足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可辛苦地在城市谋求生存也不愿回乡发展。据了解绍兴稽东镇大桥村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鲜有留乡建设乡村的。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在2019年是84843万人,相比于2013年增加11732万人;而乡村常住人口比2013 减少7799万人,只有55162万人。由此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达到70%不成问题。而浙江绍兴、宁波的老龄化是十分严重的。

2.3 乡村产业化单一

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产业方向不明确,未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为保护环境绍兴政府不允许稽东镇大桥村发展工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占比也非常低。调查显示,稽东镇大桥村以第一产业水稻种植为基础,特色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茶叶、毛竹等,村民人均纯收入7413元。

2.4 乡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跟城市完善的公共设施相比,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文化和娱乐设施的相对匮乏也限制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一是不够均衡的文化建设。农村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系统、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卫生系统等指标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文化发展内在驱动力不够。脱贫攻坚工作中,部分农村轻视文化建设,在扶智与扶志方面效果尚不明显。绍兴有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孕育了鲁迅等众多名人,虽然市区的故居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农村地区却没有加以利用,产业辐射范围过小,以至于喂饱了城市,喂不饱农村。

3 绍兴稽东镇大桥村推进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

3.1 整治人居环境,让乡村“靓”起来

根据中央文件的要求,如果要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地落实下去,得从厕所革命、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手,部署建设农村“洁净家园”。这样才能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使乡村振兴的基础得以夯实。

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上,必须抓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精准发力攻坚,根据乡村自身的情况制定策略,不断改善民生,构建宜居住、宜创业、宜调养的优良生态环境,让乡村的环境不断变美,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才会增强。

稽东镇大桥村位于绍兴柯桥区南部,距柯桥城区47公里。全村总面积为3.8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070.2亩,其中常用水田699 亩,星级生态林232 亩,茶园595 余亩,竹园748 亩,香榧100 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405 户,1180人,劳动力700人。为了整治村容村貌,大桥村原先是雇保洁员,但效果不佳,后来将路面清淤等环境卫生项目全部打包对外招投标,既省事又节约成本,打扫效率也大大提高。一年后,大桥村一跃成为“3A景区村”,手拿相机的背包客日益增多。

3.2 改革村干选拔,培养领军人物

3.2.1 精准高配地选派驻村干部 事实上,只有“高度匹配”的驻地干部才能招揽更好的精英人才加入乡村振兴,也为后续留住干部提供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居民体验的吸引力是第一要义。选拔村干部时,必须考虑宣传岗的要求、留村的最低期限、相关的待遇等问题;为了使驻地岗位成为需要竞争性招聘的稀缺岗位,在选拔干部和选拔后备干部时,要明确优先考虑有在村驻地工作经验的人员,派遣有工作想法、工作能力的年轻后备干部驻村。

3.2.2 在精准培训的基础下,输送专业人才对口帮扶和振兴乡村 培养驻村干部不仅要使其拥有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还要有对帮扶贫困的热情、对农村有了解以及有情怀。这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想精准地培训村干部,必须根据被扶贫单位的情况和需求,依据扶贫干部的个人素质来进行策划和落实。把长处放到最大,把缺点缩到最小。这也有利于扶贫干部做好自身的调整与准备,缩短岗位适应期,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帮扶。

3.2.3 建立干部提拔和激励的制度和机制 只有实施驻地干部晋升激励制度,才能让更多出色的扶贫干部加入到团队中来。第一,让驻村的经历成为履历的加分项。一定要提拔任用和考核那些坚持在一线两年多的扶贫干部,对他们的帮扶工作有个好的评价,增强驻村干部的感召力和自豪感。第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解决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敢于主动开展工作,勇于创新。第三,及时帮助和解决驻地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关爱驻村干部,做到难题能解决、付出有回报。

3.3 发挥乡贤的力量,积极引进人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乡村圣贤”是传承知识、教育乡村、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群体。乡村圣贤一方面维护着基层社区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公德,使市民社会廉洁正直。让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探索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农村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先贤在农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乡贤不仅属于社会精英阶层,而且居住在乡村,与底层社会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互动,自然成为精英阶层与底层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养乡村振兴接力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

