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立叶
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人,大庆油田北一采油班班长丛子博敢于啃硬、敢于挑战。
●丛子博把生产一线当做施展身手的舞台。 供图/大庆油田
初秋的大庆油田,五彩斑斓,是一年之中最绚丽的时候。
走进大庆油田花园式采油队——第一采油厂第一作业区北一采油班,道路平整,绿植环绕,令人心旷神怡。但是,身为班长,丛子博忙着为保稳产想办法,并没有太多时间欣赏这样的美景。
“把企业当成家,才能干一行爱一行。”丛子博的话发自内心。正是以这样朴素的想法,参加工作8年来,他在工作中敢于啃硬、敢于挑战,带领队伍破解了一系列生产难题;在生活上为员工排忧解难,建成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采油队。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是对他的肯定与褒奖。
2014年,丛子博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庆油田。
“这里有铁人王进喜奋斗的足迹,这里有‘三老四严’等优良传统,这里更有石油人大展身手的舞台。”他说。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短短三年间,他从采油工、地质技术员成长为北一采油班班长。
在外人看来,这个年轻的90后成长进步得太过神速,但队里的人都知道,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很稳健。因为北一采油班这个标杆,就是锻造好钢的熔炉。
在油田,采油工是最平凡的岗位,但采油工作却需要24小时连轴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只要遇到紧急生产问题,丛子博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现场。
2017年9月16日,是丛子博大喜的日子。刚举行完婚礼,晚上11点半他接到了矿调度的紧急电话:转油站因雷雨导致双电源停电。
看看新婚的妻子,攥紧手中的电话,来不及纠结,他就告别了妻子赶到单位组织人员紧急处理。
凌晨4点半,来电恢复,正常生产,他才带着一身的雨水和疲惫踏上了回家的路。
“既然挑起了担子,就得干出个样子。”在丛子博的带动下,北一采油班形成了“接受任务不讲条件,落实工作不打折扣,完善执行不留遗憾”的“三不”作风。
有一天深夜,注水干线突发穿孔,水柱喷涌几十米高。丛子博一接到消息,当即带着当班员工冲到现场。
“你去关上下游切断,我去找穿孔的点。”话音未落,他就顶着水雾率先冲进了穿孔区域。
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丛子博这个车头作用发挥得好,遇到这样的事,大家都抱着“集体利益大于天”的想法争着上、抢着干,涌现出了以中国石油优秀共产党员于振宇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并连续五年夺得大庆油田效益型金牌采油队。
2020年夺牌前的最后一个月是关键提升期。丛子博带着班组干部,从前线抓到后场、从资料抓到指标,对195口油水井一口一口过筛子、查问题、建台账,倒排工期、销项清零;9座计量间,一个闸门一条丝杠找短板、上水平;转油站400多个动静渗漏点,每日加强检查3次以上……数月的“5+2”“白+黑”,终于实现井间站各项管理百分全优。
“北一采油班这个标杆集体要想立得住立得牢,离不开车头全速前进。”同事们对丛子博这个班长非常认可。近年来,北一采油班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庆油田公司功勋集体等荣誉。
DISCOURSE
年轻人就是要多一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劈波斩浪的勇气,为端牢国家能源的饭碗奉献澎湃的青春之力。
身为标杆队的领头雁,丛子博的心思不仅放在队里的管理上,同时放在攻关生产难题上。
电、气消耗一直是采油队能耗的大户。虽然通过一般的参数调控、边界数值管理降耗幅度有一定效果,但降耗潜力挖掘还有很大空间。可这个难题一直是采油人难以攻克的硬骨头。
能不能突破常规,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降耗方法,让每一吨油发挥出最大效益?这块硬骨头就好像一个拧紧的疙瘩,始终困扰着丛子博。
成为采油班班长后,丛子博带领员工开始啃这块硬骨头。
他首先向转油站加热炉开刀。分析历年加热炉气量消耗情况,在摸索数据规律后跟班验证。白天队里事务繁杂、无暇顾及,晚上他就给自己开小灶到站上和员工一起值岗。
毫米级调温度、厘米级控液面、分米级计气量,他每半个小时就到值班室、加热炉、阀组间跑一圈,数据积累越来越详实,他却越来越消瘦。
经过连续40多天的夜战,丛子博总结出小能耗区间控制“4433”管理法,在常规降耗基础上,年平均节气2.6万立方米,年节约成本7万元。
