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培育效果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2-11-10 12:22张旭东刘海丹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染病问卷心理健康

张旭东,孙 寅,宋 瑾, 薛 珺,彭 颖,刘海丹

(昆明理工大学 a.管理与经济学院;b.人文社科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健康素养是一个进化中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素养”的定义为:人们为了促进和维持良好健康状态,在其生命历程中,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健康环境条件的要求,所拥有的获取、理解、甄别和传播健康信息能力的程度[1]。这一定义意味着,健康素养不仅为个人的独立责任和资源,也敦促政府和组织重视、确保为全民提供明确、准确、适当和便于获取的信息。因为提高人群的健康素养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并成为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健康问题的重要决定因素。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全民健康,并将健康素养普及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迈入21世纪,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综合健康素养促进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我国健康治理的优先政策领域。我国在校学生约占全国青年人口的17.79%(6 123 万),这个群体数量规模庞大。在校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不仅对他们个体的生存质量和未来的社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对他们的家庭和下一代培养造成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层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设为战略目标之一[2];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号召高校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3]。在纲要的引领下,一些高校开始增设健康通识课程,积极探索健康教育新形式。

通常来说,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两方面。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项主要方法,用教育的手段,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认知,践行健康行为,并形成生活方式。既往大量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为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它影响个体理解、获取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关键信息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高文化程度的个体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年龄、性别、信息质量、获取渠道都可能影响着健康素养水平[4]。大学生群体的年龄阶段介于青少年(15~18岁)和成年人(>24岁)之间,身心发育未成熟、具有喜欢探索、体验新奇事物的特点,许多具有终生影响的健康行为习惯始于该时期,并且多数大学生已进入性活跃期。大学生群体重视被同伴和集体的认同,容易受到环境和同伴的影响,当暴露于危险的情境中时常尝试高风险的行为;同时,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不充分,极易发生各种伤害,造成严重后果。既往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及生理系统的发育状况与成人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也与成年人不同[5-7]。当前,我国青少年依然难于从公共健康服务机构和学校获得系统、与年龄相适应的综合健康知识;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非常薄弱,滞后于他们所面对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性病的人数呈逐年增高趋势,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重点人群[8-10]。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16.72%)显著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15%)。目前,关于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效果尚不明确、风险因素和促进因素的状况也需要进一步以实证研究加以阐明。

基于以上我国健康素养的背景和青年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2021年云南省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的横断面调查数据,重点从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健康责任认知、艾滋病防治知识五个维度进行评估,分析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现状、主要挑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培育路径的建议,为学校及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培育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11月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向被调查者发放电子问卷链接和二维码,从云南省9所高校抽取 1 178 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问卷填写前,已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本次调查共收集答卷 1 178 份,筛选并剔除其中信息缺失、重复作答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 1 107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0%。

(二)调查问卷设计

1.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发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素养划分为3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将健康素养划分为6类健康素养,分别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根据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点,从中摘取了有关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素养四方面的10个问题。

2.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养是其综合健康素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18~24岁组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影响心理健康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在这一阶段十分常见。基于健康素养的结构,我们根据《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11]中内容效度、结构效度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从心理健康的4个问题进行心理健康素养的评估。

3.由于云南省位于全国禁毒防艾战线的前沿,“健康云南”还提出包括:(1)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2)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3)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对青少年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等重点任务。基于省情,本研究问卷还设计了关于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艾滋病防治方面的12个问题进行评估。其中,以关于烟草和酒精认知及使用情况的4个问题测量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以国家疾病预防中心开发的《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问卷》中8个标准问题对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进行测量。

最终的问卷包括7个部分,分别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知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关知识、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健康责任认知、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性健康教育获得。其中,综合健康素养以心理健康知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健康责任认知、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五个纬度的26个问题进行测量。

问卷中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08,表示问卷信度较好;KMO和Bartlett检验KMO值为0.827,大于0.7,且Bartlett检验显著,问卷效度良好。

(三)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tataSE 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使用的标准[12],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被判定具备基本综合健康素养。综合健康素养水平值具备基本综合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a≤5%为检验水平。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女性693人(62.6%),男性414人(37.4%);汉族834人(75.3%),少数民族273人(24.7%);大部分年龄在18~22岁之间(90.2%,998/1 107);来自农村生源地854人(77.1%),来自城市生源地253人(22.9%);月生活费位于 2 000 及 2 000 元以下者(91.1%,1 008/1 107)居多;1 011 人(91.3%)为本科生,96人(8.7%)为研究生。专业分布情况为:文/经/管/艺术类专业410人(37.0%),理工类351人(31.7%),医学类129人(11.7%);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860人(77.7%)和947人(85.5%);893人(80.7%)表示学校开设过健康素养方面的课程,692人(62.5%)选修过健康素养方面课程。

(二)在校大学生不同纬度健康素养情况

1.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好(88.1%,975/1 107)。χ2检验结果显示:所学专业、所在学校是否开设健康素养相关课程两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描述性分析(N=1 107)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在校大学生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整体较差,知晓情况较好的学生不足半数(46.5%,515/1 107)。χ2检验结果显示:与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相关的显著因素为性别和生源地(p<0.05)(见表2)。

表2 在校大学生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描述性分析(N=1 107)

