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志申 恩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恩施 445000
地壳运动会对地质板块造成严重的影响,容易引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环境灾害。但地质灾害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因素,过度地资源开发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地质灾害。部分地质灾害能够通过合理方法进行有效防治,但部分地质灾害则需要通过预警系统来提前告知群众规避地质灾害,尽量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常见的此类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需要提前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做到地质灾害有效抑制的目的。除此之外,应当合理应用地质环境,达到预防地质灾害的目的。
一般来说,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地质结构、板块移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而造成的自然现象,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且,地质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会造成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从而引发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工程活动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地质灾害的形成时间不固定,随机性较强,并且地质灾害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很难用高科技技术对其规律进行十分精准的预测和判断,给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但自然灾害若发生在城区或者人员相对密集的区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能够避免地质灾害造成更多的损失,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现阶段,由于部分地区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地理环境的约束,难以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无法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对于地质灾害而言,人们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止策略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的防止思路是通过分析地质条件、环境特征来充分掌握当地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发展规律,从而可以预测出大致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发生地理位置、发生程度等,结合灾害的特性来制定相应的防止策略。当下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砂土液化、水土流失等。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主要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环境共同组成的体系。在长期的地质环境演变过程中,各个环境圈之间互相发生作用,进行物质迁移、能量转换,从而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开放地质环境。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依存,人类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发展,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影响着地质环境的发展。地质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能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充足的空气、元素、水分等。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差异性相对较大,导致部分生物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生物与地质环境相互影响。例如,土壤作为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生命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生物物质同样会给地质环境带来更多丰富的元素。对于人类而言,地质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矿产能源。例如,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煤、天然气、低热、石油均来自与地质环境,但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成资源,经过人类的过度开发后,难以在短时间内产出。因此,为了避免地质环境遭受破坏,带来重大的地质灾害,人们需要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外,人们可以利用地质环境的运动规律和地质特性,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有效地预测,避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的损失。
地质灾害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现象,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也是尤为重要的,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现阶段,世界各国政府和地质灾害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都在针对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尽最大努力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虽然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确保地质环境安全应当是当下要深入分析、探讨的核心问题。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方面,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来降低地质环境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且,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也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由于地质灾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性十分巨大,又因地质灾害具有难以预测、不可抗性的特点,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就如何防止地质灾害制定出一套科学、严谨的防治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生命财产损失。如2020年7月16日以来,湖北省恩施市连续强降雨影响,恩施市屯堡乡沙子坝发生强烈变形,7月21日5 时30分左右沙子坝滑坡约144×104m滑体顺沟道滑入清江形成堰塞湖。滑坡导致紧急撤离315 户1399 人、S233省道中断、居民房屋倒塌、村公路断裂、电力设施损坏,农田受损,形成重大地质灾害灾情。灾情发生后湖北省政府、恩施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Ⅱ级应急预案,自然资源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给予了大力援助和指导,由于预警及时,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被自然资源部列为特大型滑坡监测预警、避险撤离、抢险救灾成功范例。
一般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为了减轻这三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针对中小型崩塌灾害,可以建设拦截建筑物、遮挡建筑物来起到拦挡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拦截建筑物包括拦石墙、落石缓台、落石凹槽等,而遮挡建筑物主要包括明洞、棚洞。(2)支撑防护和坡面防护。支撑防护主要针对可能发生拉断、坠落的岩石进行支撑加固,支撑形式一般包括墩、柱等。若容易发生坍塌灾害的连片岩体,处于软弱夹层中,需要先松动部分岩体,才能在斜坡坡面上建设护壁支撑墙。(3)若危险岩体为锥形、柱状,容易发生坍塌情况,通过锚固的方式对岩体进行加固,可以避免岩石崩塌。锚固方法可以减小岩体裂缝宽度,提高整体安全性。(4)排水防渗措施。在地表建立排水系统,针对降雨产生的径流起到拦截、汇集的作用,并通过建设好的排水沟渠将其排出。针对坡地地下水,可以修筑排水孔将其排除,降低孔隙水压力,避免地下水对土体产生软化作用。(5)削坡和爆破清除。针对危险岩体,可以在坡体上部进行削坡处理,降低上部岩土体产生的荷载,从而提高岩土体的整体稳定性。针对危险系数较高、岩石土地规模不大的地区,可以采用局部爆破或人工清除的方法,降低安全隐患。(6)软土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防治崩塌灾害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裸露的泥岩基座,可以对其进行喷浆护壁处理,避免表面出现风化现象,并且也能够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若软土地基已经出现风化现象,则需要结合风化程度来适当采用支撑、嵌补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7)规避处理。针对规模较大的崩塌地区,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有效的防止措施,及时建设建筑物也无法避免崩塌灾害的发生,则需要在道路规划过程中重新规划线路,尽量避开崩塌岩土体。(8)上坡、路堑边坡加固措施。若在道路周围存在危岩,严重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则需要建立支撑建筑或者采用锚固、嵌补等方式,必要时需要采用灌浆方法。
