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伦理与我国服务业结构转型的价值对话

2022-11-10 03:54:56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义利晋商服务业

吴 丹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 241008)

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整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端的问题表现更加明显,高库存、高杠杆、高风险的问题制约各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升级,是我国各类产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衡量指标,服务业在产业整体产出中所占比例越大,则表明国家产业水平越高,但我国服务业增长始终乏力,服务水平锁定于低端,其核心原因在于服务业的经营人员缺乏基本的商业伦理,以我国新型的外卖产业而言,中小餐馆经营人员为了攫取利益而采用低劣食材,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脏外卖”“假外卖”事件层出不穷。类似的事件在服务业其他领域也时有发生,“的士司机宰客”“农户毒鱼污染水源”“电子产品上层欺诈学生”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仅反映了我国部分服务业人员无下限、无原则的经营方式,也严重损害了我国服务业的品牌信誉,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我国传统的晋商商业伦理可能成为服务业“破局”的关键。

一、晋商伦理的价值体系

晋商商业伦理(下文均称为“晋商伦理”)是晋商文化中最宝贵的理论遗产,也是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明清晋商在其商业经营活动中,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作为精神来源,发扬了进取、拼搏、敬业、诚信的精神,创造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中“利己主义”的商业道路。这种精神也贯穿至我国当代的经营发展之中,形成了我国商界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思维方向。

根据王延平(2015)的研究论述,晋商伦理包含诚、信、义三项基本元素,三项元素具备其独特的商业逻辑与实践范畴,并且体现了晋商伦理中诚实优先、义利并重、道义为先的基本守则。从诚的角度来看,晋商作为以票号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商业团体,实质上需要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首先要保证对存款者的诚信,其次要防范金融中产生的风险,这也是晋商将“诚”视为“天理”的核心原因,诚信是商业发展的本质因素,也是商家运行的基本守则。从信的角度来看,晋商在任何的交易中,都保持了合作的相对信任,包括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以及商业体系中的相互信任,建立信的商业伦理,是发展中的“人理”,即重构人与人的关系,实现发展的信心。从义的角度来看,道义不仅仅代表了商人对消费者的承诺,更是对国家、民族大义的一种向往,通过崇尚敬业,实现企业的道义。

晋商伦理体现了山西资源贫瘠的地理环境下,山西商人挑战自然,以勤奋拼搏的精神实现对命运的改善,从而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诞生了符合晋商发展需求的模式。而诚、信、义所对应的天理、人理和事理,则体现了晋商伦理中尊重商业本质、尊重人与人关系以及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谦逊思想,而且三个要素均是对商业发展理念的指导,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中利己式发展的价值共享道路,通过借鉴晋商伦理的发展理念,将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帮助。

表1 晋商伦理的价值体系

二、我国现代商业伦理的价值体系

同传统晋商伦理的对比不难发现,我国现代商业伦理已经缺失了对传统儒家文化中诚信为先、义利并重的特点,具体而言,在诚、信、义三个维度均存在缺失,也造成了我国现代商业伦理并不能有效指导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从诚的角度来看。我国在服务业经营中出现了大量的诚信问题,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问题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饱受质疑,让大量肉、奶消费转向国外,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德隆系、绿大地的会计造假问题,引发了资本领域的诚信风波;陆金所、红岭创投等P2P企业爆雷,导致科技金融发展饱受质疑。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我国商业发展中对商业伦理的不尊重,经营者唯利是图,违背诚信原则进行发展,反而造成了社会经济的广泛损失。诚信是我国公民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实现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服务业经营者与消费者的诚信交流,是防止消费者经济损失的重要过程,企业不仅要保证合同细则的诚信,而且需要保持售后服务的诚信,实现全链条的诚信,才能取信于消费者,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流,需要通过诚信原则保持市场的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市场管理者而言,保持市场的诚信水平,是赢得公众信任的重要方式,在公众信任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市场的持续运行和有效运转。