近两年,他又打破常规,接连在集输系统和机泵系统总结了“综合管控法”“1+6控电法”“三步操作法”,将吨液耗气、耗电等6项关键能耗指标平均下降18个百分点,吨液综合能耗由3.24千克标煤/吨下降到2.88千克标煤/吨,达到大庆油田先进水平。
采油单位缺员是普遍矛盾,以往的绩效考核干多干少奖金分配差别不大,不能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丛子博又把刀子对准了考核制度,向管理难题叫板。
●丛子博带领队伍破解一线生产难题。供图/大庆油田
他主动打破吃大锅饭、份饭、资格饭的老思想、老黄历,通过组织召开员工恳谈会征集意见20余条。
经过三个多月40余次的反复磋商,建立起《效益管理指标考核制度》,让生产、效益指标与个人绩效奖励直接挂钩,让员工吃上本事饭、贡献饭、效益饭、创新饭,实现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幅提升,员工年平均主动献工时超10000小时。
物料和能源是采油必需的生产资料。近四年来,物料成本由2017年的71.9万元下降到62.4万元,在同等规模对比情况下已经降到历史最好水平。可丛子博认为,不能作业区最好就是厂内最好、行业最好,要勇于从骨头上剔肉。
水电气这个大西瓜捧住了,小芝麻也不能漏掉一粒。他找出近三年来成本消耗台账进行细致分类对比,带头发起成立7个攻关小组,开展破题竞赛25次,谁的办法好、高招妙就推广应用。
近年来,他带领攻关小组制定了一整套物料消耗控制办法,形成了人人算账、环环严控、处处精管的效益管理新格局,成本消耗硬下降,累计节约生产操作成本117.6万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40余万元。
精益求精是大庆石油人的严实底色,也是丛子博孜孜以求的工作目标。
队里都说他是一个永不知满足的人。他敢于亮剑、敢于挑战,敢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过渡带储层非均值性强、原油物性差、控制程度低,高粘度原油含蜡量高,是油田最难开采储量之一。地层条件先天不足,让洗井周期短、效果差成为了长期以来“卡脖子”的顽疾。
可丛子博偏偏不信,他总是说:“再难不能难产量。”
他连续两个月驻队,白天收集资料、分析指标,晚上对近三年来4400多个洗井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计算上千次,泡面吃了6整箱,最终找出了影响洗井效果的5类问题。
经过现场近百次的反复试验,他提出了常规、除垢、大排量、高压热洗、拔水嘴个性化复合洗井“五法”,将洗井有效率从70.2%提升到98.5%,洗井有效期平均延长48天,平均单井增油0.8吨。不仅打破了洗井难,还为大庆油田其他过渡带上的采油队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尝到了攻关的甜头,丛子博瞄准过渡带运行时率、注水质量等难点创新实施精准录取“231跟查法”、时率管控“点项法”、水量调整“勤稳保法”等“七法”,将分层注水合格时率由2017年的79.2%提高到目前的95.8%,水驱自然递减率控制到2.85%,综合含水上升值控制在0.05%,创出了同类油层开发最高标准。
保时率就是保产量。从2017年的98.3%到2018年的99%,到2019年的99.3%,再到2020年的99.35%,纪录不断被刷新,丛子博却依然不满足:“小数点后的递进只是历史,新的目标、新的纪录还要通过更新的招法去提升。”
通过认真梳理井组管理现状,他发现各班组间巡检路线或多或少存在交叉现象,设备的检修时长还有可压缩的空间。
为了优化巡检路线,他揣上面包和水,带着干部和班井长一口井一口井地用步量。“饿了他就吃上一口,中午也不休息。他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在5万步以上,始终占领朋友圈封面,15天就暴瘦了30多斤。”这给丛子博的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终,丛子博不仅制定出精确省时的巡检路线,还探索结合井网排列方式进行区域化班组整合,实现了巡检过程中油水井资料的联动调整和跟踪,进一步提高了资料录取的效率和分析资料的准确性,降低了重复工作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他还建立实施了设备“四字”检修法和“四位一体”综合管理法,机采井设备平均正常运转周期延长92天,时率从99.3%提高到99.4%,日增油超4吨,创同类开发区块历史新高。
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突破纪录,一次次超越自我,在丛子博的心里为大庆油田夺油上产是不变的追求和拼搏的动力:“我们年轻人就是要多一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劈波斩浪的勇气,为端牢国家能源的饭碗奉献澎湃的青春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