(1)地下水、地表水排水处理。滑坡灾害多数与地下水或地表水变化存在密切联系。为此,在工程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将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排除,进而提高滑坡稳定性、安全性。(2)加载、减载。通过加减载的方式来改变力学平衡,从而起到稳定滑坡的作用。然而此措施应当在抗滑地段进行加载,在主滑地段、牵引地段进行减载才能起到显著效果。若滑坡呈现出推动式滑动,在主滑地段、牵引地段采取减重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滑坡灾害,减重需要结合滑动面推力进行综合性计算,若减重设计不合理,会造成加剧滑坡的情况。而加载处理方法则是在滑坡剪出口进行填方,增加抗滑段的整体抗滑性能。(3)挡土墙。建设挡土墙能够起到稳定滑坡的作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若滑坡的规模相对较小,可以单独采用挡土墙防治措施。若滑坡规模较大,则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处理方法。挡土墙的建设应当结合滑坡滑动范围、层数、位置等,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挡土墙变形等情况。(4)锚索。在滑坡面上固定锚索,另一端固定在稳定的岩体中,可以在滑坡滑动面产生抗滑阻力,提高摩擦系数,起到提升滑坡整体稳定性的作用。锚索能够改变岩土体的力学性能,对岩体移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稳定岩体,避免出现滑坡灾害。(5)抗滑桩。抗滑桩主要是以桩为主要形式来起到抵抗滑坡滑动的作用。抗滑桩能将滑体、滑床连接为一体,起到抗滑效果。现阶段,常用的抗滑桩包括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板桩等。抗滑桩在防止滑坡灾害方面起到的效果十分显著,已经成为重要的工程施工方法。
(1)防护、穿越工程。针对容易发生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建设挡墙、护坡等防护设施。在泥石流处的下方建设隧道、渡槽等穿越设施,确保泥石流在排泄的过程中不会对佳通造成影响。(2)跨越工程。在泥石流上当建设桥梁等工程,确保泥石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排泄,也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3)排导工程。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区修筑导流堤、急流槽等基础设施,能够调节泥石流流势,提高泥石流排泄能力。(4)拦挡工程。拦挡工程通常指支挡设施、截洪设施、拦砂坝等,通过拦挡工程能够有效阻止泥石流的流速,降低流量、排泄量,避免由于泥石流冲刷产生的能量造成周围建筑设施破坏。
在地质灾害防止工作中,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及时掌握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若检测地质环境出现灾害时,则会进行灾害预警,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就能采取有校措施来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程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应当引入现代化技术进行监测预警信息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灾害监测、数据服务器、预警预报、云平台四个方面。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利用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常用的设备包括雨量计、水位计、声波传感器等。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技术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从而可以让地质环境监测部门与数据的服务器进行连接,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各种检测数据,然后利用云平台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处理,若发现数据异常,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若出现灾情,则可以通过预警预报系统发送到人们的移动客户端中,从而让人们了解到具体地质灾害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般常用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包括地质环境勘察、检测、预警、搬迁等。通过地质灾害调查能对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划分,确保不同的区域地质灾害能够采用不同的防治手段,从而可以提升防止工作效率,能够合理分配地质灾害物资,进行合理性规划。针对灾害严重的地区,需要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在收到火灾预警信息后,应当第一时间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若分析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波及范围较广,则可以采取搬迁方法,将群众进行及时转移,降低生命财产安全不会损失。因此,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应当完善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充分发挥出搬迁治理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了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当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若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专业人员能够第一时间采用应急方案来开展防治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科学技术的研究在地质环境灾害防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在实施应急预案时,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信息收集平台来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加强地质环境安全建设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工作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例如地质条件、结构、形态、成分等。因此,安全建设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地质环境情况,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合理应用地质环境进行开发利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降低人们对地质环境过度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另外,在开展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工作前,建设部门应当了解建设所在地区的具体地质情况,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全面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单体地质安全、区域地质安全、工程场址地质安全等,达到全面安全评价的目的,保证地质环境的整体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应用基础地质环境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以客观的角度对地质环境安全工程质量、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调控机制进行合理评价,推动区域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工程的有序开展。
为了保障人们的神明财产安全,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防灾工作,为地质环境的整体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若遇到地质灾害风险时能够结合具体的风险类型、风险位置等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实行地质环境评价价值。完善评价体系结构。一方面,应当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高校评价,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范情况加以评估。评估时需要格外注意区域地质环境的明显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对环境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另一方面,应当对工程地质环境中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具体工程量进行深入评估,确保地质环境评价机制能够得到完善和优化,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地质环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地质环境特征,在应用地质环境前需要对此区域进行客观性评价。例如,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公共效益等,相关部门通过实地勘察、地质环境调查,能够发挥出建设区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地质环境需要展现出公益服务功能,通过对地质环境的评价、收集、汇总等一系列工作,能够更好的应用区域地质环境。在针对区域地质环境评估时,应当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可行性,避免出现评估信息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对相关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区域地质环境的应用应当注重经济、社会服务方面的发展,从灾害防治、功能区域划分入手,加以分析和研究。不同的区域地质环境存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此,需要做好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出建设区域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两坚持三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总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合理应用地质环境,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通过提前勘察了解地质灾害类型,做好相应的工程防治建设,并且通过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完善搬迁、检测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灾害区域划分等措施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