第二,从信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活动需要更公平的竞争机制,这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保持良好信誉的重要方向,在竞业发展、商业竞标、扩展市场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就是保证企业的信誉。但是我国服务业因为诸多热点事件,产业信誉度屡次受到挑战,导致市场信誉和产业信誉不断下降,法律规范之类的市场机制运行不畅,核心原因在于寻租行为的广泛存在。其次,信息不对称导致服务业经营者与政府之间缺乏信息,无法建立持久的信任渠道。部分企业在发展之中,为了追求企业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违反了市场守信原则。企业经营法人因为信用的缺失,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资金支持,发展陷入瓶颈。由此可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守信,还要主动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通过自觉维护市场机制的行为,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这也是我国服务业商业伦理所必须遵循的重要一环。

第三,从义的角度来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道义就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是保证市场体制长期运转的重要力量,也是市场运转的核心保障。对服务业经营者而言,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就是要保证服务业经营人员能够在政策经营中得到应有的收益,从而维护企业的长期发展;建立企业对上下游的控制力,通过参与者平等关系,实现合作的长期运行;还需要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通过与消费者的持续对话,改善企业服务或产品质量。市场道义是企业道义的集中体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表现,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将打造自由、平等、有序的市场机制,在互利共赢的局面下维护企业品牌和声誉。但在现代服务领域之中,依靠内幕交易获取利益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不仅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且极尽所能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造成了市场的损失。由此可见,建立现代商业伦理中的道义,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进而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

三、我国服务业结构转型的阵痛与困境

(一)诚意缺失:服务业管理水平不足

我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诚意缺失的问题较为严重。诚意缺失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水平的管理措施,由于我国服务业集中度较低,许多从业人员往往以单打独斗的模式展开经营,道德水平、文化水平不一的问题深入体现至其经营之中,许多企业还处在粗放发展的过程之中,不同企业间无法形成发展合力,企业缺乏资金聘请高水平人才。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服务业在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遵循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通过联合兼并、资本重组、控股参股和特许经营,扩张服务业的整体规模,例如将小微餐馆进行整合,组成“美食广场”,采用更高标准的卫生规划,加强竞争力;将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整合,避免物流运输的低效,通过更安全的运输减少物料的损失。加快产业发展效率,丰富企业资本,让企业可以进行更高效的组织管理。其次,服务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新型技术丰富管理手段,以高水平数据库构建管理信息集合,通过各个服务企业间的数据互通,形成信息互动联盟,加强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义利不分:服务业经营效益过低

从晋商伦理的角度来看,我国大量服务业经营人员以“利己主义”为指导,在经营过程中义利不分、唯利是图,无法与合作商及消费者之间形成持久的互动,许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发展,造成服务业经营效益偏低。针对上述现象,首先需要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以区域服务为建设目标,推动服务于区域的服务业态,建设具备多样性的服务业态,同时,解决服务业层次单调的问题,还需要加强不同区域间服务业的联系,重点要放在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根据乡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推出针对性的服务,努力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体系,增加服务经营效益,实现服务信息化,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促进服务发展。

(三)信用不足:服务企业信用文化失位

现代商业伦理导致了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消费者对服务缺乏信心,加强服务基础建设,夯实服务发展基底,需要改善服务企业信用文化失位的现状。企业内部缺乏信用,导致员工离心离德,发展动力不足,企业外部缺乏信用,不仅无法招徕客户,还会造成企业绩效下降。企业信用文化失位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市场整体信用情况较差,高信用水平的企业无法获得应得的收益,而低信用水平的企业却能通过不当竞争获取收益。对此,政府层面需要规范服务企业的活动边界,对于侵犯、欺诈事件保持零容忍,让服务市场形成互信互惠的局面,对于信用较差的服务企业,要坚决剔除,保证市场竞争处于公平态势之中。此外还要减少对服务企业发展的行政干预,降低地方贸易保护,让服务业进入不存在门槛,降低对服务发展的约束,限制服务发展中的不合理政策。同时,还要利用相关法律规制服务业内部情况,建设法律保障下的服务市场,实现法律对市场信用的助力。

四、基于晋商伦理的我国服务业结构转型策略

在跨越时空的商业伦理对话之中,构建晋商伦理与服务业的桥梁,需要以价值观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以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价值观指导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使得服务业结构升级过程既符合晋商伦理中的传统价值,也能够与现代管理体系相互结合。因此,实现晋商伦理与服务业的价值对话,要遵循诚、信、义的转型轨迹。