3.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多半在校大学生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较好(55.0%,608/1 107)。χ2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所学专业、所在年级、学校是否开设健康素养相关课程以及是否选修健康素养相关课程对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的影响显著(p<0.05)(见表3)。

表3 在校大学生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的描述性分析(N=1 107)

续表3

4.健康责任认知情况。在校大学生健康责任认知情况整体较差,健康责任认知情况较好的学生不足半数(41.2%,456/1 107)。χ2检验结果显示:与健康责任认知情况相关的显著变量分别为:性别、所学专业、所在年级和是否选修过健康素养相关课程(p<0.05)(见表4)。

表4 在校大学生健康责任认知情况描述性分析(N=1 107)

5.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超过半数受访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达标(63.8%,706/1 107)。χ2检验结果显示:所学专业、所在年级、月生活费、生源地以及母亲受教育程度五个变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显著(p<0.05)(见表5)。

表5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描述性分析(N=1 107)

(三)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

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为68.9%。其中,城市生源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78.8%,农村生源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66.0%,均高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1年我国城市(30.7%)和农村(22.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3]。由于本研究中仅测量五个维度,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测量方式有差异,故本研究结果仅作为重点维度的参照。这说明在校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好,但与全国情况相同,来自农村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以往研究也体现了健康素养水平城乡不均衡问题[14-17]。农村是健康促进工作的薄弱环节,高校应加强健康素养教育工作,减小在校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城乡差距。

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年级、月生活费以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在校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素养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5个与综合健康素养水平相关的显著变量分别为:专业、生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学校是否开设健康素养相关课程以及是否选修健康素养相关课程(p<0.05)。以综合健康素养水平为因变量(0=具备综合健康素养,1=不具备综合健康素养),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变量为自变量,采用向前逐步代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分析结果显示:理工类专业(OR=0.59,95%CI:0.43~0.80,p<0.01)、医学专业(OR=0.38,95%CI:0.23~0.62,p<0.01)、农学(OR=0.50,95%CI:0.26~0.95,p<0.05),以及城市生源地(OR=0.49,95%CI:0.35~0.69,p<0.01)是综合健康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未选修过健康素养相关课程(OR=1.57,95%CI:1.20~2.05,p<0.01)不具备基本综合健康素养的风险因素(见表6)。

以往研究显示,父母教育程度高的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更高[18-19]。不同的是,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虽然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影响显著,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父母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减弱,而学校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健康教育是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大多数研究也证实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

表6 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1 107)

续表6

三、研究结果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最好(88.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46.5%)和健康责任认知情况(41.2%)最差,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55.0%)以及艾滋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情况(63.8%)仍有提升空间;是否开设健康素养相关课程与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具有相关性;是否选修过健康素养相关课程与烟草和酒精预防素养、健康责任认知情况具有相关性;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为6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学专业、生源地、是否选修过健康素养相关课程是在校大学生综合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对策建议

本研究认为,增强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培育的实效,提升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实践是当前健康教育最紧迫的任务。结合国内外有效实践经验,对具体的实现路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构建系统的健康素养培育路径,制定合理的课程和教学计划,针对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加强与思政、智育、美育、德育课程的融合,并将教育目标和任务进行层层落实,并制定相关工作规范与评估办法,加强培育质量监督。

2.提供规范性健康教育课程和指南,科学推进性健康教育。综合性性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青少年获取准确的性与生殖权利信息,还要重视培养生活技能。例如,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包容的意识,教育内容必须考虑社会性别和多元化。

3.加强多部门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协同和参与,打破学校界线,与医疗、疾控、社会组织协作,建立稳定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长效合作机制。高校网格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在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卫生人员紧缺的大背景下,将网格化管理理念与技术和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融合运用的健康教育模式[22]。针对在校大学生以学院为单位的居住形式,组建“学院医师工作团队”,按照“一对一”原则对口服务各学院,主要提供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健康责任意识教育。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培育是一项个人—家庭—机构—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以医师团队为纽带,“个人—班级—学院—校医院医师团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传递、双向并行的校园公共卫生服务网格体系。

4.加大参与式教学、同伴教育、互动式教学力度。不能只关注知识宣讲,还需要关注具体危险行为、危险情境、如何决策等实用和操作性的信息,增强青少年权能并参与干预策略的设计,鼓励学生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创新健康教育形式,与在校大学生身心特点、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相结合,开展同伴教育和专题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承担自我健康责任、及时进行健康检测和相关治疗。探索依托校内学生工作互联网络平台,扩大免费健康服务资源知晓度和覆盖面。从知识、态度、决策能力、伦理、行为方面,全方位促进在校大学生承担健康责任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在校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包括网站)增加健康素养知识储备。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健康信息网站均为商业性网站,仅有的政府卫生局等网站提供的健康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健康需求。政府有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机构非常重视高质量公众健康信息网站的建设与宣传工作。例如,英国卫生部的卫生服务系统规划(National Health Service Plan,简称NHS)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提供健康信息服务,促进公众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因此,我国政府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高质量的健康信息网站进行扶持和宣传,并建设全民共享的健康信息服务资源网,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6.提升性健康行为干预服务质量。将性健康行为干预纳入健康素养培育内容中,免费发放艾滋病和性病相关危险行为和预防措施的宣传册,实现校内学生全覆盖。

猜你喜欢
传染病问卷心理健康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