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楠,杜 崇*,杨中敏,高 杰
(1.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调整,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及创新思维。园艺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教学是园艺专业本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专业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进一步掌握园艺思维方法;初步培养田间生产操作的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掌握园艺专业生产实践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亲力亲为、实事求是、敢于挑战及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及科学精神。专业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全方面观察了解园艺作物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实际成产环节中操作技能。随着我国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专业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田间实际操作的工作技能逐步被重视,因此园艺田间实践教学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启发式教学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关键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及其学习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新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更加重视,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推行则更为迫切。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教学来替代学生的主动学习,将自己的思考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将逐步形成依赖型人格,主动学习能力减弱,疏于与老师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求知欲及创造力下降,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启发式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教师主要起调动和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相结合的状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解答,集体讨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强调学生实现系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自身智力水平充分结合,实现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条件及现实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在其可接受的最大范围内掌握专业知识,因材施教。
强调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身内在潜能,达到潜能动力与学习责任心相统一。课堂上杜绝“填鸭式”、“单项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加强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
强调加强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转化和融合。通过实验室及田间实践的实践操作,将课本上的刻板文字转化成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
“园艺专业生产实习”是新疆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必修专业实习,该课程主要包括:果树休眠期整形修剪、葡萄出土上架、果园灌溉设施铺设、果树嫁接、菜园整地作畦、蔬菜、西瓜甜瓜定植、田间日常管理(西甜瓜肥水管理、蔬菜园地浇水施肥、蔬菜整枝打杈、西甜瓜整枝压蔓、病虫害防治)及果蔬产品采收等内容。经过本院校园艺专业老师的集体努力,对园艺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基地建设、实习教学内容、教学及管理方法进行了大量探索。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专业要求的提高及生源性质的变化,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1)学生只注重书本上刻板知识的记忆与学习,在田间不知道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所出现的问题;(2)教学方法多数沿用“灌输式”,换了一个教学场地,老师对园艺作物田间生长状态及管理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在旁边听,注意力分散,对所讲授的知识点很快就容易忘记;(3)少数学生可以较为完整的描述出园艺作物生长所处的阶段或所发生的病症等内容,但产生此现象的具体原因仍不清楚,缺乏自我思考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在田间实践中的学习动力及主观意识。常规教学中,多为“单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生搬硬套,逐渐养成依赖性思维。田间实践中,学生分散在田间各个区域,随心所欲,过于散漫,并没有专心观察学习。但是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在观察后采用一定的田间措施,完成后让老师进行逐一检查并阐述具体原理,这种方式下学生会主动完成目的任务,自主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转化,加深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田间进行茄果类蔬菜整枝打岔环节中,教师首先与学生讲解田间所种植的茄果类蔬菜有哪几种、茄果类蔬菜的分枝习性及整枝打杈原则;第二步,让学生观察不同茄果类蔬菜田间实际的分枝情况,不点明整枝打杈的具体部位;第三步,按照时间要求,45分钟后田间操作结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操作方法,并浅析操作原理;第四步,在教师的启发、总结及归纳下,根据各小组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及引导,并给学生做一次完整正确的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反思,总结茄果类蔬菜整枝打杈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要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田间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上大家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具体到田间如何进行整地作畦、蔬菜定植、甜瓜西瓜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头脑中只是有印象,实际操作却不甚了解。但在田间实践的学生可以真实直观的接触到园艺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结合课堂理论内容进行综合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三坪实验教学基地进行西瓜甜瓜授粉操作时,指导教师要求每组学生分别去观察并找出西瓜、甜瓜的雌花和雄花,选取固定材料的西瓜、甜瓜雄花完成10 朵甜瓜、10 朵西瓜雌花授粉工作。60min后集合,每个小组向教师进行汇报,并在各小组之间进行授粉结果打分评比。在检查评比过程中,很多同学发现甜瓜上存在很多的两性花,有的小组在授粉过程中并未将两性花的雄蕊剔除便直接进行授粉,部分小组还出现雌蕊柱头授粉不均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同学误把雄花认作雌花的问题出现。教师在检查过程中不断提问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甜瓜授粉过程中遇到两性花要进行去雄处理等。带学生解答报告完毕后,指导教师会对每一个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很多问题及现象的出现,通过各个小组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也会自行思考,最终能有效掌握西瓜、甜瓜授粉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园艺专业生产实习中,启发式教学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由教师发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第二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第三步,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亲自进行田间操作,并在任务完成后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讲解,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第四步,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最终共识,解决问题。因此,将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掌握“引导”“思考”“实操”“评比”四个环节,切实做到“启”“发”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园艺专业生产实习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升,在学生的实习报告中也能发现学生结合田间实践操作情况,理解课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分析、实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空间。经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园艺专业生产实习中显著提高了实习教学效果,实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求知问理、不断挖掘自身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