(一)以诚为先:加强对管理伦理体系建设的认知

诚信是服务业发展的先导,也是市场发展的根本,“诚”作为晋商伦理中的“天理”,道出了商业过程中对事物本然的认知。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国服务业管理措施落后、管理体系混乱,导致大部分服务企业缺乏基本的诚信。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以诚实的心态面对企业管理规范,区别经济利益与败德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诚信的经营理念。晋商以诚为本,通过数百年的诚信经营获取了天下客商的认同,构建了古代的金融发展雏形,诚信经营使得晋商获取了客户的尊重,进而获得了社会的尊重,诚信与成功之间形成了发展的闭环。企业诚信是市场与客户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诚信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打造品牌的主要方向。诚信经营过程中企业会逐步形成其独特的口碑文化,在市场经营中不断释放,让消费者享受其优质的服务,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互利共赢。

(二)以信为核:打造诚信为本的企业信用文化

信是商业交流的基本要求。在商业交往过程中,践行约定、坚守诺言,是企业信用的最好证明。信不仅是一种商业关系,更是一种人际关系,拥有信用的企业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体系,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拥护。美国管理学家欧利文提出:“企业在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社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环境的责任。”信用不仅仅是企业对效益的承诺,更是企业对经济社会的承诺,通过晋商文化中的诚信理论打造信用文化,是保证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来源。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建立诚信的经营模式,将帮助企业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企业将诚信文化纳入到日常发展之中,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加深自我修养,创造上行下效的诚信文化;另一方面则需要企业持续开展诚信培养计划,让诚信道德素养深入每个员工的身心之中。在履行社会责任,完善诚信社会的过程之中,服务企业逐步培养优质品牌文化,构建深度市场认同,保证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以诚信的姿态面对市场挑战,以消费者的拥护实现价值蜕变,进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三)以义为基:理顺管理伦理与经营效益的义利关系

晋商伦理对于义、利的分析,贯穿了晋商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是晋商区别于其他商业模式的核心原因。在商业经营之中,重义轻利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持续的经营收入,企业为了体现社会责任,不得不被迫付出大量经济代价,而重利轻义则会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在发展过程中不顾环境、选择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最终造成对社会不可逆的损害。当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面临义利关系的取舍,平衡义利关系需要企业保持高度的理性思维。晋商伦理已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利以义取,义利并重。企业在考虑义利关系时,首先应该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再衡量其利益需求,在经营过程中,将追逐利益的过程纳入追逐道德的过程,不能以获取不义之财为发展目的,而需要以实现经济产出和社会价值为发展目的。企业的发展要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以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服务业结构升级完善市场经济结构,以服务业的经济扩散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同时,义利并重的发展规划离不开政府机构的助力,建立公平正义的市场体系,以法律法规保护正常运行的企业利益,让贪图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就能够让具备义的服务企业保持生机。

五、结语

服务业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桥梁型”产业,其产业结构升级是各类产业中的重中之重,而服务业的转型也完全不同于制造业的结构塑造,不仅需要改善产业模式,还需要处理商业发展中的诚信、道德等商业伦理问题,重新塑造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面貌的品牌信誉。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诚信问题,为了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使我国服务业中大量存在“低端锁定”现象,服务水平始终无法提升,导致了服务业整体品牌发展不畅,难以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

而晋商伦理从诚实守信、义利合一的视角为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保证转型过程中对管理伦理、信用伦理和义利伦理的建设,能突破我国传统服务业问题,实现服务业从低端向高端的跨越。总的来看,虽然晋商伦理具备一定时代上的局限性,但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新汲取晋商伦理中的营养,实现晋商伦理与服务业跨时代的价值对话,对于服务业实现结构转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义利晋商服务业
义利世好集团
法人(2023年9期)2023-12-01 14:50:22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经济(2022年10期)2022-10-12 05:28:26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媛福达:义利共举 成就未来
乡音(2021年8期)2021-08-20 03:59:00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36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0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6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3
抗战剧《民兵葛二蛋》的当代义利价值观倡导
视听(2016年2期)2016-08-21 07:50:58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坚持义利并举
大社会(2016年7期)2016-05-04 07:12:21