十几年前的大桥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年轻人大多外出发展。2017年底,村干部把某些乡贤回乡,希望他们带领乡亲共同致富。2018年初,有位乡贤联合村里其他六位有志于发展乡村的乡贤,共同创办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荒山林地进行开发,拿出股份与村里分红,盈利回馈乡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一位乡贤做领头羊,自然会有更多的乡贤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镇村领导们抓住这个契机,将450 名积极返乡的乡贤纳入人才库,并且提出“消薄强村”的理念。乡贤们各司其职,动用自身能动用的资源为基层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大桥村,乡贤们投资8000万元组建了“七竹公司”,计划用三年在村里打造一个田园综合体。大桥村光是通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这一个部分,村集体一年就有15万元的收入。

3.4 文旅融合,发展新兴旅游产业

3.4.1 旅游产业的灵魂是文化 如果景区没有被赋予文化灵魂,那么从风景到景区的转变就不能实现。要按照“文化+旅游”的理念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围绕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景区,赋予每个景区独特的故事,让景区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每一个亭、每一个砖瓦都有文化的内涵和韵味,让景区内的一切都能“活”起来,达到与游客“身心交流”的效果。因此,农村应深入挖掘城镇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加强与“文化创造+”的沟通,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村民宿、红色旅游、研学游、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鲜明的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打造农村旅游新亮点。

3.4.2 文旅融合需要依靠情怀 一个村的建设一定是有情怀的,正如一件事情的成功一定是有一批有情怀的人在追逐在跟进。虽然这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损失,但得到的是未来集体的回报。如果没有情怀那么乡村振兴将流于形式。这也是最原始的初衷,即不忘初心。另外,民宿文化体验也需要房主有情怀。民宿要注重家庭文化基因的传承,要在民宿建构的每一处细节上体现“情怀”,并能让客人认知和感受到。民宿共享可以将平台集聚实体体验参与相结合,让普通百姓和民宿投资者参与构建自己的“情感实体”。这样既有利于传播个人价值观,也能固化粉丝群体,还有利于形成品牌。比如乡贤创办的名宿石苍山·隐,以其独特的名宿情怀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3.4.3 文旅融合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在设计美丽乡村时,只有抓住了乡村的灵魂即天然赋予的资源,乡村才能有生命力,有未来,而不能为了找设计而设计,更不能照搬照抄别的地方的方案。顶层设计需要前期调研。顶层设计的策划一定是来自实际,需要结合实际特点。稽东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古建筑比比皆是,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正如绍兴的覆卮山是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乡村是有故事的,是有人文历史典故的。游客是被故事吸引来的。

3.4.4 文旅融合需要数字赋能 市场经营体系的建立、产业经营方式的便捷化、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甚至后期的保障都离不开数字赋能。数字赋能不是智能设备而是智能思维以及数字管理。数字管理是指在数字大改革撬动社会经济全面改革的背景下,专业的运营、衔接。专业的运营者不仅要会作为而且要整合能力特别强,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发力,使产业兴旺。

3.5 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可忽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定要实现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跨越,不能顾此失彼。为此,一方面,稽东镇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村民健身点和文化礼堂建设,投资1100万元建设了“一馆一广场”的项目,同时新建了六个村文化礼堂,实现了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和已建文化礼堂长效常态运行。也有乡贤在稽东镇大桥村建立“榧香书舍”,让村里的孩子在课余时间有了去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培育文明乡风共建五美稽东”移风易俗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稽东各村进行本土节目巡回演出;同时也鼓励各村文艺爱好者自创文艺作品,已相继创作了快板《移风易俗文明行》《共建五美稽东》和三句半《夸夸稽东新气象》等多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并通过节目巡演来宣传文明乡风。

3.6 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一,定期召开村民知情会和村民议事会,提高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基层协商模式。第二,把转变习俗纳入积分制管理,开展最美家庭、尊孝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第三,严厉整治农村陋习,包括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彩礼高、土葬厚、维护差的现象,促进乡风向上。四是积极倡导全民知法守法,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解决和处理各类民间矛盾纠纷,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村的意识,建设“安心村”。

稽东镇大力度推进强村三年行动计划,使稽东的社会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继续开展城乡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参保率达到99%;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学生通勤公交全覆盖,实施镇中心小学厕所改造工程,投入150万元建立镇中、镇小与区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同步课堂教室;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运;以绍兴二院医共体建设为平台,推动全镇医疗水平稳步提高,新建2家卫生计生服务站室,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和“两癌”筛查。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人们应当在城市建设之后把更多的眼光放到乡村,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整治人居环境,让乡村“靓”起来;改革村干选拔及福利机制,培训培养本村领军人物;发动乡贤,引进人才;发展新兴旅游产业,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文旅融合,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等策略,希望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东镇乡贤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1)
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南安乡贤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